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古代科举之路在线阅读 - 第284页

第284页

    是一个小皮球。

    “爹,陪我玩。”

    秦遇把思绪压下,弯腰捡起皮球朝两个孩子走去。

    隔了两日,秦遇派人去吏部打听关于戚兰的政绩考核。

    等秦遇这边的人走了,吏部郎中立刻把此事上报。吏部尚书特意要来了戚兰的政绩册子。

    实话实说,戚兰做的还不错,不过底下人特意跑一趟,应该是中间有端倪。

    吏部尚书淡淡道:“说吧。”

    吏部郎中赔笑:“大人,另一位官员……”

    未尽之语,两人都懂。

    吏部尚书抬眼多看了另一人的政绩册子,平心而论,不及戚兰。但也不是差的太多。

    如果公平公正,该戚兰升官,另一人平调。

    但另一人太上道,做个小手脚不算什么,就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

    不过现在劳的秦遇特意派人走一趟。

    吏部尚书摩挲着茶杯,良久,叹了口气:“不该收的退回去吧。”

    吏部郎中心里有数了。没多久,戚兰收到了升任文书,即日赴任。

    临走前,戚兰托人给秦府送了封信。有些东西不必说的太明白,但戚兰心里知会。

    第159章 水患

    夏末时候,东邑传来水患,天子半夜召开朝会。

    密折上说此次东邑水患五十年不遇,官府事前已经派人挖渠疏通,然而收效甚微。天就跟被捅了个大洞似的,雨水哗啦啦砸落,汇聚成洪淹没千亩良田,淹死百姓和牲畜无数。

    金銮殿灯火通明,众人的神情格外肃穆,不止是想到受灾的百姓,更担心有人拿这灾事攻讦新帝。

    但当下之急是赈灾安抚灾民,否则极易滋生民乱。国库还算丰盈,拿得出赈灾款,但是派谁去又是一个问题。

    新帝能用的人手还是太少了。

    天蕴帝坐在玉阶之上,听闻灾情后他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人选就是秦遇。但很快就给否了。

    秦先生不能离京。

    众人在底下吵吵,可是没一个新帝满意的人选,忽然天蕴帝感觉到一道目光。他再看去时,只看到光洁的额头。

    天蕴帝心里微动,示意其他人有好的建议上折子,而后宣布退朝。

    回了内廷,他急吼吼派人把秦遇唤来。待秦遇来了,关上殿门,君臣二人商议。

    “先生可是有好的提议?”

    秦遇拱手一礼,才道:“皇上,臣听闻梁国公和宋国公的两位公子皆为能才。”

    天蕴帝沉默了。

    新帝继位后,作为新帝的母家,原来的英国公【新帝外祖父】不好再往上封,所以就封了新帝的两个舅舅,谓梁国公和宋国公。

    然而尊贵是有了,但是却并无实权,新帝一直谨记先帝临终叮嘱。

    后宫不干政,外戚不涉权。

    更何况无论是新帝的两个舅舅,还是他的表兄表弟们都不是草包纨绔。这也是新帝暗暗警惕的原因。

    天蕴帝心中陷入了纠结。

    秦遇轻轻唤了一声,烛光下,他的脸庞格外温润,秦遇大着胆子抬眸,温和的望着天蕴帝。

    “皇上,您可曾听过民间俚语。树挪死,人挪活。”

    天蕴帝愣了一下。

    秦遇温声道:“皇上,臣说这个,是想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话落,秦遇又说起了他在浔阳做知府的事。着重提了提知府,同知,和府衙书吏之间的关系。

    秦遇当然可以说的更直白,但是没必要,那是把天子当笨蛋了。由天子自己想通才最好。

    一个好的帝王不会忌惮哪个臣子太能干了,用好权衡之术才是根本。

    至于史书上写的,臣子功高震主,帝王除之,又是另外的情况了。就事论事。

    天微微亮的时候,宫人前往两座国公府传旨,授梁国公府大公子为钦差大臣,前往东邑处理水患,宋国公次子随同协助。

    定下赈灾的主事人,新帝又把今科一甲三人,以及二甲里挑了几个顺眼的,一起塞进了赈灾队伍中。

    不管这些人心里如何诧异,但收到旨意后,立刻收拾出发,六部全员动起来,午时时刻,一群人就离京了。

    这已经是效率极快了,军队,粮草,赈灾款一笔一笔落实。

    后宫中,原来的太子妃,现在的太后惊的险些摔了茶盏。

    “皇上怎么突然……”

    太后和国公府那边也不是傻的,观新帝上位后的一些行事,便察觉到新帝有意冷落母家。

    虽然他们有些失落,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该有的尊荣,新帝都给了他们,再求其他未免贪心。

    心腹欲言又止。

    太后屏退宫人,带着心腹去了内室:“说罢。”

    心腹低声道:“听闻早朝后,皇上单独见了秦大人。”

    “秦随之?”太后迟疑:“国公府那边跟他没什么交集吧。”

    心腹也不知,垂首不语。

    太后能打听到的事,其他人也差不多打听到了,到底是新帝根基浅,若是再多些年日,也不会这么容易让人窥探了去。

    朝中留意东邑的情况,但最注重的还是国事。下面的折子大部分先送去内阁,由阁老批注后,挑选一些再呈到御前。

    而有些重大事件的折子,则直接呈到天子面前。随后天子会与阁老,或者天子信任的臣子商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