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
萧晴初已经骇极。
她可没忘记,方才沈姝跟皇后说的那句“焚之则能成为毒引。”的话。
焚之……焚之……
方才她隔着屏风为皇帝烘衣服,那香囊垂在她的裙裾之间,离炭盆那么近,可不就是在“焚之”!
“殿、殿下……”
萧晴初吓破了胆,仰起头,求救地看向一直轻揽她腰肢,支撑她站在殿中的太子:“殿、殿下……这是……是你……”
她牙齿直打颤,几乎连完整的话都很难说清。
太子蹙了蹙眉,轻拍萧晴初的肩膀,温和在她耳畔低语:“别怕,一切有我。”
听他这么说,萧晴初终于稍稍安心了些。
毕竟,她和他现在是夫妇。
若她成了弑君的罪人,太子也难独善其身。
今日这香囊既是太子让人给他的,相信太子定然有摘她出来的法子。
就像是回应萧晴初的心声——
太子看向暮和,向来温润的面容,露出几许困惑之色:“暮太医,你既然如此清楚这黑丸和香囊香灰的功效,知道它们是父皇所中之毒的解药,你们为何不赶紧给父皇服用,反在这里拖延时间?”
说到此,他顿了顿,叹息一声,松开揽着萧晴初的手,朝皇后拱手道:“萧氏得此解药,没有及时呈给太医院,是儿子失察,若母后要责罚,请一并罚儿子,儿子与萧氏夫妇一体,愿代萧氏受过。”
此话一出,楚熠眸色骤深。
一旁的沈姝,听见这等话,唇角泛起一抹冷笑。
她与暮和故意隐去黑丸、香灰食之虽是解药,可“焚之”却是毒引这一条,是想看看太子在仓促之间,是否会露出破绽。
没想到,非但被太子“贼喊捉贼”倒打一耙。
更给了他机会,借势把他自己摘了个干净。
太子虽然简简单单说了两句话,却透露出两个信息。
一、这香囊是萧晴初自己得的,他不知道来历。
二、萧晴初犯的错,只是没有及时呈太医院而已……
第345章 哥哥救我
除了知情人以外,在场的大臣、宗室、和新来的太医们,只知解药,不知“毒引”。
事情牵扯到太后,众人震惊之余,心底对于太子在这种时候,非但没极力撇清关系,竟还维护同为承恩公府郡主出身的萧晴初,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太子此举,枉顾君父纲常,简直是色迷心窍,糊涂!
也有人则觉得,这种时候太子还要代发妻受过,实乃仁义。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想,当事人萧晴初,听见太子的话,一直忐忑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太子会护着她。
这个认知,让萧晴初毫无保留的选择相信太子。
即便……这香囊里的东西,是太子命人给她的。
现如今太后已然失势。
她萧晴初所能仪仗的,唯有太子一人而已。
萧晴初咬牙,呜咽一声,跪地道:“皇后娘娘,臣妾从高僧处求来香灰之时,高僧交代过臣妾,要诵经一日一夜方能求得药师佛庇佑,才可将这香囊呈给皇上,臣妾没想到……今夜险些铸成大错,臣妾罪该万死,还请皇后娘娘责罚!”
萧晴初本就擅长做戏,这番话加上无辜至极的神色,看上去自责悔恨到极点。
她心中已经盘算好了。
今夜她本就跪在殿外,是皇后让她进殿的。
那炭盆,亦是皇后命人搬来的。
只要她咬死对香灰焚烧会成毒引这件事“不知情”,再把锅甩给高僧。
就算皇后,也很难笃定她确有弑君之嫌。
果然,听到萧晴初这番话,皇后神色间不觉有了几丝迟疑。
沈姝眼眸微垂。
方才在等待众人进宫之时,她跟在楚熠身侧,已经从守候在太极殿的禁军处,了解到整个事情的经过。
她既知道皇后做了什么,便能猜出萧晴初的意图。
若非沈姝在初见皇后之时,曾“看见”前世的皇后变得疯疯癫癫。
或许,她还会怀疑,眼下这一切,是皇后与萧晴初联手设的局,要置皇帝于死地……
沈姝不待皇后再开口,不紧不慢地出声问道:“敢问太子妃,交给您这些香灰的高僧姓甚名谁,如今身在何处?皇上昏迷前,命我等钻研解毒之法,若能见到高僧当面请教,想必便能令皇上苏醒。”
此话一出,太极殿上的众人齐齐看向了萧晴初。
“正是,正是。”皇后追问道:“大师可曾告诉过你,他去了何处?”
