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玄幻小说 - 超级农业强国在线阅读 - 超级农业强国 第299节

超级农业强国 第299节

    但董教授心情半紧张半激动,却不是因为直升机,而是因为嘉谷邀请他的意图。

    早在去年,他的团队就瞄准了“黄海冷水团”,提出了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养殖优质鲑鳟鱼类(主要是三文鱼)的设想,并开始了一系列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技术探索。

    三文鱼属于冷水鱼,在温暖海域养殖,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如果能利用黄海冷水团的夏季冷水资源,进行冷水性鱼类养殖,这不仅在国内是全新突破,也是世界首创!

    但“首创”,就意味着要完全靠自己摸索。

    作为这一设想的技术“总舵手”,董教授深刻理解到要破解这一困扰中国海水养殖界难题,有多困难。

    谁都知道把我们国家的养殖水域从近海拓展到深远海,是海水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拓展的过程中都绕不开“风险”二字。

    对“黄海冷水团”的开发亦如此。

    “黄海冷水团”远离海岸,一则易受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二则海域附近有巨大的鲨鱼游弋……为了避免夏季高温、预防鲨鱼攻击、抵御强风巨浪,董教授团队需要一套全新的养殖装备和养殖模式。

    ——这都意味着需要白花花的银子投入啊!

    他此前一直向鲁省海洋与渔业厅推介“黄海冷水团绿色高效养鱼项目”,希望将这一项目列入省级海洋开发重点研究项目,以得到更充裕的经费支持。

    鲁省政府方面有一定的意向,但迄今为止,也仅仅是意向,而且能得到多少资源也不好说。

    所以,另一方面,他也将目光放在水产企业上。

    要想建立一个陆海接力、平稳供应市场的深远海养殖模式,同样也离不开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支持。

    不过,在实验室搞研究,乘考察船出海测水深、温度、溶解氧、流速……这些董教授都能信手拈来。但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企业打交道,实在是让他头痛了。

    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的投入太大了。在政府没有明确提供支持之前,没有多少相关企业能承担得起整个项目的研究投入。

    不料,老友周院士就给他送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嘉谷对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项目有兴趣。

    那可是嘉谷啊!差点都让董教授笑出声来了。

    就是周院士在电话里没有暗示嘉谷的财大气粗,董教授也要倾尽全力将嘉谷的“感兴趣”转变为“大力支持”——仅仅是邀请自己来洽谈,就有乘坐直升机的待遇,那么,如果嘉谷大力支持自己的研究,又会得到什么样的资源呢?

    董教授抱着参加一场极其重要的面试的态度而来。当然,某种程度上,他真的觉得这会是一场严肃的面试。

    嘉谷是有钱,但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让人家心甘情愿地掏钱,他少不得要施展出十八般武艺了。好在,有与嘉谷关系良好的周院士在一边敲边鼓,他还是有几分底气的。

    然而,这一趟经历注定会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

    齐政看着眼前的董教授,心里略过整理好的记忆——嗯,没错了,后世关于“黄海冷水团养三文鱼”的新闻中,这位董教授的名字贯穿始终。

    “董教授,你对于利用黄海冷水团搞三文鱼养殖,有几分信心?”确认过眼神,齐政就开门见山道。

    “我有十足的信心。”董教授自然不怂。

    如他所想,在洽谈过程中,好友周院士也陪同在侧,但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表现。

    董教授与不少企业打过交道,他知道,向企业推介项目,首先要谈的,不是技术有多先进,团队有多给力,而是要跟他们谈收益,也就是俗称的“要会画饼”。

    “黄海冷水团拥有5000亿方水体,取其中的1%也就是50亿方用于养殖。按照每10立方米水养一尾鱼计算,可以养5亿尾;按每尾鱼4公斤计算,就是20亿公斤;哪怕市场售价按每公斤40元来算,经济效益也高达800亿元……”

    董教授瞥了一眼齐政,只见他保持微笑,神色丝毫不变,就知道齐政对于自己画的“饼”根本不在乎。

    想来也是,能做出这么大的事业,岂会轻易相信他人的“画饼”?

