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朝小官人在线阅读 - 第85页

第85页

    到最后,青楼楚馆中的□□以蹴鞠为噱头吸引客流,让蹴鞠渐渐和下流扯到一块儿,为时人所不齿,那又是另一方面的缘由了。

    每个少年儿郎都向往能拥有一身高超武艺、骑射本领,但武艺需要先天的身体素质和后天的勤学苦练,没有七八年的坚持,学不出什么气候。而想学骑射,更是难上加难,不说一般人家供养不起,就算供养得起,也没有那个精力去学,唯有世家大族的贵公子们才有机会演练骑射。

    可蹴鞠就简单多了,它平易近人,不管男女老少,贫穷富贵,南北中西,出身贵贱,只要是手脚健全的老百姓,一只皮球,一块空地,三五个伙伴,就能玩上一整天。

    老朱家认为蹴鞠会让军队里的士兵们怠惰,其实是多虑了。

    李绮节盯住李子恒的双眼:“如果以后常常有比赛,需要大哥为我们李家争光,大哥会留下来吗?“

    李子恒握着筷子的右手抖了一下,一筷子鸡丝啪啪掉在汤面碗里,溅起几滴油汁。

    见李子恒不再嚷嚷着要去投军,李家嫡支那边的族老也消停了,李乙松口气之余,愈发想快些为李绮节再订一门亲事。

    他怕李绮节的主意越来越大,以后嫁人生子,不肯听长辈的安排,也要按着她的心意来,或是任意妄为,犯下什么大逆不道的恶行……到那时,想再管教这个女儿,只怕为时已晚。

    世人能善待回头的浪子,可古往今来,还从没听说哪个女子失德之后仍旧被族人接纳。

    李乙膝下拢共只有一儿一女,大儿子注定不能光宗耀祖,只要他能老实持家,李乙便无所求。至于唯一的闺女李绮节,李乙希望她能早日找个好归宿,老老实实相夫教子,而不是在外抛头露面。

    嫡支的李大郎还算厚道,因为双方有过约定,又在契书上签了字,对外便没说起杨天保和李绮节退婚的事。加上杨天佑特意安排的小童们四处宣扬杨、李两家的少年儿郎切磋比赛如何的精彩纷呈,场面如何的热闹分光,和那些看过比赛的老百姓们自发的宣传八卦,蹴鞠比赛成了县里的大新闻,至于比赛的原因,反而没人去关心。

    第二日,竟然还有一位书生特意为比赛撰写了一篇文章,说书生们并不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窝囊废,字里行间,都对场上的少年儿郎们推崇备至,夸赞他们是少年英才。其文采之飞扬,用字之珠玑,让观者看过文章后,无不热血沸腾,恨不能立刻抄起皮球到外边颠两下。

    上过场的少年们看过那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后,都觉得面上有光,愈发不好意思提起比赛的最初缘由。

    “简直是胡闹!“

    葫芦巷的孟家,孟举人把一份手抄的纸札摔在书案上:“堂堂书生,不晓得潜心研究文章,撩起衣袍和人比斗蹴鞠,丢尽读书人的脸面,还恬不知耻地写文称颂?“

    他冷笑一声:“不知所谓。“

    目光扫过在窗下专心临摹字帖的少年,语气里带了几分郑重:“四郎,你以后离间壁的李大郎远一些!那些人,只会污了你的名声。“

    孟云晖放下兼毫笔,轻扫袍袖,站起身,恭敬道:“父亲放心,孩儿晓得。“

    ☆、第47章

    县里四处流传着那篇书生撰写的品评蹴鞠比赛的文章时, 没有人知道, 原稿此刻正在李绮节手中。

    初稿是孟云晖写的, 李绮节替他润色了一下。老百姓们大多不识字,想要鼓动他们,不需要长篇大论, 只要大量使用气势磅礴的排比和口号就行,再扯上强身健体、为族争光什么的, 效果更好。

    孟云晖的初稿其实文采更好,被李绮节修改之后, 看起来更有号召力了,但难免少了几分厚重。

    李绮节没有丢弃原稿, 托人把初稿重新誊抄了一份,用的是最不容易被人查出来的书面字体,然后把抄好的纸笺收入一封拜帖之中。

    宝珠在一旁磨墨,见李绮节收拾好,放下墨锭, 接过拜帖,在上面夹了一张红签纸, 然后放到红木多宝格的最上面一层。

    李绮节挽起袖子,从罗柜抽屉里翻出一锭二两三分的银块,掷到李子恒面前:“这是给孟四哥的润笔费。“

    李子恒捧着银块,有些犯难,“我送过一次,孟四不肯收钱啊。他们那些读书人, 啧啧,讲究真多,我才开口,还没说到钱字呢,他就直摇头。“

    李绮节头也没抬:“没让你当面送给孟四哥,送到孟五叔和五娘子家去,五娘子会收的。“

    李子恒喔了一声,转身要走。

    李绮节又加了一句:“你亲自送,还有,别忘了先去铺子里兑成铜钱。“

    李子恒脸色一黑:他正想让进宝跑一趟,好去球场练球呐!不过三娘既然亲**待了,他再不舍,也只能忍痛割爱,亲自去孟家送钱。

    不然,三娘下次绝对不会让他去球场看戏或者练球。

    现在球场依旧免费让老百姓们出入,但是名额有限,其他人想要进去,必须和去茶馆吃茶点一样费钞买票。李子恒费了半天口舌,只得了一张可以用一个月的月票。以后他能不能自如出入球场后面的小院子,和那些技艺高超的师傅们学踢球,全看李绮节的心情,他得把这个meimei哄好了。

    等李子恒回到县里,天已擦黑。

    只要李子恒不闹着去投军,哪怕他天天在外边闲逛,李乙也不会多说半个字。所以李子恒踏着清冷月色归家时,李乙的态度很和蔼,不仅没有生气,还一叠声问他饿不饿,冷不冷,嘘寒问暖,格外殷勤,把李子恒吓得直发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