声音中的急切,做不得假,令沈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一直守在皇帝身边的楚熠,听见“云慧”二字,剑眉微蹙。
而萧晴初,面对沈姝突然的问询,则如临大敌僵直了后背。
她原以为,沈姝会当众道出那香灰遇热会变成“毒引”的隐情。
没想到,沈姝非但没说,反而另辟蹊径直接追问她“高僧”的踪迹。
这是摆明车马要拆穿她的谎话!
“云慧大师……”萧晴初面露难色:“他老人家行踪不定,我也不知大师如今人在何处。”
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云慧大师已经外出云游多年,且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
萧晴初自信这番说辞,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沈姝眸色骤冷,淡淡又问:“此事关乎皇上性命,云慧大师既说让你将此物呈给皇上用,可曾说过这香灰的用法?”
萧晴初一噎,下意识朝太子看过去。
方才她说的那些,不过都是信口胡诌。
香囊是太子命人给她的,她对香灰一无所知。
若当真要说这香灰“解毒”的用法,唯有太子才知道。
只是,当萧晴初对上太子的目光,就发现太子神色一如往常温润和煦,却丝毫没有半点要给她提示的意思。
“别着急。”太子温声鼓励道:“你仔细想想云慧大师是如何说的,这里有这么多太医,还有安定县主,不管云慧大师的法子是什么,都要安定县主和众太医亲验过才能作数。”
只寥寥几句,令萧晴初眼睛一亮。
对呀。
香灰的用法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只要她将“法子”说出来,无论那法子能不能救皇帝,都与她萧晴初没有关系。
救了皇帝,她能被记一份功劳。
而若是皇帝有个三长两短……
她到底只是个传话的,又有太子维护,自然也是“不知者无罪”。
这么想着,萧晴初定了定神,嘲弄看了沈姝一眼,直接越过她,对着皇后深福一礼:“母后,云慧大师说臣妾有福缘,若将香囊佩戴在身上,诵经一夜,明日午时将香囊中的香灰化水喂皇上服下,便能令皇上逢凶化吉。”
化水服用,是方才暮
她可没忘记,方才沈姝跟皇后说的那句“焚之则能成为毒引。”的话。
焚之……焚之……
方才她隔着屏风为皇帝烘衣服,那香囊垂在她的裙裾之间,离炭盆那么近,可不就是在“焚之”!
“殿、殿下……”
萧晴初吓破了胆,仰起头,求救地看向一直轻揽她腰肢,支撑她站在殿中的太子:“殿、殿下……这是……是你……”
她牙齿直打颤,几乎连完整的话都很难说清。
太子蹙了蹙眉,轻拍萧晴初的肩膀,温和在她耳畔低语:“别怕,一切有我。”
听他这么说,萧晴初终于稍稍安心了些。
毕竟,她和他现在是夫妇。
若她成了弑君的罪人,太子也难独善其身。
今日这香囊既是太子让人给他的,相信太子定然有摘她出来的法子。
就像是回应萧晴初的心声——
太子看向暮和,向来温润的面容,露出几许困惑之色:“暮太医,你既然如此清楚这黑丸和香囊香灰的功效,知道它们是父皇所中之毒的解药,你们为何不赶紧给父皇服用,反在这里拖延时间?”
说到此,他顿了顿,叹息一声,松开揽着萧晴初的手,朝皇后拱手道:“萧氏得此解药,没有及时呈给太医院,是儿子失察,若母后要责罚,请一并罚儿子,儿子与萧氏夫妇一体,愿代萧氏受过。”
此话一出,楚熠眸色骤深。
一旁的沈姝,听见这等话,唇角泛起一抹冷笑。
她与暮和故意隐去黑丸、香灰食之虽是解药,可“焚之”却是毒引这一条,是想看看太子在仓促之间,是否会露出破绽。
没想到,非但被太子“贼喊捉贼”倒打一耙。
更给了他机会,借势把他自己摘了个干净。
太子虽然简简单单说了两句话,却透露出两个信息。
一、这香囊是萧晴初自己得的,他不知道来历。
二、萧晴初犯的错,只是没有及时呈太医院而已……
第345章 哥哥救我
除了知情人以外,在场的大臣、宗室、和新来的太医们,只知解药,不知“毒引”。
事情牵扯到太后,众人震惊之余,心底对于太子在这种时候,非但没极力撇清关系,竟还维护同为承恩公府郡主出身的萧晴初,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太子此举,枉顾君父纲常,简直是色迷心窍,糊涂!
