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玄幻小说 - 雅sao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章 谁是悬崖采兰人?

第二百九十章 谁是悬崖采兰人?

    第二百九十章谁是悬崖采兰人?

    曲中旧院的清晨是极安静的,一夜的行酒纠觞、红牙碧串、妙舞轻歌、繁华艳冶,此时都沉淀成秦淮河水面那一层脂粉腻,无声无息流去——

    湘真馆门前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冷凝的静,女郎王微立在门前梅树下,看着薛童敲门,笑语道:“莫敲得太急,难道人家都是等在门后,一听敲门就开的吗。(《沸腾文学网》)”

    半晌,一个驼背老仆来开门,满面堆笑道:“微姑早,我家姑娘刚起床,还未梳洗呢。”

    王微道:“我进去看她梳妆。”

    往rì,上厅行首李雪衣梳妆没有半个多时辰是出不了门的,这回有王微帮着挽发梳髻,稍微快了一些,辰时初,李雪衣盛妆靓服,娉娉婷婷,袅袅娜娜,与王微出了湘真馆,李雪衣的小妹李蔻儿也跟着,在钞库街下船,顺流至通济桥上岸,姚叔早已雇好两顶轿子在桥畔等着,王微和李雪衣上轿,一到了鸡鸣山下听禅居,却见门庭若市,为张氏兄弟送行的国子监生熙熙攘攘,数十张嘴在同时说话,天冷,一个个口冒白气——

    李雪衣艳如牡丹,王微清丽如白梅,这两个旧院名姬一下轿,听禅居外就是一静,数十团白气消失,数十位监生都闭嘴注视这两个美丽女郎——

    张萼迎了过来,喜道:“雪衣姑娘、王微姑娘,来得好早,还有蔻儿,请进请进。”

    众监生这才哄闹嘻笑起来,旧院李雪衣、王微的名声他们都是听过的,没想到这二姬都会来给张氏兄弟送行,才子名姬,定情佳话吗?

    王微一直很想来看看张原的住所,今rì终于看到了,听禅居,很有禅意啊,张原兄弟三人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以后也不可能再来这里住,人去楼空,王微比张原、张萼更惆怅——

    南京国子监从冬月初五始休课,因为那些远在岭南、福建的监生要赶回家过年差不多就应该要上了,不然年三十前赶不到家乡,张原因为要绕道青浦,所以也尽早启程——

    王微见这里人多嘈杂,对李雪衣低声说了几句,二姝向张氏兄弟施礼道别,祝一顺风,就出门上轿——

    众监生诧异,这告别也太平淡了吧,竟不来点执手相看语凝咽,是士之薄幸,还是青楼无情,都是逢场作戏吗?

    女孩儿李蔻儿悄悄踅回来,对张岱道:“张大相公,微姑和我jiejie在桃叶渡汶老茶肆等你们。”说罢,俏丽一笑,扭着小腰走了——

    张岱看着这女孩儿的背影,心道:“小小年纪就颇有风情,也是个尤物。”

    两辆马车、二十个挑夫,进进出出搬取器物,巳时初,该搬的都搬了,张氏三兄弟连同仆人及送行诸监生五、六十人离开听禅居往通济桥,那姓徐的屋主将房门锁上,喧闹的听禅居顿时一片冷寂——

    经过澹园时,黄尊素、阮大铖与张氏三兄弟一道进去向焦竑拜别,张原将自己写给徐光启的长信交给焦老师,请焦老师转寄徐光启,白发萧然的焦竑勉励了张原几句,送出大门,让儿子焦润生再送一程。

    到了通济桥头,一艘五明瓦白篷船已经等候多时,这是早两rì来福以二十六两银子雇好的,随张氏三兄弟一道同船还乡的除了上虞倪元璐外,还有余姚的黄尊素,都是绍兴府的人。

    阮大铖执着张原、张岱的手道:“能结识贤昆仲,阮大铖之幸,明年三月三,山yīn社集再见。《沸腾文学网》”

    阮大铖知道张原主盟翰社,决意参加,张原自是热情结纳,现在的阮大铖是东林党魁高攀龙弟子,先祖是竹林七贤的阮咸,同乡是鼎鼎大名的左光斗,根正苗红,交游广泛,才名正佳,而血溅桃花扇的李香君还未出生,论起来阮大铖实在是比较倒霉,天启初年吏科给事中出缺,左光斗召老乡阮大铖入京补缺,但当时东林党人自己也内讧,**星等人与左光斗不睦,不用阮大铖,改任高攀龙另一位弟子魏大中为吏科给事中——

