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都市小说 - 五代十国那些人在线阅读 - 第183章 柴荣用人

第183章 柴荣用人

    对于五代第一明君这个称号来说,仅仅能打仗那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能够安民治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有才能的人才尽其用,而柴荣善于用人,也善于培养人才,这也是他能够被称为五代明君的一个原因,而柴荣用人其实也算是他在用人制度和选拔制度上面一次改革,算是一次在政治上的改革。

    柴荣用人主要是三点,第一点就是他在科举考试上的态度,另一方面就是他对于人才的态度,并不仅仅局限于科举考试,而是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除了科举考试之外,柴荣还搞了一个荐官制度,其实这些东西在之前都用,主要就是让有名望的人举荐有才的人来当官。

    柴荣对于这一点也是看的很重的,而且用的也很多。

    最后一点就是他对于人才的使用和培养,这也是柴荣被称为明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封建社会的大王朝,如果说是一个人的话,那么皇帝就是这个人脑袋,而群臣就是这个人的四肢百骸,就算是皇帝这个脑袋再好,但是要是手和脚不能用,那也只能干瞪眼,所以在封建王朝,官僚集团那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上层组成部分。

    柴荣的在政治上的改革,主要就是对于官僚集团的改革,他曾经和他的那些大臣们在一起讨论问题,他就问他的那些大臣们:“为什么咱们前面的王朝都这么快就灭亡了呢,皇帝成了亡国之君,臣子成了亡国之臣,你们觉得这是因为啥?”

    这个问题说实话当时在座的各位大臣,应该都是深有体会的,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其中的一员,也都干过亡国之臣,现在又到了柴荣的手下继续做臣子。

    虽然柴荣问的是臣子和皇帝各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些大臣们却是不敢说皇帝的事情,只敢拿着陈子也就是他们自己说事。

    于是就有人说了:“那些王朝迅速灭亡,主要就是因为臣子们放纵不法,恃宠而骄,贪图享受,但是却不尽到自己作为一个臣子的义务,所以最终亡国了。”

    这种说法,和柴荣想的差不多,柴荣也一直觉得五代之所以这么乱,一方面是藩镇割据,另一方面就是他的这些官僚集团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起了反作用,大家想一下在沙陀三王朝时期,那一次都是一个王朝刚刚结束,这些官僚们就开始站在城外面等着他们的新主子前来,然后高呼万岁。

    欧阳修对此事的官僚集团在这里有一个很经典的评价:“春秋无义战,五代无全臣。”意思就是说,五代十国的时候,臣子们都没有臣节,不能为自己的君主和国家尽忠。

    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当臣子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也算是有他们的无奈,但是此时柴荣又把这个话题提出来,并不是为了批评他的这些臣子们,而是郑重的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当时风官僚集团没有信仰,良莠不齐,忠诚度不高的问题,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他柴荣想要平定四海统一天下的伟大愿望就只能是海市蜃楼,梦中泡影而已。

    外治军事,可以挥师征战万里,内修政治就能安民富国,为统一大业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和经济支持,所以在政治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官僚集团就必须要被好好地整治一下,达到柴荣想要的那种情况。

    柴荣对官僚集团进行调整和改革的时候,他不仅仅看到了官僚们的问题,也就是刚刚那些大臣们回答的哪些问题,还有他自己作为一个皇帝的问题,柴荣觉得要是皇帝不对这些部下和臣子进行纵容和袒护,那么这些臣子绝对不敢这么放肆造次,归根结底,要是想要好好地整治一下官场的风气,还是需要换地发挥带头作用的。

    而为了改变官场风气,从新构造新的官僚集团,搞一个符合柴荣心意的官僚集体,所以他才决定在用人方面做出变革。

    所以对于唐朝五代固有的科举取士制度还是一直都推行的,这一点不仅仅是柴荣,在五代的各个时期,虽然一直战乱,但是科举考试却是还是一如既往的举行,中间暂停的的时间并不长,总体上还是很连贯的,和唐朝的差别就是规模小,录取的人数少。

    而柴荣对于科举考试也是很重视的,举个例子,据说曾经有一次主考官报上来了十六个进士及第的名额(想一下宋朝的时候动辄上百数百的进士及第名额,十六个人实在是太少了。),让柴荣给勾勾画画点定进士和状元啥的,但是这个时候却冒出来了不少不同意见的声音,说的是这一次科举考试有人作弊,考试不公平。

