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玄幻小说 - 边山寒[种田]在线阅读 - 边山寒[种田] 第136节

边山寒[种田] 第136节

    每一桌都有一个空盆,啃完的羊骨头扔到里面, 装满了再拿下去倒了。

    李青宏和李青瑞在外头招呼客人, 苏元宝的脸蛋被火塘映的通红,他可能没在灶台玩耍过, 眼珠子叽里咕噜的转的没地方放了。

    苏树清虽然没来, 可是让苏大忠送上了贺礼,弄的李青瑞和李青文等人十分不好意思, 本来是他们该谢谢苏树清的。

    厨房里几个大男人切菜忙的汗流浃背, rou昨天晚上都刨好了,菜是今年新送过来的, 想吃个新鲜,就得现买, 现洗,现切。

    加上豆腐一共才几样菜,按理说根本切的过来,他们就是紧张,这个二楼前前后后花了很多银子了,这要是弄不好,可得把裤子都给赔掉了。

    这时候说啥都没用,只让他们忙起来不寻思就好了,李青文和苏元宝在角落里翻花绳。

    翻着翻着李青文就忍不住开始笑,苏元宝的一双rou手笨的可以,总能轻而易举的把绳子弄成一团。

    苏元宝并不知道他是在笑自己,还在努力的张着手指头,想要把线绳给抻开。

    在这里,可以清楚的听到外面的夸赞声,新鲜吃食,味道又不错,挑剔的婶子们也都不吝啬的连声道“好”。

    李青宏并没有宣扬什么“温补”之类的,因为这群婶子娘和大爷大伯们比他们嘴巴厉害,眼神尖利。

    除了羊蝎子是新鲜的玩意,一楼和二楼的一角都放着桌子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桌子上面摆着大海碗,大海碗里分别装着芝麻汁、葱花、芹菜末、蒜泥、酱油、醋、自制的鸡精还有几种酱。

    待客人啃光了骨头,再往锅里添水加菜的时候,这些东西就能派上用场了。

    麻汁调上一点点这些料,本来味道就鲜美,再沾上羊骨头汤煮出来的rou片和菜,那滋味也是好的不了。

    说到酱,李青文心中感慨万千,在杨树村和边城,他们只有大酱和蘑菇酱可以吃,在京城能买到的酱不下数十种。

    rou酱、鱼酱、虾酱、榆子酱、鱼肠酱、豆豉……啥东西都可以酱,有的用料简单,味道还不错,李青文他们挑了几种便宜的和麻汁一起混着拌了拌,味道意外的还不错。

    如果不是禁宵,这顿温锅饭能吃到后半夜,但有限制,大家都不会犯,街坊邻居吃的心满意足,走的时候还不忘把封的铜板留下。

    不等李青宏不好意思呢,杜老头先替他一个个的收到筐子里,他用帕子抹了抹嘴边的油光,道:“这是规矩,收着。”

    踩着禁宵的点前一刻,一众人带着一声羊骨头味道回到家,苏元宝知道李青文要走了,死活想要在这里留宿,这个苏树清吩咐过,随他,苏大忠答应了,也跟着一起留了下来。

    李青文把苏元宝放在腿上,和哥哥们一起算账,今天买了十几只羊,买了几筐子菜,花了多少钱,如果按照正常,这些应当能得多少银钱。

    一开始算花销时,大家的脸都是绷着的,待算到正常一桌子能收多少钱时,一众人眉开眼笑,李青文心里想,这可是真真的见钱眼开,其实他自己脸上露出来的比谁都明显。

    出乎意料的是,收到的份子钱比他们算的还要多,都是用纸封着,一个个拆开,数了两遍,都是这个数。

    每一封里面的钱少的几个铜板,多的几十个,并没有哪一个特别多。

    李青卓仔细些,他把拆开的纸封一个个收起来数,发觉比坐桌的客人人数多出五十多个……

    这明显就是有人特意多放的,众人不约而同的想到杜老头。

    第二日,李青宏去问,杜老头点头,只承认多放了三个,另外的都是街坊邻居们另外包的,可能是他们家的羊蝎子好吃,也可能是rou多,封少了不好意思,重新又包一个。

    李青宏不咋相信他的话,但又无从考证,只能把钱先收起来,不管咋说,这是个好兆头。

    周从信过来告诉他们明日出发的时辰,也没落下一顿羊蝎子火锅,他不但吃,还带了两锅回去,把紫藤巷子这里告诉给周家的人,让他们有空过来尝尝。

    李青瑞等人开始收拾东西了,虽然万般不舍,但开船不等人,他们一时半刻都不能晚。

    苏元宝跟苏大忠说,他想跟着李青文去回家,玩够了再回来,老头一听说几千里,脑袋嗡嗡作响。

    李青文让苏元宝坐在桌子上,自己用毛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这是京城,这是边城,我们坐车到海边,坐船往北走,到了这快,下船,换成爬犁,再往北走,走走走,走到这里,就到家了。”