    当时魏忠贤听说过阮大铖的才名,本着与东林党人对着干的原则,偏就任命阮大铖为吏科给事中,阮大铖一生从此毁了,背上了背叛师门和阉党的恶名,任给事中还没一个月,就承受不了师门和东林党可怕的压力,弃官逃回桐城老家,两年后,魏忠贤大权独揽,召阮大铖入京任太常寺少卿,阮大铖是高攀龙弟子,崔呈秀等阉党不信任他,东林党人更是唾弃他,阮大铖两面不讨好,没几个月又弃官回乡闲居,崇祯帝继位,阮大铖因名列魏阉逆案,被复社人物当作打击对象,其实阮大铖一直想重归东林,对东林党人都是刻意讨好,奈何东林党人非白即黑,不肯给他机会,终崇祯一朝阮大铖没做过官,南明政权时阮大铖任兵部右侍郎,风光了几天,随即投降了满清,死在仙霞岭上——

    阮大铖的人生悲剧是张原的前车之鉴,张原要游走宦竖内官与东林党人之间实在是险途,稍一不慎就会象阮大铖那样两面不是人,当然,现在阉党尚未形成,各党之争尚未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其实所谓阉党,就是依附魏忠贤的浙、楚、齐党,以浙党为大,张原的族叔祖张汝霖就是浙党,看来张原成为阉党很有基础——

    ……

    张氏三兄弟和黄尊素在船头向岸上诸生长揖告别,五明瓦白篷船驶离通济桥,逆秦淮河向上,天yīnyīn的,北风凛冽,河水沉沉寒碧,近rì可能就有大雪——

    张岱吩咐船家到桃叶渡暂泊,笑对张萼、张原道:“李雪衣和王微在汶老茶肆为我们饯行。”

    张萼喜道:“我说呢,她们两个不会与我们就那么草草作别。”

    倪元璐笑道:“还待怎么样,难道临别要恩爱一番,订个百年之约吗?”

    张萼故意问:“汝玉兄,那位一夜洗七次浴的美姬没来送你吗?”

    这事倪元璐已被张萼取笑过多回,说道:“休得取笑,哪有一夜七次浴,最多六次。”

    张萼笑道:“只听说一夜七次郎,没听说一夜六次浴,汝玉兄因这事而名闻金陵旧院珠市,名姬美jì,望倪汝玉而sè变。”

    众人皆笑。

    船到桃叶渡,早见薛童和老姚几人候在渡口,张原和大兄、三兄上岸,径赴闵氏茶肆,王微和李雪衣在明窗雅室品茶,闵汶水亲自烹煮,张岱一揖道:“汶老,今rì一别,不知何rì能再品到汶老的茶!”

    闵汶水须发如雪,执壶为张岱斟上一盏热茶,说道:“三位张公子前程远大,rì后过金陵,能再来老朽茶肆一坐,老朽当大欣喜。”

    张氏三兄弟齐声道:“一定,一定,一定来再访汶老。”

    这里虽不似先前在听禅居人多嘈杂,但归船就在渡口等着,张原三人也不能久待,啜了一盏茶,与王微、李雪衣说了一会话,便起身告辞,李雪衣有礼物送给三位张相公,送给张岱的是佳茶和洞箫,送给张萼的是名酒和折扇,送给张原的是端砚和湖笔,女郎赠遗,都无俗物——

    王微给张岱的礼物是一盆名品寒兰,乃是她手植,张岱甚喜,给张萼的礼物是王微手抄《忘忧清乐集》二卷,这是围棋谱,张萼也很高兴,给张原的是一幅画,卷着没打开,不知画的是什么?

    张氏三兄弟也有礼物回赠,张原给王微、李雪衣的是每人西洋布、倭缎各三匹,俗就俗点,好在实用,张原给王微的还有应王微之请写的“论公安、竟陵与前后七子诗”的长文——

    王微扶着李雪衣到桃叶渡口送张原三人上船,李雪衣道:“三位张相公,明年是秋风桂子之年,三位相公必是高中的,那就要进京会试,请一定来金陵,妾身与修微为三位相公祝酒饯行。(《沸腾文学网》)”

    张萼道:“我肯定是不中的,我大兄和介子弟志在必得,到时他二人与你二人两两相配,少我一个正好。”

    李雪衣掩面娇笑,说道:“燕相公大才,也能中的。”

    张萼道:“不管中没中,到时也跟着一起进京看热闹,不能让他二人独乐乐。”

    王微只说了一句“三位相公珍重”,目视张原,美眸盈盈,别无他话。

    兄弟三人上船,五明瓦白篷船离岸溯驶,桃叶渡、桃叶亭、岸上并立双姝,渐渐都远了,苍山寒水,天yīnyù雪,就连整rì快活的张萼也感到惆怅了,叹道:“这次在南京半年,真是一事无成啊!”

    张岱道:“燕你说什么?”

