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柳竹秋在线阅读 - 柳竹秋 第123节

柳竹秋 第123节

    第一百零一章

    朱昀曦回宫召来保管服饰的宫人, 点名要找那三件首饰。

    宫人在库房里遍寻不着,惶恐地报称首饰丢失了。

    朱昀曦有意大张旗鼓在东宫展开清查,查出失踪物件不在少数, 大部分是首饰、摆件、字画等贵重物品。

    他入禁宫奏报庆德帝, 庆德帝听取他的建议命人清点宫中财物, 发现失窃数额更比东宫多几倍。

    深宫大内强盗小偷进不来, 必是内贼所为。

    庆德帝火冒三丈,即刻传旨进行大搜捕,翻捡宫人们的居处,只找到一两个小偷小摸的毛贼,那些失踪的珠宝古玩全无下落。

    朱昀曦按柳竹秋的指点进言:“贼人不敢将赃物留在宫中, 必定拿出去销赃了。孩儿听说最近内市上流通着一些规制僭越的货物, 极有可能是宫里失窃的。父皇可命人暗中前往侦查,想来必有所获。”

    庆德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只等十四日内市开放就行动。

    这事唬坏了唐振奇, 宫中财物由各局司的内监负责管理,这些太监们全都听命于他,所以他是监守自盗第一人。那些被盗物品有的去了他家,流入市场贩卖的也被他吃了大头。

    庆德帝计划搜查内市的消息相当于针对他的通缉令,他闻讯后如芒在背, 终日苦思如何躲这祸事。

    眼看到了初十仍无计可施,他正想找几个心腹共商对策, 上午温霄寒前来拜访。

    “晚生近日新购得一幅赵子昂的《苏武牧羊图》, 特来献给千岁。”

    柳竹秋殷勤地向唐振奇展现画卷, 唐振奇瞧着眼熟, 惊道:“这幅画是宫中的藏品, 晴云在何处所购?”

    这画是柳竹秋向朱昀曦求来演戏的, 见jian宦上钩,故作惊惶道:“千岁莫不是看错了?真是宫中之物?”

    唐振奇听说是一位游商低价转给他的,以为他买到了赃物,趁机吓唬:“近日陛下发现宫中丢失了大批财宝珍玩,正严令缉盗。晴云这幅画若被其他人瞧了去,只怕难逃窝赃之嫌。”

    柳竹秋赶紧跪地央求:“晚生冤枉啊,晚生见这幅画是真迹,那游商开价又实惠,只当捡到了大便宜,委实不知是皇家藏品。还望千岁饶我一命,切莫对人提起。”

    唐振奇以为她上了贼船,尽可利用,笑着扶起来。

    “晴云何必慌张,难道我会害你不成?”

    他亲切地替她拂了拂了衫摆,温言道:“我知你与盗窃案无关,但现有一事想请你参详。陛下传旨十四日去内市搜赃,我担心那些当差的倚仗皇命向无辜商家巧取豪夺,想寻个名正言顺的法子取缔内市。”

    既然顾惜商人们的利益,为何还要取缔市场砸人家的饭碗?

    这jian贼只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根本不考虑言辞是否矛盾。

    柳竹秋就等他这句话,顺着他的心意献计:“想让内市开不下去,办法倒是有,只这后果不好控制……”

    唐振奇立刻催问,并担保:“行不行我会看着办,你只管说便是。”

    柳竹秋迟疑道:“听说内市营业的商贩多数没办理商引,千岁若命官府贴告示,通知将要清查内市商户的商引,那些商人害怕,必然不敢去摆摊了。”

    这办法合情合理又不会惹皇帝怀疑,唐振奇大喜夸赞:“还是晴云机敏聪敏,此一计可谓四两拨千斤那。”

    柳竹秋面色疑难:“晚生这叫不是办法的办法,恳请千岁三思,最好另寻高见,以免引发不测之祸。”

    唐振奇问:“何为不测之祸?”

    她回答:“就算只查内市的商户,告示贴出城中商贾必定人人自危,若导致大批商户逃窜歇业,恐引发混乱。”

    唐振奇长年身居高位,不清楚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看问题难以全面深远,想当然地自信:“京里商家不下十万,跑几个关几家不算什么。这些我自会处置,你就不用担心了。”

    柳竹秋先说断后不乱:“晚生不敢,只求千岁事后莫要怪罪晚生。”