    李青文在边城和京城各画一个点,表明两个地方相距甚远。

    苏元宝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都在一张纸上,能看到的到,不远吶。

    李青文没法跟他说地图比例的事情,只说路上可能有危险,他太小了,等以后再长大些,就带他去玩。

    没忍住,李青文说了边城那边各种好玩的,苏元宝紧紧地捉住他的袖子,带着哭腔道:“我要去捉泥鳅,我要睡松鼠的家……”

    苏大忠苦着脸看李青文,他觉得这样劝下去,可能适得其反,他温声跟苏元宝道:“李家哥哥以后会经常来京城看小少爷……”

    李青文想跟他说骗小孩子不好,但看到苏元宝泪水涟涟的模样,终是没开口说不。

    小孩子哭的快,好的也快,苏元宝不想李青文走的事情了,让他给自己画画,李青文哪里会画画,就用笔简单的勾勒前世那些简单的表情图——弯着两道眉毛的高兴,眼睛和嘴巴一条直线的郁闷,还有开心的大嘴巴之类的。

    就这么几笔的玩意,苏元宝就盯着看个不停,李青文趁机跟大哥对了一下册子,看看有啥还没有买。

    他们还没说完,李青卓把两个箱子的书也装好了,李青文扫了一眼,嗓子发紧,咽了咽口水,道:“二、二哥,是不是有点多……”

    “不多。”李青卓道:“朝廷的科考可能要重开,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有施展的机会,仔儿,不要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所有普通百姓梦寐以求的。

    李青文不敢在二哥面前说一个“不”字,郑重的点头,“二哥,我回去一定好好看书。”

    李青文又问了过阵子的恩科考试,李青卓应着,却没有跟弟弟说,恩科考试是先皇在位期间的政令,如今新帝登基,传闻可能会有变动。

    临近大考却传出这样的事情来,只能说空xue来风。

    回家的东西收拾好,接下来的话都是对李青宏和李青久他们留在京城这些人说的,告诉他们忙不过来就招人做工,不要怕花钱,宁愿少挣钱也不要糊弄人什么的。

    说到招人,方氏就忍不住了,她道:“我们洪州老家有不少家里人都没甚事情做,少人,我喊他们来京城,我家几个哥嫂的子女都勤快老实,来做事不要工钱,见见世面就成。”

    她这样说不单是让侄子侄女们见世面,而是想偿还李家对他们的帮助,工钱准备自己私下里补贴。

    一想到那两万多两银子,方氏脑袋里像是煮了一锅水,全是热气,要是不做点啥,她就得憋坏了。

    为了能出把子力,方氏不遗余力的数着各种好处,“咱们这羊蝎子是秘方,找外人来干活,被偷学了去可不好,我们老家的人都是知靠的,脏活累活不怕,不用提防也不会泄密……”

    李青宏知道她的心意,但洪州离京城也不近,大老远的让人过来干活,有些不便利。

    方氏把他拉到旁边的屋子仔细说,李青文听着苏元宝的呼呼声,也有点困意,但他还努力挣扎着跟李青卓说话,不知道下次多久才能见到二哥,能多说几句就多说几句。

    李青卓放轻放缓了声音,很快,李青文就和苏元宝滚到了床里睡了起来。

    李青文在醒来时,屋子是黑的,听到大哥、二哥和三哥在低声说话,说的最多的竟然是想让他好好读书。

    李青文听着,却没有出声,他想,读书和赚钱可能并不相冲,也许他该平心静气的想一想,什么到底是他最想要的,不该让家里人一直这么cao心费神。

    除了李青卓他们几个,方氏也是一夜没睡,经过了这么多波折,终于要去边城了。

    因为要离开,今天哪里都和平时不一样,大家的脸上也是既有回家的高兴,也有离开的舍不得。留在京城的几个人也一样,他们从前都没在外头吃过几顿饭食,如今要经营这么大的食肆,心情可想而知。

    不管每个人心里头如何作想,周家的马车到巷子时,不敢耽误时辰,连忙把东西搬上去,一群人哄哄的往外走。

    有离开的,也有送行的。

    再远的路也有尽头,到城门时,所有人停住脚步,相互叮嘱。

    李青文的前胸和后背都被苏元宝给哭湿了,李青文心里也颇不是个滋味,倒是小孩自己劝自己,“哥、哥,很快,嗝、嗝……就会来找我了……”