    董教授心里又忐忑几分,想起嘉谷的生态理念,又说道:“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发展离岸养殖的目的之一,就是缓解近海养殖的污染压力。而黄海冷水团可开发空间开阔,水交换条件好,即使按照千亿元级离岸养殖开发规模计算,所产生的废物远低于该海域的自净能力,也不会对黄海水域水质产生明显影响……”

    齐政微微点头,却还是没有说什么。

    董教授见齐政依然没有什么反应,只能接着说道:“此外,我们的团队,已经集合了物理海洋、养殖设施、海洋工程等学科的20余位专家,对于如何开发这个天然的‘低温牧场’,在哪里养,用什么养,怎么养?都有了一定的思路……”

    终于,齐政笑容微敛,似是进入了思考。

    董教授不由得看了旁边的周院士一眼,而他只是示意稍安勿躁。

    齐政抬起头,董教授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董教授,我同意启动‘黄海冷水团养殖优质冷水鱼项目’,由嘉谷农牧和国家海洋大学联合实施。”

    闻言,董教授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齐政微微一笑,不紧不慢道:“为了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我们在鲁省专门为研发团队配套专家公寓,并且会与政府沟通,在资金、出海口、养殖用海使用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支持。”

    董教授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他为什么要倾力追求与嘉谷的合作?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嘉谷够壕;另一方面,这就是了!

    毫不夸张地说,嘉谷在政府方面的影响力,足以让项目在政策支持上进入“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左手有资金,右手有政策,再不能做出成绩,完全就是自己无能了。

    但还没完。

    “……项目初步预计投资40亿元,规划海域面积5万亩。我还希望由国家海洋大学牵头设计,嘉谷农牧出资,中船集团建造,打造出大型养殖工船或深远海养殖网箱,作为项目的养殖基地……”

    “……”董教授的笑容僵住了。

    他的脑海里只飘荡着一个声音——“40亿元”!

    嘉谷疯了吗?

    自己明明只想对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的技术路线进行验证,以实现深远海冷水鱼类养殖的全新突破;但嘉谷这是要干嘛?这是要一次性打造黄海冷水团全产业链吗?

    他有些后悔刚才的“饼”画得太大了。

    不是说他对于项目突破没有信心,但什么时候突破,绝对是个未知数;而且,即使技术突破了,也不等于就进入了实用性阶段,他都不敢想,嘉谷哪来这么大的信心呀?

    照理说,齐政给出的支持,已经远超他最好的想象了,但董教授愣是接不上话了。

    就好比他只是想小赌怡情,但嘉谷却是一把梭哈了,那压力……

    董教授将木然的目光转向老友周院士。

    周院士微微苦笑地耸耸肩。

    但董教授神奇地明白了他的意思——呐,这就是土豪,有钱,任性!

    ……

    第531章 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

    人与人之间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齐政而言,他知道董教授的项目会成功,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会在短短几年内变为现实,所以投资再大,他也敢出手。

    这有点像银行追着给嘉谷放贷一样,他们对嘉谷投资项目能产生巨大效益具有十足的信心,自然也就敢给嘉谷开出大额度的授信。

    最重要是,齐政因此知道董教授是一名真正的水产专家。

    世界上的专家有两类:一类是严谨科学的专家,本质上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一类是混吃等死的“砖家”,本质上通过想象来解决问题。后者就像是老鼠,不光坏了一锅又一锅的汤,而且繁殖力惊人。

    后者是嘉谷避之不及的,而前者则是嘉谷大力拉拢的。

    虽然嘉谷集团已经发展到可以直接找院士的地步了,但院士毕竟是稀缺品种,董教授这样的高级专家,才是嘉谷合作的主力。

    当然,几年后,董教授也进入了院士增选名单,他此时的名气虽然不算大,但在黄海冷水团成功“游”出三文鱼后,地位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这些都是此刻的董教授所不知道的。