    唐振奇满口答应,堂皇地收下了那幅古画,美其名曰让她“安心”。

    次日萧其臻先收到唐振奇让他发告示查商引的指令,他觉得这做法离谱胡闹,正欲上书劝阻,柳竹秋的书信到了。

    她在信里叮嘱他一定要按唐振奇的要求办事,并说明了理由。

    若真能达成她预计的效果,无疑是件便民的大实惠。

    萧其臻放下顾虑,奉命在各大城门内外张贴告示。

    当天派差役走街串巷清查内市的经商者,遇见没有商引而来北京的人全都当做盗贼逮捕。

    搜查只进行了两日,一场轩然大波便席卷了整个京城。

    被捕的人员数以千计,塞满了顺天府和宛平、大兴县衙的监狱,还有大批嫌犯无处容纳。

    许多商家心虚害怕,索性关闭店铺停止营业,导致市面上的商铺十户九关。

    那些有商引的正规商家也因店内的伙计帮佣闻风逃匿,遭遇了缺员危机,难以正常经营。

    另有很多商贾抱着“唇亡齿寒”的愤慨联合起来举行罢市,昔日繁华的街市一片萧条。

    京城居民的生活已高度市场化,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商品交换。

    全城商贩停止营业,人们吃饭买不到粮油、生病买不到药材、生火没有柴禾煤炭、照明缺少蜡烛灯油,连上厕所的草纸都没处买,民不聊生不过如此。

    十四日内市不复存在,庆德帝派去的缉盗队无功而返。

    然而唐振奇抱薪救火的做法给他惹来了更大的麻烦,愤怒的老百姓们包围顺天府衙声讨抗议,萧其臻被堵在府衙内,被迫登上鼓楼向附近的兵马司衙门飞箭求救。

    兵马司衙门的人拾到箭矢,因事件在所司职权以外,忙将萧其臻的求救信转交东厂。

    张选志调动军队驱散抗议人群,将萧其臻的信呈交庆德帝。

    庆德帝已获悉城中乱象,还责怪萧其臻办事糊涂,看了这封信方知是唐振奇出的馊点子,立即宣来臭骂一顿。

    大臣们也纷纷上书言事,多数人认为商引制度已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想迅速恢复市场秩序,防止再出现类似大规模罢市,朝廷最好尽快下令废除此项旧制。

    户部尚书陈良机最了解市面上的行情,以阁臣身份代表废除派的官员向皇帝进奏。

    庆德帝清楚地看到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也难抵御不可抗拒的经济压力,事实上商引制度早已被繁荣的市场贸易冲垮,所缺的只是一纸正式的废除文书。于是借口“顺应民心”这一光彩理由批准了陈良机的奏请。

    唐振奇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温霄寒有言在先,这烂摊子只好自个儿兜着。

    汤敬之见朝廷废除商引,陡然断了他一条财源,心疼得了不得,备下厚礼去求唐振奇设法回旋。

    唐振奇正愁找不到对手撒火,痛骂汤敬之,连人带礼物一并轰出大门。随后生出歹念,心想皇帝还将追查皇宫失窃案,汤敬之经常替他销赃,何不拿来做个替死鬼?

    这回他心想事成,没等他出手汤敬之就被顺天府的差役抓走了,罪名是“出售赝品”。

    手下探得详情,回禀:“温霄寒前阵子在汤敬之的珠宝店买了几件首饰,其中一件是假货。他气不过,跑去顺天府衙告状。萧其臻抓了汤敬之,还派人抄了他的珠宝店,收缴了所有存货,说要检查里面究竟有多少赝品。”

    睚眦必报是温霄寒的作风,萧其臻同他交厚,帮他出气很正常。

    唐振奇正巴不得汤敬之完蛋,还说温霄寒这个状告得巧告得妙,未曾想这是柳竹秋和萧其臻给汤敬之量身定做的圈套。

    那日她取得朱昀曦的支持后,找工匠比着从汤敬之店里买来的花丝苍龙玛瑙束发簪做了个黄铜镀金的赝品。

    当年这厮以“卖赝品”的罪名陷害骆小五等珠宝商,如今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为苦主们洗冤雪恨。

    萧其臻没收完“赃物”,通知柳竹秋到府衙来商议后续步骤。

    柳竹秋去时正值他的休沐日,二人在花厅会面。

    刚碰头她就被萧其臻那身鲜亮的樱草色道袍闪花了眼,认识以来他的衣着都很素净低调,以稳重的深色系为主,从未出现过这类娇嫩鲜艳的颜色。

    在她来之前萧其臻的脸已被羞耻烤红了,说起这件衣服,从制作到上身,真把他毕生的脸皮都搭了进去。

    自从在明德书院的诗会上见识到与顾淳如等青春美男的外表差距,他就在意起自身仪表。常常偷偷对镜审视,得出一条结论——服饰是增大年龄感、降低眼缘的重大因素。

    他想若是穿上鲜艳的衣服或许会显得年轻点,悄悄命郭四去布庄买了几匹颜色嫩气的衣料,找外面的裁缝做了两套衣裳藏在府衙。与柳竹秋见面时才穿上,还叮嘱郭四不可告诉家里人,否则定会被母亲猜疑责怪。

