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炮灰前妻在线阅读 - 第427页

第427页

    “那就往后在家中穿好了。”

    “穿给谁看?”

    宋杞和那双桃花眼猛地一缩,他的眼控制不住地飘向杜明昭细长白皙的脖颈,再往下,是他外袍所裹的窈窕身段,他的喉结一滚。

    可惜杜明昭掉了点rou,若再养的胖点就好了。

    “咳。”宋杞和掩饰地咳。

    杜明昭杏眸疑惑地睨他,兴许是她那双过白的手腕穿过宋杞和的墨袍,因黑色衬得更为白嫩,还平添一抹无端的诱惑。

    要命。

    宋杞和感觉自己根本挪不开眼睛。

    恨不得当夜就把她抱回府上。

    这个念头一起,宋杞和克制地强迫自己转了话锋,“苗家那个乔姨娘手里的赤盖,是从京城拿到的。”

    杜明昭还不清楚宋杞和心中都转了七八个弯,她兀自道:“她竟然不是从北地得到的毒啊,若是京城,那你说的十有八_九是真的。”

    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

    明德帝批下一张奏章之后,殿中有人缓步进入,他头也未抬,沉声道:“连慈,可是东宫有动静?”

    虽说明德帝在宫中一向忙于政事,脱不开空去顾宋鸿信,可到底太子是他唯一的皇子,且又身带有病,明德帝怎么都会关切着。

    连慈躬身走近,行了大礼,“回陛下,杂家命两个小太监去了一趟东宫,听闻太子妃今日宴请京中各府的小姐,其中便有福清县主。”

    “哦?”明德帝来了兴致,他放下手边的奏章,凝视连慈道:“你说县主人亦在东宫?”

    “陛下,是的。”连慈转述那番话,“杂家还听,太子请县主复诊病情,县主还东宫为太子医治那毒。”

    明德帝脸上闪过一缕尤为复杂的神色,他沉默片刻,后叹气几声,复而道:“真是多亏有县主啊……信儿那病,早成了朕的心头之痛,若无人能治得了他,朕又有何颜面做这天下的帝王。”

    到了这一刻,明德帝更是一位爱子的君主。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想要儿子长命百岁的父亲罢了。

    连慈在明德帝身边伺候多年,有的话他敢说,“陛下,有县主在,太子殿下不会有事的。”

    “太子和世子都道县主医术高,朕终于是能完全信她的。”明德帝不加掩饰对杜明昭的夸赞,“朕听县主在城中开了间医馆?”

    连慈想了想,“确有此事。”

    那日他奉命出宫送圣旨,好似就是杜明昭那间医馆的开业之日。

    明德帝笑眯眼点头,“可惜了,不若朕定要召她入宫,赐个太医院的官职才好。罢了,县主身为姑娘家,还未出阁,将人拘在宫中也不是好事。”

    连慈随即附和明德帝的话,“县主云英未嫁,可却是个真有大本事的,杂家以为,这京中多少男儿都塞不过县主一人,还不知道日后会落得哪样的人家去呢!”

    “你这话说的朕深以为然。”明德帝点了连慈的好,“县主这身好医术生来就该是为大明、为百姓的,造福天下之人,朕看好她。”

    “陛下是说……”

    连慈悟出几分味儿,明德帝想给杜明昭赐婚?

    明德帝顿了一会儿,他又叹气道:“只是太子早已大婚,若他早些告诉我他那病是县主给治的,你说我早早将人抬入东宫,日后岂不是好照料太子?”

    连慈因明德帝这番话后背蓦地起汗,他耳边响起他那认了没多久的干儿子邓坛私底下提过,说是太子忌讳与县主扯上关系,这背后恐和御王府的那位有关系。

    要说京城谁人最怕的,绝非宋鸿信,而是宋杞和。

    身为宋鸿信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宋杞和替太子挡过太多事,亦摆平过诸多风波。这宫中伺候的人,无人不知晓宋杞和的手段,是非比一向仁爱的太子的残暴。

    御王府世子和福清县主可有那一层?

    连慈额上差点生了汗,他立马插口道:“陛下,东宫如今有太子妃娘娘坐镇,更还有几位侧妃良娣伺候,杂家想来太子这段时日皆是舒心的。”

    “那倒是。”果不其然,明德帝被他岔开了话,他又想了想,“县主是注定不能入东宫了,朕可是亲口赐了她县主呢,侧妃还是不够格。”

    太子妃更不可能废。

    连慈道:“陛下想县主成为皇家的人还不好办,这宫中的殿下又不止太子殿下一位,不还有世子殿下吗?”

    明德帝瞪着眼看向了连慈。

    为连慈的提议,明德帝一言不发地沉闷。

    御王府世子妃,明德帝从未想过要让杜明昭当,比起县主,他宁可容家那门权荫世家嫁去一位嫡长女,都不乐意是杜明昭来做世子妃。

    今日明德帝才批的一张奏章,其中便是永阳城县令代百姓所写的感谢书。

    城中但凡会着字的,纷纷自发来到衙门之前央求,他们期盼朝廷能知悉杜明昭在永阳城的所作所为。

    因此百姓们写了一封长达十几页的感谢书。

    与奏章一并上呈到明德帝的龙案。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杜明昭背后所得的民心。

    原本京中仅有两位殿下,其中太子殿下身带顽疾,不知阳寿几何,而御王府世子宋杞和身乃完好,朝中大臣更偏心于御王府世子的多。

    若再将杜明昭赐给御王府。

    保准哪一日反了,百姓岂不是会因杜明昭而乐于见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