    带着太多的不舍,车队驶离了城门。

    有散才有聚。

    第144章

    李青文他们是跟着周丰年回来的, 自然也要跟着他们一同回去。

    出了京城,有老管家在前头伺候着,周从信挤到李青文他们这车上, 问他们封城时候的事情。

    “怕,咋不害怕。”李青文的身子随着马车的走动而摇晃着, 回应周从信的话,“我们觉得凶多吉少,都寻思写遗言了。”

    这话倒不作假,当时不但不能出门, 外面时不时就走过一群官兵, 他们这些人从前哪里见过这阵仗,只知道京城出大事了,覆巢之下无安卵,谁也不保证自己毫发无损的躲过这一劫。

    周从信也是叹息不止,他比李青文年长几岁,但也是头一次遇到这事, 他们在内城, 听到的动静可比外城大多了,府里的小子和丫鬟吓的哭都得紧紧的捂着被子, 不敢漏出一点声音来。

    这些话在京城可没人敢说, 就算是出来了,也得避着人小声问, 都怕多嘴惹上祸端。

    李青顺在一边听着, 也忍不住说了一句,“京城是好, 长了多少双眼睛都看不够,但还是家里好, 自在。”

    可不就是,在京城,这个注意,那个小心的,哪里比得上乡野之地随意散漫。

    听到这话,周从信觉得颇有道理,他从前还未觉得,可能是跟公子在边城待了这几年,再回京城,冷不丁的遇到这档子事,也是心有所感。

    半路落脚的时候,李青文看到好几个陌生的面孔,应该就是周丰年请去边城建城的人,这些人好像是京城的工匠和小吏,都挺和善的,碰到李家众人也会点头。

    赶路的这几日,并不寒冷,可能对于路上的行人来说还是冷的,但李青文习惯了边城那边的风雪,现在抗冻的很。

    李青文看周丰年穿的也不厚,但脑袋上时时刻刻戴着一顶帽子,吃饭的时候都不摘,他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周从信瞥见了,吃完饭小声跟李青文说,让他别盯着他家公子脑袋看,要不公子又该气恼了。

    李青文不解的问咋了,周从信说,他家公子在家里跟小辈玩火,不小心把头发给烧了,在家里罚跪了好几日,到现在余怒未消。

    玩火就玩火吧,烧了就烧了,以后再长就是了,李青文并未放在心上,听了周从信的话也没再看周丰年的脑袋。

    但是,周丰年却找到了周从信,阴测测的道:“你是不是把头发的事情跟别人说了?”

    周从信立刻摇脑袋,一脸忠厚,“李青文问我你为啥一直带着帽子,我说公子着凉,头疼,大夫说带帽子利于养伤。”

    周丰年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周从信抽个空又去找李青文,告诉他不要把这事说给别人。

    几日后,他们这一长队马车终是到了码头,李青文早早就下了车,头也不回往海边跑。

    码头太大了,又增了许多把守的官兵,李青文一时都不知道该从哪里找起。

    不用他寻,江淙早早就看到了过来的车和人,在关卡后面候着,看着李青文像是一头傻鹿般横冲直撞,忍不住笑着喊他的名字。

    李青文循声看过去,瞧见江淙那张俊脸,卯足力气快跑,快到近前时,跳到江淙的身上。

    江淙早就准备,微微弓身接人,饶是这样也被撞的晃了晃。

    不知道是跑的,还是激动的,李青文脸颊泛红,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声,“哥!”

    看着他明显圆了一圈脸,再掂掂身上这分量,江淙终于放心了,眼带笑意,问道:“京城好不好?”

    “好!”李青文眼睛弯成一汪月牙,道:“再好也没有家里好,咱们回家喽!!”

    关卡旁边的官兵一直盯着李青文看,冷不丁开口道:“江淙,这就是你要等的人?”

    李青文没想到官兵会喊出江淙的名字来,懵了一下,旋即顺口道:“官爷,您认错人了吧,我哥姓张!”

    张常庆这个名字是临肃那里一个流犯的,江淙上了船,可能会被盘查身份,所以借用了这个名字,这是在船上他们都通好气的。

    李青文知道江淙现在是戴罪之身,不能随意走动,这次来京城是冒着危险的,他脑袋里那根弦一直绷的很紧,几乎是没有迟疑的就反驳了回去。

    那官兵愣了一下,半天没反应过来。

    不知道有没有露馅,李青文还是拉着江淙走远了些,凑到他耳边,小声道:“哥,你没被人发现不?”

    应该没有,要不早被抓了。

    但是刚才那官兵明明喊出了江淙的名字,李青文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