    当时都说科举考试这个好事,也是个好方法,但是很多人对于科举考试也是褒贬不一的,不喜欢科举的人,他们的理由就是科举考试容易作弊。

    所以那时候历朝历代对于科举考试作弊这件事抓的还是很严的,而柴荣作为一个很厉害的皇帝,对于这一点也是抓得很紧的,他听说这件事之后,就把这十六个人的文章全部拿了过来又看了一下,然后综合考虑百官们的意见,结果最终这十六个人时留下了四个人,算是进士及第,剩下的十二个全部撤了回去,理由就是暂时不合格,希望继续努力,对于相关的人员也做出了严肃处理。

    这一次,展现了柴荣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此后后周的科举制度越来也完善,也越来越受重视,而后来被柴荣撤掉的那十二个人又都考上了进士,也算是一段佳话。而柴荣对于科举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的殿前都虞候赵匡胤,所以后来的宋朝对于科举进行了大发展和大改进,最终成为国家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公开人才选拔活动。

    再有一点,就是柴荣自己搞了一个荐官制度,只要是有才,你可以自己搞个毛遂自荐,也能经过其他的大臣推荐也行。

    柴荣可能因为自己出身的原因,对于出身低微的人,经常进行直接选拔,只要柴荣给觉得有才,那就立刻升官,这一方面有利于选拔人才,避免了人才的埋没,这的确是一个好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还是有不小的漏洞的,要是一个谨慎的皇帝来搞的话,估计还没啥问题,但是柴荣是一个性子比较急的皇帝。

    举了例子,当时柴荣为了选拔人才,允许百姓上书言事,这里面就闹了一个笑话,有个叫做赵守徽的人,他属于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眼高手低,读了几本书,觉得自己狠厉害了,于是就走到了卡开封要给柴荣上书,结果柴荣看了赵守徽的折子之后,觉得还不错,最起码语言很朴实(没水平的人,那也只能写出来“朴实”的文字了,让他去堆砌辞藻,他还搞不来呢。)

    于是柴荣就让他当了个官,这一下子热闹了,赵守徽是个什么人物?在家乡臭名昭著,但是却当了官,这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后来赵守徽的父亲和妻子就到官府状告赵守徽,说赵守徽欺骗皇帝,把赵守徽干的一些坏事全部说了出来,柴荣听说后很生气,他也不用查赵守徽到底干了什么坏事,直接就下令把赵守徽撤职滚蛋,被自己的父亲和妻子状告的人会是什么好人?

    最后一点,就是柴荣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和善于用人,他曾经说过绝对不应为生气暴怒就斩杀人才,虽然从后面来看,他执行的只能说是一般,毕竟性子急躁,一发起怒来,自己都控制不了,但是他毕竟说了这句话,而且还用力去做了。

    举几个例子吧,有个叫做景范的人,他的能力一般,但是品德高尚,后来柴荣也让他做了大官,但是不让他务实,主要就是务虚,发挥它的的长处,让他的品行去感染影响更多的人。

    还有一个叫做张美的人,能力很强,但是品行不太好,于是柴荣就用他的才能,让他在有德之人的手下好好务实,这样一来就发挥了张美的长处,而限制了他的不足。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有一个叫做孟贯的人,在后来柴荣出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这里面前两句就是:“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这是很含蓄的表示对于柴荣亲征的反对,柴荣叫来了孟贯对他说:“我是讨伐问罪,安抚人民,不是侵略,也就是我,要是别人当皇帝,你早就砍脑壳了。”

    结果柴荣不仅没杀孟贯,还给了他一个官做。

    这上面都是讲柴荣爱惜人才,但是柴荣也是一个很善于培养人才的君主,最好的例子就是一直跟着他的王朴。

    王朴是一个军事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政治家、建筑学家等等,总之就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但是这个人才,在他的前半生却是过得很蹉跎,就是柴荣一步步发现了他的能力,锻炼培养了他的能力,要是没有柴荣就不会有连赵匡胤都敬重畏惧的后周重臣王朴了。

    柴荣经过对于政治上的官僚制度的调整,改变了官场的风气,使得大量有才能的人能够发挥才干,这也为他后来进行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