    张萼道:“今rì看到李雪衣娇艳无比的样子,我是心头火热,我第一次见到李雪衣就大为心动了,却一直没机会一芳泽,在南京半年只中秋夜喝了一回花酒,真是太拘束了。”

    张岱、张原嘿然而笑。

    却听张萼又道:“那王微更是可惜,介子你要后悔死,装什么道学,钟太监出资让你梳拢王微,你就笑纳便是,王微虽然骂你,那也是假骂,心里定是暗喜,王微早已芳心许你,你却辜负人家,以后这俏生生、水嫩嫩的名姬便宜了什么茅止生、汪汝谦,你就是连中六元又有何意!”

    一边的黄尊素、倪元璐听得大摇其头,多少读书人为求科举及第白了少年头,谁见过为一名jì放弃科举的,张燕这种没有长xìng的人要他痴心对一个女子也绝无可能,说这话也只是一时兴之所至,反正他不爱读书——

    张原皱了皱眉头,没说什么,望着船头的流水,心道:“由着自己xìng子来,怎么爽快怎么来,这是只有涉世未深、做事一厢情愿的人才会这么想,人世充满了种种规矩、拘束、矛盾和妥协,你要由着自己xìng子来只会处处碰壁,只会惹下诸多麻烦,就说这王微,她似是对我有情意,那我就应该一拍即合梳拢她吗,不要说王微这种有个xìng的女郎不见得肯,就算愿意,梳拢了她之后又怎么相处呢,丢在一边不管,还是带回山yīn做妾,嗯,带回山yīn那事情就多了,老父定要责骂我、澹然又会怎么想呢,家宅都不宁我还救国,救个屁啊——”

    张岱将王微送他的那盆寒兰摆在舱门口,欣赏不尽,道:“王修微,雅人深致,送的礼物也比李雪衣用心,对了介子,看看她送你的画?”

    倪元璐听说有画,就凑过来看了,见画的是绝壁断崖,崖上寒兰倒垂,疏疏几笔,意态生动,忍不住赞一句:“好笔致!”

    张岱念诵画上题诗:“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人忙;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抬眼望着张原,笑道:“介子,王修微兰心蕙质,这是借诗借画向你表露心迹呢——”

    张萼不大明白,张岱解释道:“王微把自己比作悬崖孤兰,喻身世孤苦之意,兰生野外,人皆可望见,但因为置身悬崖,也不是谁都能亵玩采摘的,自喻身虽下贱,心气高洁,王修微让人肃然起敬啊——谁是悬崖采兰人,舍介子其谁。”

    ……

    张原一行冬月初七午前离开金陵,由秦淮河入句容河,再由句容河转大运河,于冬月十七rì午时过了北塘,前面便是繁华富庶的无锡县,这十来rì船上颇不寂寞,张原与黄尊素读书论文,尤为相得,互相砥砺,都觉有受益,黄尊素聪明异常,而且好学,他在看徐光启寄给张原的六卷《几何原本》,这与诗云子曰毫不相干的自然科学书籍,黄尊素竟也看得津津有味,每有疑难处,张原却能给他解答疑难,这让黄尊素极其惊佩,问:“贤弟以前读过这书?”

    《几何原本》原书十五卷,是利玛窦从意大利带来的,与徐光启合作译出了前六卷,后面九卷也许是利玛窦自己也不jīng通,所以未能翻译,这《几何原本》前六卷属于平面几何范畴,基本是初中、高中学过的知识,对于张原来说当然没有难度,微笑道:“我也是初读。”嘿,不妨让这个聪明绝顶的黄尊素震惊震惊——

    黄尊素果然震惊了,叹服道:“贤弟真是我见过的绝顶聪明人。”仔细研读《几何原本》,不懂就问张原,每有会心,手舞足蹈,这才是真正求知识的人,不是那种读书只为科举或者空谈义理之辈,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老爹,才能有中国的伏尔泰——黄宗羲。

    张原在看《泰西水法》这部水利工程书,此书也是六卷,前四卷分别介绍了提取江河之水的龙尾车、提取井泉之水的玉衡车、恒升车等提水工具,以及收集储存雨雪之水的水库建造方法,还有如何寻找水源、确定打井位置的方法,第五卷以问答的形式对灌溉、排水难题予以论述,第六卷是图谱,教人们怎么制造这些水利工程和器具——

    晚明旱涝灾害频繁,这部《泰西水法》大有用武之地,从后来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来看,晚明的科技达到了很高水平,关键在于推广啊——

    张原合上书册,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忽听舟子叫道:“落雪了。”侧头望向篷窗,起初并无所见,凝目再看时,小片小片的雪花如白蛾飞舞,飘飞一阵,又没了踪影,仿佛是在试探——

    临到黄昏,雪逐渐下得大了,船抵无锡运河埠口时,岸上已积了薄薄一层雪,张萼道:“不知我那内弟祁虎子还在不在东林书院?”

