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在线阅读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63节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63节

    众学子中除了周青林、吕志义还有应进庆是来自云河县的,其他的十六人分别来自常和县,泾山县,平翠县和上争县。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常和县的刘长明与平翠县的高兴盛,两人同年,今年都四十有九了。

    岁数最小的自然是吕志义和应进庆两人了,而周青林在班舍里算是居中的年纪。

    这些人里,最让周青林印象深刻的就是四十九岁的刘长明了,因为对方参加这次院试的目的和自己是一模一样的。

    前几天午休时,刘长明就和大家说起了自己的事情来。

    刘长明说,自从二十多年前他考中童生后,就没有再进一步了。

    最初连着考过几回院试,可都落榜未中,后来儿子们成家,女儿嫁人,家里的生活越来越拮据,他只能靠慢慢积攒银子考院试,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又参加过几回,可惜都未能如愿。

    屡败屡试,屡试又屡败,四年前,刘长明终于彻底死心了,至此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科举之路。

    本以为自己到死都不会再和四书五经打交道了。可就在今年,他家大儿子在徭役中不小心伤到了腿,至今还不能下地,大夫说瘸腿的可能性很大,这让刘长明心伤不已。

    徭役年年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他萌生了最后再考一次院试的念头,想着要是万幸能让自己考中秀才的话,那么以后他们家就不用再服徭役了。

    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拿着家里的积蓄独自到了安州府,刘长明本想先在这边租个房子,然后边抄书边自习,等考了八月份的院试后再回去的,哪知正巧在书店听到见知书院到处招学子的事,所以他就到书院里来了,准备做最后的一博。

    听了刘长明的话后,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良久,心里都不是滋味,纷纷感叹读书人的不易,有多少人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考到白头老翁,又有多少人“赍志以殁,抱憾终身”啊。

    自那天后,众人比以往更用功了许多,周青林也不例外,每次崔讲学的诗赋课他都听得非常认真。学以致用,如今对着书院里的石榴树,他已经能连着作出好几首不同的诗来了。

    周青林心道,看来自己的拼凑大法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如今上舍班里的学子也都开始做起课堂笔记来,就像周青林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从做了随堂笔记后,大家都惊喜的发现自己的脑子开始好用起来了,听课时自己的思维也会跟着夫子走了,特别是注意力,都集中了好多。

    这样的法子对两个年纪大的学子尤其管用,把夫子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都记录下来后,等发现自己有忘记的地方,就可以去翻阅一下课堂笔记,重温夫子讲过的知识,这样来回个两三次,用周青林的话来说:“就算是猪头都能炖熟了”。

    只是刘长明和高兴盛两人的手速不快。做记录时常常会漏掉几段,这时班里其他学子就会拿出自己的随堂笔记让他们把缺漏的部分补充完整。

    崔讲学见了,越发鄙视起自己当初的武断来。

    他觉得自从周青林来到上舍班后,班里的学子不但学到了他好的念书法子,且整个班舍的学习气氛也跟着浓厚起来。学子们相处得也好,崔讲学时常感叹,当夫子多年,自己还从未碰到过这么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舍。

    吃了中饭,十几人都回到了宿舍,天渐渐热了起来,从月初开始,书院里的午休时间就从原来的两刻钟改为现在的一个时辰了。

    这本是书院让学子们好好休息的时间,可是随着院试的时间越来越临近,上舍班里的学子谁还睡得着啊。

    这不一回到院落里,老老少少十几人就捧着题卷又聚到了周青林这边院子的亭子里了,大家拿着笔一道一道仔仔细细做了起来。

    这是昨日还未做完的帖经试题,他们得加快速度做完成才行。

    自从学了周青林课堂笔记的法子,加上对方又是府试案首,现在上舍班的所有学子都开始以周青林为中心了。

    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喜欢问他,时不时会拿着试题过来和他探讨,而周青林也从不吝啬自己的所学,只要自己懂的他都会告诉人家,在教他们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知识的重温,何乐而不为呢。

    如碰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他也会谦虚向同窗请教,不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吗,周青林一直都相信人多智慧多,大家集思广益,肯定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要是碰到大家都不会的难题,那么众人会记录下来,然后再去教学斋找崔夫子解惑。

    韩斋长看到之后,满脸的笑,心道,你们这帮学子可要给书院争气点啊,哪怕给我考一个秀才出来,也不枉自己前段时间跑抽筋的腿啊。

    “哈哈,按周兄教的这个法子,现在背这些律法轻松多了。”吕志义笑着说道。

    “是啊,有了这个法子后,我俩也不怕背律法条文了。”

