分卷阅读130
造成伤害吗?” 皇帝陛下忍不住抬起手,将爱妃的脑袋轻轻按在自己怀里,他抱她抱得更紧,声音里透着几分哽咽,道:“不会,朕跟你保证。” 姚燕燕笑得眉眼弯弯,“那臣妾就放心了。” “嗯。”皇帝陛下闷闷地应了一声。 姚燕燕:“那陛下还要跟臣妾隔着竹竿睡觉吗?” 皇帝陛下在她眉心亲了一口,摇头抱紧她,“不要,朕再也不要了。” 姚燕燕嘴角弯起,靠在陛下怀里闭上了眼睛…… *** 第三日,皇帝亲自带领文武百官来到京城郊区的那一大片农田边,举行籍田礼。 城中百姓熙熙攘攘地站在外围观看,有半信半疑的,有吃惊的,还有一脸感叹的……人一多,便显得格外喧闹。 守卫在旁的兵士在农田外围站成一排,只是阻止百姓闯入田地中惊扰圣驾,而对那些百姓挤过来看热闹的行为却并不像以往一样呵斥和阻挠。 三月的天,艳阳高照。 百姓们站在田地边远远看着,就能瞧见那一身明黄龙袍、头戴冕冠的天子,在百官的拥护下,持着线香开始祭天,那祭天仪式上供奉的五牲祭品,看得一些农夫口水直流,心道皇帝连拜个天都这么阔绰,那一整头的烤猪、烤牛、烤羊等等,拉出去得卖多少银子啊! 祭天仪式过后,籍田礼正式开始。 围观百姓虽然瞧不清皇帝的脸,但是远远看见天子当真跟他们这些粗鄙农夫一样手持农具、迈入了田地之中,顿时觉得有一股热流涌进了身体里,说不清是什么复杂情绪。 京城居、大不易…… 一些有钱有势的富豪乡绅还好,可是站在这里的绝大多数百姓,都是每日需为生计忙碌奔波的普通人,甚至有一些人是昨日听说了天子要举行籍田礼后,特意从附近的城镇赶来的。 他们眼前见到的这一幕,比无数人在他们耳边说多少遍“陛下爱民如子”都有用! 有人在百姓中道:“农事是国之根本,所以士农工商,农民才排在第二位。为了劝勉大家努力耕种,连陛下都亲自下了田地,我们这些种田的庄稼汉,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可也懂得忠义二字啊!” 看到这一幕的大多数农民,此刻心里都有这个想法,只是他们说不明白,在有人开了这个头以上,当即就有声音一片接一片地响起来…… 封元站在陛下附近,看了一眼提着锄头、在县官指导下开始锄地的陛下,又看了一眼激动的百姓,不由老怀大慰,他侧身,朝着贵妃娘娘深深一礼,“臣在此谢过娘娘,若非娘娘劝诫,今日这场面,只怕臣永远也看不到啊!”心中却道:嘿!这枕边风果真厉害。 姚燕燕谦虚一笑,将封元扶起,笑道:“先生不必谢,这也是本宫的职责。” 两人说话时,陛下在县官的指导下,提起锄头,小心翼翼地挖了两下地,泥土翻开,从土地下面爬出了一条又黑又长、丑陋无比的虫子。 皇帝陛下脸上不由露出嫌恶来,他下意识想要扔掉锄头转身就走,却忽然听见周围传来百姓激动的呐喊声,他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那股想要转身逃跑的冲动便被压了下去。 哼!不就是一条虫子么?朕堂堂一国天子,九五之尊,还怕治不了一条虫子。 于是皇帝陛下双眼一眯,提起锄头,狠辣绝情地将那条虫子砍成两半! 杀掉虫子以后,皇帝陛下正要用锄头将那虫子扫开,却见已经被他一分为二的虫子,竟然复活了! 不止如此,那虫子的头尾好像有了不同的意识,竟冲着相反的方向爬去。 皇帝陛下手上一哆嗦,又拿锄头砍了两下,这下子,他脸色更白了。 只见那虫子变成了四条,先后左右顺着他的锄头开始往上爬。 皇帝陛下僵住了,脸色苍白,额头冒汗。 …… 姚燕燕跟封元说了几句后,便又去看陛下,却见陛下手里握着锄头僵立在田地里,而旁边的县官则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 姚燕燕瞧见陛下脸色不太对,也顾不得其他了,当下便提着裙子快步走到了陛下身边,“陛下?” 却见陛下低着头、白着脸,颤声道:“爱妃,有……有怪物……” 姚燕燕吓了一跳,顺着陛下的视线低头看去,只见四条黑长的东西,正一左一右沿着陛下的锄头往上爬。 好像是……被砍成了四条的蚯蚓? 作者有话要说: 越杀越多的蚯蚓,就问你们怕不怕? 上一章的评论区涌现了好多人才,作者甘拜下风。说陛下安装了假腹肌就算了,陛下不是那种虚荣的人。至于说陛下长了包皮得了痔疮的,你们是魔鬼吗? (ー`?ー)今天六点用什么理由加更呢?毕竟你们不给我营养液留言还少了╭(╯^╰)╮ 77、加更加更 皇帝陛下平时就不爱去御花园玩, 更没见过蚯蚓这玩意儿, 但姚燕燕就不一样了, 她小时候没什么可玩的,每逢下雨, 就爱在门前挖土翻蚯蚓, 这会儿见着了这四条慢慢爬动的蚯蚓, 还感到有点亲切。 如果不是现在场合不对,她都要蹲下去再挖出几条, 然后跟陛下介绍一下这种虫子了。见陛下害怕,姚燕燕往前一步,挡住那县官的视线,小声对陛下道:“陛下, 这是蚯蚓, 一种虫子而已,不是什么怪物,土里常有的,不用怕!” 说着, 她一手按在陛下握着锄头的手上。 这一下仿佛给了皇帝陛下力量,他镇定下来,挥动锄头, 将那几段蚯蚓赶下去, 夫妻两人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起挥动锄头,将面前的一小块土地翻了翻, 确定土壤松动后,姚燕燕从县官手里接过盛了种子的木碗,递到陛下面前,让陛下抓一把洒在刚刚翻好的土地里。 周围百姓目光紧紧追随着站在田地上的两人,忽然有一名百姓叫了出来,“那位娘娘我见过,就在前几天的朱雀大街上!” 一名百姓开口,跟着就有其他人陆续开口,声音混杂在一起,反而什么都听不清了,但是来到这里的每位朝臣都能感觉到百姓的激动与兴奋。 林儒海今日也来了,他年纪大了,不便下田,便住着手杖站在一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