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清穿同人]我和四爷互穿后在线阅读 - 第157页

第157页

    胤禟没见过喷发的火山,但听过相关传闻,因为喷发地点长白山是爱新觉罗家的兴龙之地。

    不说远的,长白山前两年就喷发过,幸而规模不大。再往上可追溯至明朝与唐宋年间,甚至更加古老的时期。

    胤禛睨了一眼老九,“我会拿这种事与你开玩笑。你把注意力都放在鸟身上,没看到那矮山的上方天空闪过莫名光芒。那种地光在京城大地动中出现过,瞧你的样子,是没好好读过当年的记录。”

    京城大地动,发生在康熙十八年。

    胤禟想说自己还没出生怎么可能知晓。

    但没法驳斥四哥的话,那会四哥也就堪堪一周岁,想必也是后来读的史料。

    “除了地光,海鸟活动也不正常。”

    胤禛瞥向胤禟的头顶,“前几日,那鸟在岛上遇着你就啄你头发,但今天压根不搭理你,也是知道逃命要紧。”

    胤禟深以为然地点头,“这样倒是很说得通了。四哥,还有别的征兆吗?”

    “据说距离火山爆发的时间越近,空气与水中的硫磺味会越发浓郁。这一点我们却没必要去证实。”

    胤禛分得清楚主次,他不是以身证道来搞验证实验。

    反正早走晚走都要离开小岛,当察觉到疑似遇上火山爆发的危险,早一步离开未尝不好。

    如果要问是否还有别的强力证据预测火山喷发?

    其实有,但那属于不能对人言的范畴了。

    胤禛认为没有互换回去就是最强证明,证明危险还在继续,他的渡劫时间尚未结束。

    需要提高警惕心,说不定还会遭遇第三波危险。自救指南上也提到了,海上不只有自然灾害,还有人为危险——海盗,了解一下。

    大清附近海域,这些年究竟有没有乱七八糟的海盗出没?

    这个问题的答案,自救指南上没有。

    武拂衣写得清楚,没有最新数据支持做不了判断。以前肯定是有的,东瀛来的、西洋来的,为争夺地盘还会打起来。

    胤禛萌生并坚定了一个想法,多找几个像无名岛之类的小岛,安排大清水师驻扎就能定期传回海上动态消息。

    不能是火山岛,要挑选相对安全的岛屿,在地理位置的分布上最好能连成一条线。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长计议,海船、水师、选址与经费等等,那些要一一准备。难是难了点,但这样做能最大程度确保他别再经历一次海上逃难记。

    不想遇上海难,最简单的方法难道不是下次不出海吗?

    当然不是!

    胤禛完全没考虑过这个选项。

    他拼死拼活出了一趟海,都没好好享受过一天海上风景。凭什么让他做缩头乌龟?过去的那些苦岂不是都白受了。

    绝不可能退缩。

    只有改变出海环境,让环境最终来适应他才对。

    想到这里,没有闲情去郁闷自己的倒霉体质,立刻叫上胤禟去读书了。

    船上能读的东西可不少,从东瀛买来的书籍有七成都在风浪中保全了下来,还有朱允炆留下的航海经验,这些对于打造一个安全出海环境都有用。

    “走吧,去舱房选书。”

    胤禛不让胤禟有偷懒的机会,“你竟是连地光都判断,要怎么能独当一面领队出行!书到用时方恨少,别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胤禟神色一苦,苦读的日子又开始了,啥时候是个头?

    隐隐约约,他有一种直觉,有的事起了一个头,极有可能就是一辈子。

    **

    **

    时间匆匆,过了腊八就是年。

    京城各处年味渐浓。

    四爷府内,乌拉那拉氏置办起春节各项事宜。

    一眨眼就一年又到头了,今年的时间似乎有点快,细想起来因为府里非常太平。宋氏与李氏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武氏也从不作妖。

    六月里,四爷被皇上安排了出差任务,没细说去哪里,但临走前给府里捎了信。

    逐一交代了孩子们的课业进度安排,以及对女眷的读书考核通知。不怕没时间,等到春节总能抽空搞测试。

    当时,乌拉那拉氏收到家书后,饶是她也眼前一晕,因为四爷连她也没放过。

    信上说即便她读佛经千卷,总该做出点功绩。哪怕不比旧日玄奘,可也要有些成果,比如搞搞梵文与满汉语言的经文逐句翻译。

    说实话,春节里搞考核,多少有点过于严苛。

    也不知是否该盼着四爷迟一点再回来,让大家轻轻松松过完年,只怕有这想法的不只一个人。

    武拂衣表示她没有,还是挺希望“四爷”能回府的,想必胤禛也持相同观点。

    那说明胤禛历险记告一段落,两人换了回来,在即将到来的康熙四十二年就能玩点新花样。

    回顾过去两年,牛痘渐渐在京城普及开来,玻璃生产也走上了正规,更是打通了东瀛这条航线。

    此行东瀛,撇去海上遇险的部分不谈,其他方面的收获颇丰。

    在锁国令之下,东瀛的对外贸易有限额。

    这次与江户城的几家大商会谈妥了,只要德川纲吉在位一天,就能把玻璃与金银铜矿的交换生意做下去,是让大清悄无声息地蚕食东瀛矿产。

    从这个角度看,执掌东瀛幕府的将军昏聩对清朝来说是大好事,但不能将日子好坏寄托在对方身上,打铁还需自身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