    刘长明和高兴盛两人也齐齐点头,他们都快五十岁了,脑子反应也没有原来快,他俩本来还担心会记不住这些条文呢,如今好了,有了周青林教的这个法子,自己就再也不怕背律法条文了。

    自从周青林把自己整理出来的律法册子给大家看过之后,上舍班所有的学子也都马上按照这个法子把律法书上的律文仔细做了划分。

    现在他们只要直接背诵自己分类好的律条就可以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昨日府衙已经把院试的名单贴出来了,这次院试可是有四千多人参加呢,你们听说没,咱们隔壁风棠书院就有近四百人参加呢。”

    做好了帖经,众人坐在亭子里说起了院试的事来。

    昨日府衙把八月二十八日参加院试的童生名单贴出来了,安州府治辖七个县以及府城共有四千六百八十一名童生参加,比起前几年,今年院试的人数要多出许多。

    应进庆吓了一跳,忙开口问道:“不是说只有三百来人吗,怎么又成四百人了?”

    “那是在去年,今年不是又从咱们书院转过去一百多人了吗。”一名学子接着说道。

    “对哦,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听说这些人里面有好多都是崔夫子的学生呢。”

    “也不知道是谁造的谣,好好的弄得咱们书院都快办不下去了。”

    “还能是谁,肯定是隔壁书院的人呗,我昨日出去买点心时,听到老徐头和对面门房又吵起来了,听说是对面先挑的事,他说咱们书院是秋后的蚂蚱,老徐头骂他们是秋后的瘌痢头。”

    吕志义把自己昨日看到的事学给了大家听,想起那老徐头骂人的话,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几天,两家书院的门房也开始吵起来了,不过每次都是老徐头完胜,有好几次把对门气得直翻白眼。

    “唉,也不知道这次院试我能不能考中。”一旁的何文昌有些担心,他和高兴盛一样都是平翠县的学子,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院试了,要是自己这次还没考中的话,只怕以后都不能再考了。

    他家只是普通农户,每参加一次院试就得花十几两银子,这些银子除了他自己种地攒的,还有妻子一针一线绣荷包挣出来的。

    想到每日绣花针不离手的妻子和头发发黄的几个孩儿,何文昌哪里还能忍心继续再考下去。

    要不是这次书院给他免了全部的食宿束脩,且连廪生的保费都给免去了,自己怕是连这次院试的机会也没有吧。

    听了何文昌的话后,吕志义原本笑着的脸立马垮了下来,唉,他也好担心啊。

    “周兄你说咱们这次能不能考中啊?”吕志义有些发愁。

    在场的众人立马转头看向周青林,十几双目光里满是希冀,这可是他们上舍班的主心骨呢。

    周青林很想上去踢吕志义屁股一脚,娘的,能不能考中他怎么知道啊,他又不是扛大旗算卦的。

    看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周青林很想对在场的众人大声说出心里话:老天,这么多人考试,才入取前五十名啊,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啊!太难了太难了,他也很担心来着,他也怕自己考不中,他心里也发焦啊啊啊……

    可是他不能这样说,前世的从教经验让他不得不收起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

    周青林拿起自己的水壶喝了一大口早上刘莲芝给他泡的金银花茶,然后笑着对众人说道:“咱们不要去管这次到底有多少人参加院试,也不要去管隔壁书院的能人有多少,咱们只考咱们的,把会的和懂的都写出来就行了。”

    ……

    庚子年,八月二十八。

    安州府院试终于在众学子的期待和紧张中如期来临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1-14 16:28:09~2022-01-15 17:11: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红尘醉梦 2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0章 、烧饼笑

    因着寅正之时就要到考棚门前集合, 是以昨夜周青林是睡在书院宿舍里的。

    刚到丑时,上舍班一众学子就已经起来了,洗漱之后大家就提着考篮到敬文院集合了。

    韩斋长早就在院子里等着了,见周青林他们过来, 笑着对大家说道:“山长他们都已在贡院认保房等着了, 现下就由本斋长领着你们过去吧。”

    这次见知书院参加院试的学子共有一十九人, 按规定必须有认保廪生八名,山长与崔夫子几人作为周青林他们的作保人得提早去贡院核对廪生文书。

    八月的夜有些燥热,草木四周不时传来蝉虫的鸣叫声,周青林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点点繁星, 原本紧张的心情渐渐缓和了许多。