    张原道:“应该在的,阮集之说东林书院要冬月底才休学。”

    倪元璐道:“我们一起去拜见景逸先生。”

    张岱道:“明rì一早去吧,现在雨雪rì暮,怕一时找不到。”

    张原道:“先问一下岸上脚夫,东林书院离此远近,不远的话现在就去,左右也无事,踏雪而行,也是一趣。”

    来福上岸去找人一问,回来道:“就在北岸,离此四、五里。”

    张岱、张萼、张原、黄尊素、倪元璐五人各带一健仆,由一名当地脚夫带,冒雪步行四里,远远就看到两根旗杆在北风中烈烈招展,走近些,看到左面旗上四字是“声彻琼林”,右旗是“香飘桂殿”,旗杆石后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石质很新,就是近年才修建的,石牌坊后就是东林书院仪门,一个守门人迎出来道:“几位公子请留步,书院已闭门,讲学之期是每月逢丁后三rì,几位公子到时再来听讲吧。”

    张原拱手道:“请问院中有哪些先生在?”

    守门人道:“景逸先生在,还有江西的南皋先生也在院中。”

    南皋先生便是邹元标,也是东林首领之一,与顾宪成、**星合称三君,万历五年的进士,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被贬官,从万历十八年至今一直未出仕,聚众讲学,刘宗周曾向邹元标请教过《周礼》,青浦原县令李邦华就是邹元标弟子——

    张原五人递上名帖,请守门人代为通报,守门人露为难之sè,来福不等张原吩咐,就塞过去两分银子,守门人不收,张萼一看,嫌少?让能柱取一两银子出来,那守门人“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张原几人面面相觑,黄尊素笑道:“诸位到东林门前行贿,碰壁了吧。”

    张萼道:“一两银子还是少,若砸个百两、千两,不信他不去通报。”

    众人大笑,倪元璐道:“也只有山yīn大纨绔张燕,才会想到给一个阍者行贿百千两,哈哈。”

    仰头望着暮sè下那两面大旗,张岱笑道:“吃这样的闭门羹回去,我等颜面何存啊。”

    张萼是不信权威的,说道:“介子、真长兄,你二人的学问不会差于什么东林三君,我们就说来与高、邹辩论的,让那人开门。”

    黄尊素忙道:“在下岂敢。”看了一眼张原,含笑道:“或许介子贤弟能与景逸先生一辩。”

    张原道:“岂敢曰辩,只想向高、邹这两位大贤请教。”

    高攀龙、邹元标是张原迫切想了解的人物,他要亲眼看看这两个东林魁首,与之交谈并深入了解他们,与自己从历史上了解到的相印证,刘宗周说“天下事可以一人理乎?”;顾宪成说“外人所是,庙堂必以为非;庙堂所非,外人必以为是。”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共识使得东林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皇帝对立起来,反对**dúcái要求mínzhǔ是东林党人重要的政治主张,纵使东林党人各有私心、纵使东林党人认不清内忧外患导致了恶果,但这种反dúcái主张总是进步的,绝不能说反dúcái招致亡国,后世史家对这二人、对东林党的评价也大多是正面的,然而在翻案之风以及己巳之夏以后的某种奇怪cháo影响下,顾、高以下的东林党人被恶意丑化了——

    黄尊素道:“我去叩门试试。”

    黄尊素持了五人名帖再去叩门,隔门与那守门人说了几句话,将名帖递入,转回来对张原四人道:“已经去通报了。”

    张萼大为佩服,问黄尊素对那守门人说了一些什么?黄尊素笑而不答,被张萼逼问得紧,乃笑道:“我夸那阍者拒贿高洁,不愧为东林书院守门人,可见人人皆可为圣贤诚非虚语,又说我等是祁彪佳同乡,冒雪来求见景逸先生,烦请通报,景逸先生若不肯见,那我等就过两rì再来。”

    张萼光着眼问:“就这么简单?”

    黄尊素微笑道:“嗯,就这么简单。”

    张萼说话又不中听了,说道:“有时阿谀奉承的确胜过银子哪。”

    张岱赶忙道:“三弟又胡说,真长兄这是洞察人情,怎么能说是阿谀奉承。”

    黄尊素不是第一天与张萼接触,早知道这个纨绔的德xìng,黄尊素是聪明人,不会把张萼的话往心里去,一笑而罢。

    主仆十人在东林书院仪门外等了大约一刻时,大门开了,走出来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书生,小小年纪却是方巾襕衫,已有秀才功名,正是山yīn神童祁彪佳——

    ——————————————————

    六千字送上,明rì将是介子与东林党魁相见的重头戏,不见得有多曲折jīng彩,但很重要,需要小道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写出来,小道对晚明史有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也不会刻意翻案求奇,小道只想把自己理解的晚明人物写出来,不敢标榜还原真实,只是一家之见而已,也许你不认可,但若能引起一些考,那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