    柳竹秋没想到书院的经历会对萧其臻造成这样大的刺激,暗中自省:“他一定以为我把他看得很老才变着方地扮年轻。其实我何尝这样想来?原本只为让他知难而退,打击到人家的自尊就是罪过了。”

    她怀着恕罪心理微笑恭维:“萧大人这件袍子真好看,不过下次和我三哥出去时可不能这么穿,否则人家一定会说他显老。”

    萧其臻先还担心她笑话他扮老来俏,听了这话脸上才有了喜色,羞臊道:“他们说偶尔穿得鲜亮点,心情会变好,我想试试。”

    柳竹秋附和:“这话没错,不光穿的人心情好,看得人也会高兴呢。”

    说完又恐他误会,忙开启正题:“这次收缴的珠宝里可能存在当年汤敬之从骆小五等珠宝商手里骗来的货物。我已让文娘子去联络那些幸存的苦主,等多凑几个人就带他们来认货。”

    萧其臻说:“汤敬之被捕至今已有好些官员来为其说情,我都回绝了。”

    “唐振奇有动静吗?”

    “没有。”

    “……他多半想让汤敬之替他扛宫廷偷盗案的黑锅,还请大人注意防护,谨防有人灭口。”

    柳竹秋办完公务,带着瑞福回到灵境胡同的租房。

    文小青的丫鬟念儿出来迎接,说:“有位奶奶来找先生,我们奶奶正陪她在书房说话呢。”

    柳竹秋走进书房,那少妇已起身等候,看年纪约摸三十上下,面色萎黄,枯瘦如柴,发髻虽用头油抹得铮亮,却夹杂着不少银丝。

    柳竹秋凭医术判断此女患有严重的肝瘟,不尽早医治,必然命不久矣。

    文小青介绍:“这位奶奶姓樊,是汤敬之的姨太太。”

    柳竹秋诧异,那樊氏已落膝跪倒,流涕哭告:“温孝廉,奴家是来求您救命的。”

    柳竹秋警惕应对,让文小青扶她起来,和气道:“樊娘子何故如此,有话好好说。”

    樊氏捂着脸哭个不住,羞耻道:“奴家没脸同孝廉讲话,方才已将冤屈告诉尊夫人,还请夫人为我言说。”

    文小青便替她诉苦,说这樊氏原是京里的良家女,十五岁时被汤敬之买去做妾,还给他生了个女儿叫樱娘,如今已八岁了。

    樊氏前年患了肝病,久治不愈。汤敬之为此生厌,将她赶出家门。在德胜门内的教场西街租了间破屋安置她,其实就是让她自生自灭。

    樊氏自知时日无多,情愿逆来顺受,前阵子听说汤敬之想把她的樱娘献给一个五六十岁的大官做童妾,这才强撑病体回去哀求。

    姓汤的黑心烂肺,毫不念夫妻骨rou之情,对樊氏连骂带打,还不许她们母女相见。

    “奴家的父母兄弟都过世了,在京里举目无亲,实在找不到人搭救我们母女。前日听路人说温孝廉侠肝义胆,好打抱不平,如今又正与汤敬之打官司,指点奴家向您求助。奴家已是将死之人,活一天算一天,可我一死,我那苦命的孩儿就将堕入火坑,孝廉若能帮我搭救她,奴家愿十世为奴,报答大恩。”

    柳竹秋看这事蹊跷,没轻易应承,借口还有些事务要处理,请她先回家候两日,临走赠送了十两银子的盘费。

    她急公好义不假,前提是苦主真有冤情。樊氏走后她立刻派瑞福送信给张鲁生和孙荣等消息灵通人士,托他们调查樊氏的话是否属实。

    得到的反馈是樊氏不仅没撒谎,处境还比她所说的凄惨得多。

    “汤敬之早断了供给,如今那樊娘子孤零零住在教场西街。屋子又小又破,这个天气她缺衣少食还生着病,日子着实难熬。”

    柳竹秋回忆樊氏的病容,心下很不忍,让瑞福买了铺盖被褥和御寒衣物、粮食rou蛋送过去,请求邻舍代为照料她,并与之约定明日午后前去探望。

    这天夜里她的月信提前到来,大概是头天贪嘴吃了两块冰凉的酥冻,早起腹痛难忍,爬在桌子上直冒冷汗,咬紧牙关才勉强忍住痛哼。

    文小青给她煮了益母草茶,接近中午情况仍不见好转。

    她料想今天不能去看樊氏了,让瑞福替她去赴约,嘱咐他问明樊氏还缺什么,一并帮其添置齐全。

    瑞福一一答应了,却迟迟不走,捏着手指站在一旁,面红耳赤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