    老徐头提着一盏红色的大灯笼照在路前,这灯笼是他前几日特地拿红纸糊成的, 老大的一个,可喜庆着呢, 见众人出了书院大门后, 他把灯笼举得高高的,朝着远去的学子们高声喊唱:“见知书院郤诜高第! ”

    才过了敬月湖, 一行人就碰到了浩浩荡荡的风棠书院队伍, 还是一式的院服和相同的考篮,见知书院二十来人的队伍走在人家边上就显得有些稀稀落落的。

    开年之后, 两书院之间的学子就争吵不断,最近两个门房又对上了,是以两支队伍碰上后,气氛就有些微妙。

    对方领队的也是一名斋长来着,看到韩斋长后哼了一声就转开了头, 而后者没有吭声, 只是原本优雅的步伐变得凌乱了许多。

    周青林就跟在韩斋长的身后, 这突然加快的速度让他还没反应过来,他忙盯着脚下的路仔细地瞧,心道,这天黑路滑的,自己可得小心一些,别到时摔个大马趴,那就尴尬了。

    路过隔壁队伍时,隐约还能听到人群中有学子们的谈话声。

    “哎哎,你们可知这些人里哪一个是府试案首啊?”

    “不知道,我也从未见过呢。”

    “你问这个干啥,只是侥幸而中之人,有啥好关注的。”

    “也不算侥幸吧,人家县试可也是案首来着,可见还是有真本事的。”有学子开口反驳。

    “王长贵你少在这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要不是因着藩篱草这道题,这府试案首定还是咱们风棠书院的!”

    “张兄所言极是。”

    “张兄所言非虚。”

    队伍中一片认同声。

    吕志义几人听得火大,正想驳斥几句来着,可见周青林和韩斋长两人已经走到前头去了,他们只得快步跟了上去。

    等他们到考棚门口时,排在队伍前头的人已经开始陆续进场唱保搜检了。

    院试由朝廷专门委派的学政大人主考,此次安州府院试的主考官是礼部的杨文远,仪制清吏司郎中,是掌管朝中嘉礼、军礼及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正五品官员。

    起先周青林以为是周耀祖的岳父来着,因为对方也在礼部任职,不过原身只知道人家姓甚名谁,并不清楚具体的职位,等听清名字后周青林就晓得不是了。

    进入考棚后,周青林他们五人一组跟着差役去了前厅,由学政大人亲自监督点名,周青林看到崔讲学和书院其他几位夫子都在。

    现场一片肃静,除了书吏和在场廪生的唱和声外,并无其他异响。

    所有资料都核对无误后,接下来便是搜检了,院试考生要在考棚中待上三天,是以这次周青林考篮里的物品要比县试和府试时多了几样,如火镰、烛台、腊剪、还有未封口的驱蚊香袋,这些原来都是没有的。

    至于点心啥的,考虑到天气炎热自带食物难以存放,所以这几天考生的伙食统一都由府衙安排。

    一个个披头散发的出了搜检室,周青林还来不及把袜子套上,带路的差役就在前头催着了,这后头还有一两千人还未进场呢,他们自然是不能耽搁的。

    于是考生们只得左手提篮右手拿袜,趿拉着布鞋追在差役的后头往考舍去了,周青林甚至还看到有几个学子衣裤都未穿好,拿着衣服直接穿着一条亵裤就从搜检室出来了。

    依着考牌找到了自己的号房后,周青林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歇上一歇了。

    他拿抹布擦去案板上的灰尘,然后坐到搁板上把鞋袜穿好,再拿出砚台,往里加了水之后,便开始磨起墨来。

    此时已是卯时末,再过半个时辰便要开考了,他得先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这样自己的答题时间就会宽裕许多。

    龙门前传来三声开考鼓声,接着便是衙役发卷,三天考两场,第一场考的是帖经与墨义,周青林领到试卷筒后,就觉得有些沉手,看来这一场的题量惊人啊,果然,拆开之后,拿开上头的十几张草稿纸,周青林数了数剩下的答题卷,乖乖,居然有二十六张之多。

    第一场的交卷时间是明日未时初,时间紧迫,由不得自己多想,周青林开始一张张审起题来。

    可等他翻到第四张答题卷时,周青林的心开始突突地狂跳了起来,似不相信一般,他又往后翻了五六张,还是一样,再翻,依旧是律法题,直到翻到第十张时,才开始出现与四书相关的《论语·八佾》篇,周青林大为诧异,没想到这次院试中律法考题的占比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