也有人则觉得,这种时候太子还要代发妻受过,实乃仁义。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想,当事人萧晴初,听见太子的话,一直忐忑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太子会护着她。
这个认知,让萧晴初毫无保留的选择相信太子。
即便……这香囊里的东西,是太子命人给她的。
现如今太后已然失势。
她萧晴初所能仪仗的,唯有太子一人而已。
萧晴初咬牙,呜咽一声,跪地道:“皇后娘娘,臣妾从高僧处求来香灰之时,高僧交代过臣妾,要诵经一日一夜方能求得药师佛庇佑,才可将这香囊呈给皇上,臣妾没想到……今夜险些铸成大错,臣妾罪该万死,还请皇后娘娘责罚!”
萧晴初本就擅长做戏,这番话加上无辜至极的神色,看上去自责悔恨到极点。
她心中已经盘算好了。
今夜她本就跪在殿外,是皇后让她进殿的。
那炭盆,亦是皇后命人搬来的。
只要她咬死对香灰焚烧会成毒引这件事“不知情”,再把锅甩给高僧。
就算皇后,也很难笃定她确有弑君之嫌。
果然,听到萧晴初这番话,皇后神色间不觉有了几丝迟疑。
沈姝眼眸微垂。
方才在等待众人进宫之时,她跟在楚熠身侧,已经从守候在太极殿的禁军处,了解到整个事情的经过。
她既知道皇后做了什么,便能猜出萧晴初的意图。
若非沈姝在初见皇后之时,曾“看见”前世的皇后变得疯疯癫癫。
或许,她还会怀疑,眼下这一切,是皇后与萧晴初联手设的局,要置皇帝于死地……
沈姝不待皇后再开口,不紧不慢地出声问道:“敢问太子妃,交给您这些香灰的高僧姓甚名谁,如今身在何处?皇上昏迷前,命我等钻研解毒之法,若能见到高僧当面请教,想必便能令皇上苏醒。”
此话一出,太极殿上的众人齐齐看向了萧晴初。
“正是,正是。”皇后追问道:“大师可曾告诉过你,他去了何处?”
声音中的急切,做不得假,令沈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一直守在皇帝身边的楚熠,听见“云慧”二字,剑眉微蹙。
而萧晴初,面对沈姝突然的问询,则如临大敌僵直了后背。
她原以为,沈姝会当众道出那香灰遇热会变成“毒引”的隐情。
没想到,沈姝非但没说,反而另辟蹊径直接追问她“高僧”的踪迹。
这是摆明车马要拆穿她的谎话!
“云慧大师……”萧晴初面露难色:“他老人家行踪不定,我也不知大师如今人在何处。”
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云慧大师已经外出云游多年,且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
萧晴初自信这番说辞,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沈姝眸色骤冷,淡淡又问:“此事关乎皇上性命,云慧大师既说让你将此物呈给皇上用,可曾说过这香灰的用法?”
萧晴初一噎,下意识朝太子看过去。
方才她说的那些,不过都是信口胡诌。
香囊是太子命人给她的,她对香灰一无所知。
若当真要说这香灰“解毒”的用法,唯有太子才知道。
只是,当萧晴初对上太子的目光,就发现太子神色一如往常温润和煦,却丝毫没有半点要给她提示的意思。
“别着急。”太子温声鼓励道:“你仔细想想云慧大师是如何说的,这里有这么多太医,还有安定县主,不管云慧大师的法子是什么,都要安定县主和众太医亲验过才能作数。”
只寥寥几句,令萧晴初眼睛一亮。
对呀。
香灰的用法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只要她将“法子”说出来,无论那法子能不能救皇帝,都与她萧晴初没有关系。
救了皇帝,她能被记一份功劳。
而若是皇帝有个三长两短……
她到底只是个传话的,又有太子维护,自然也是“不知者无罪”。
这么想着,萧晴初定了定神,嘲弄看了沈姝一眼,直接越过她,对着皇后深福一礼:“母后,云慧大师说臣妾有福缘,若将香囊佩戴在身上,诵经一夜,明日午时将香囊中的香灰化水喂皇上服下,便能令皇上逢凶化吉。”
化水服用,是方才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