    听完嘉谷的合作计划后,他又是骄傲又是苦恼。

    骄傲的是,超乎想象的待遇说明了自己的价值,是对自己的认可。苦恼的是,接受的好处越多,他肩上承担的责任就越大。

    如果是数亿元的研发经费,他大概会毫不犹豫地接受齐政的邀约;但是,数十亿元的项目,这个数字让他犹豫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是真正想做出成绩的人,而有追求的人都会爱惜羽毛。如果弄砸了一个数十亿元投资的项目,他的名声不说彻底臭了,但也绝对没有什么前途了。

    齐政也没有让董教授立刻做出决定,初步洽谈过后,就先把他在邳山岛安顿了下来。

    岛上梦幻般的景观也没能吸引董教授的注意力,他仔细思考一番过后,先向在嘉谷渔场做调研的老友周院士问计。

    “老董,你知道的,我能向齐董推荐这个项目,当然是希望你们达成合作喽!”周院士明确表明了态度。

    董教授苦笑道:“我知道,但是,齐董这么大的手笔……老实说,我就怕齐董期待过大,反而不好收场。”

    周院士对他“穷人乍富”的心情表示理解,但他想了想,反而劝道:“其实,你可以换个方向思考。齐董既然敢投入这么大,不也意味着他对这个项目的成功有信心吗?”

    他眨眨眼,笑道:“而且,在我看来,你们开发黄海冷水团,与嘉谷合作,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董教授表示洗耳倾听。

    周院士笑了笑,道:“因为,嘉谷是最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农牧企业啊!”

    别看周院士的研究方向不在“黄海冷水团”上,但他是了解要“驯服”黄海冷水团的难度的。

    如果仔细翻一翻渔业新闻,就会发现,一说到黄海、渤海地区的渔业生产,“黄海冷水团”这个高冷又神秘的角色会频繁出现,收成好的年头有它,收成不咋地的年头也有它!

    这是因为,近年来,因为气候变迁、全球变暖、海水污染等等因素,这个冷水团是越来越不稳定了。而它稍有异常,就可能会导致整个海区的温度和盐度剧烈波动,进而导致那些深海养殖的海鲜面临灭顶之灾。

    这也是为什么黄渤海海域的养殖公司在产品宣传的时候,强调海区的环境优越性,强调冷水团的好处;而在说到经营风险的时候,又吐槽冷水团的喜怒无常了。

    说得再明白点,要想“驯服”桀骜不驯的黄海冷水团,本身就是一种“化不可能为可能”。

    ……

    周院士将董教授拉到嘉谷大渔场:“来吧,让你眼见为实。”

    科研船驶往渔场外围。

    只见一阵海浪翻过,水中隐约可见一株株海草随洋流漂荡,就像无数条不断舞动的长臂。

    “这是……”

    周院士语气莫名地说道:“这就是嘉谷渔场的巨藻林了!”

    从水下机器人的视角可以看得更清楚:一棵棵“大树”从海底拔地而起,足足有几十米高,“枝叶”随波浪和洋流飘扬。

    这些“大树”没有根,它们依靠一个叫“固着器”的1米多长的结构,牢牢地将自己固定在海底的嘉谷投放的礁石上;叶片的主叶脉上规律排列的气囊产生足够的浮力,将“大树”的叶片乃至整个身体托举起来,在海水中保持直立的姿势,形成壮观的“海底森林”。

    董教授瞳孔微缩:“这边的环境……适合巨藻生长?”

    要知道,巨藻就跟三文鱼等冷水性鱼类一样,需要寒冷的环境来维持恢复和生长。纵观全球巨藻林的分布,多在温带和极地边缘地区,譬如北美洲西海岸、南美洲沿海、南极洲岛屿海岸、澳大利亚海岸等地。

    国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墨西哥引种巨藻,也获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但那是在北黄海和渤海区域!而邳山岛……是在东海吧?

    周院士摊摊手:“要不怎么说嘉谷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呢?嘉谷在这片区域发现了类似于‘黄海冷水团’的低温环境,当然,其更稳定。但就算这样,能让巨藻适应这片海域的环境,嘉谷也是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我们还不知道巨藻在东海安家可能会产生哪些生态影响,但起码说明了一点,嘉谷在巨藻养殖如何适应更广阔环境方面,很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