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都市小说 - 一后四妃在线阅读 - 第11页

第11页

    外侍一脸不解的看着云晓,似乎想着这不太和规矩,但毕竟云晓是皇帝,再不和规矩也轮不到他说。

    云晓见外侍迟迟没有动静,不见喜怒的看了他一眼,“念啊。”

    外侍端着这张薄薄的宣纸,只是扫了一眼,就满身大汗,手止不住的抖动。

    一抬头又被云晓的一眼吓到,更是差点栽到殿下,云晓的眼神很平静,但是越是这个时候,这种平静越是吓人。

    云晓余光扫了眼外侍有些打颤的腿,在心里默默给自己这波逼打了个满分。

    外侍抬手擦了擦头上不存在的汗,视线在大司空和长孙兄弟几人间来回的掠过。

    在底下人不解的视线里战战兢兢的开了口,“朕闻长孙氏有女,仪态大方,蕙质兰心,特……特赐旨,入宫为后。”

    外侍说完,满朝哗然。

    不少大臣打量前排几位重臣的表情,长孙兄弟出乎意料的神色平常,好似早就知道这件事一般,倒是庞司空,一脸吃了死孩子的表情,难看的不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家女儿被点名入了宫。

    看着庞怀秉的神情,云晓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也不枉她一晚上没睡琢磨这点时局,她明白皇权势弱,她能依仗的只有长孙兄弟。

    庞怀秉本就不满足一个司空职位,更不可能等着云晓成长起来,那最先要做的一定是挑拨她和长孙兄弟的关系。

    云晓想了一整晚,对庞怀秉而言最有利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联姻。

    只要庞家和长孙家联姻,就能破坏她和长孙家的关系,就算长孙家依然是“忠君爱国”但是作为皇帝,她肯定会对长孙家有间隙。

    不过他去提亲,长孙家估计也不会同意,但是赐婚就不一样了,只要能让皇帝赐婚,长孙家就算不乐意也得接受,不接受,皇帝就会不满,皇帝赐了婚,长孙兄弟就会对皇帝不满,多好的打算啊!

    可惜啊!

    云晓看着庞怀秉那张褶子脸,心里笑的十分开心。

    刚刚她听到庞怀秉说要赐婚,就知道肯定没憋着好屁,她要是说了同意做这个媒,庞怀秉再提出那女子是长孙家的,她为了面子,总不能当着满朝文武面说,“嘿,巧了我还想立她为后呢。”

    就算她“抢”到了,这件事传到民间,她还指不定被说成什么样,但是现在就不同了,她先提了出来,就是她先发制人。

    她倒要看看庞怀秉在这种情况下,再上哪提一个和他儿子“情投意合”的女子,敢说长孙家的女儿,那就是觊觎皇后,借他三个胆子,他也不敢说这话!

    “臣,谢陛下圣恩。”长孙兄弟齐齐开口。

    云晓又把视线转向庞怀秉,面露和蔼的笑容,语气里掩饰不住的欣喜,“庞司空,你刚刚还没说你儿子看上哪家的姑娘了?”

    云晓的话太直白,庞怀秉刚刚平复的气,又涌了上来,这个少年帝王的话,真的是相当的扎心了。

    人家都说了是情投意合,到她这,好么,就差直说你儿子要强抢谁家女儿了。

    庞怀秉已经黝黑的脸上肌rou小幅度的抖动着,显然就是在暴怒的边缘徘徊着,朝上安安静静的都在等着庞怀秉的回答。

    “恩?是谁家姑娘啊庞司空?”云晓看热闹不嫌事大,一点也不担心庞怀秉被气个三长两短,不仅不害怕,而且还有些喜闻乐见。

    皇权势微,但是大面上的面子你还是要给,君毕竟是君,臣终究是臣!

    “臣被立后大事所感动,一时间忘记了那女子的名字,待几日,臣核定好了,再来找陛下讨个喜庆。”

    庞怀秉这句话几乎是咬着牙根说出来的,这下只要是不傻的,都知道刚刚庞怀秉想要讨指婚的是长孙家的女儿了。

    不少人暗自嘲笑,庞司空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能和天子抢皇后,只能编出这么个招笑的理由,还有一小部分人若有所思的打量着九五宝座上的年轻皇帝,今日早朝其中的凶险,他们已然缕清。

    这一波三折的走势,若只是碰巧,也只能说皇帝运气真好,若是有心谋划,那这个皇帝,他们也要重新考虑如何对待了。

    云晓这个早朝上的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有立后这件事在前,其他的事,倒也不怎么重要了,礼部领了命去安排相关事宜,外侍高声宣布退朝。

    回了紫宸殿,云晓一直绷着的脸,终于放松开来,挂着大大的笑,脸上写满了“小人得志”,长孙兄弟进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家皇帝笑的和朵菊花一样灿烂。

    “参见陛下。”长孙兄弟出声。

    “哎呀不是和你们说了么,没外人的时候不用这么一本正经的行礼,我还得费劲巴拉的让你们起来。”云晓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拘束。

    云晓想今天这事自己说到底没和人家打招呼,有些不妥,强行把人家的白菜给拉进宫里,终归也是不好,便先开口,把昨天的她苦思夜想了一晚上的成果分享了一下。

    末了,云晓还给了长孙兄弟一个承诺,“这番心思实属无奈,庞司空的目的我没有猜错,二害取其轻,令妹不如先进宫,我也给你们一道承诺,若是有一天令妹呆够这皇宫,想要出宫了,我会为她准备好无忧之路。”

    云晓说的情真意切,但是她还是低估了古人的“迂腐”。

    “陛下何处此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