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尽心上[女尊]在线阅读 - 第379页

第379页

    她文中鼓励提高商户和匠户的地位,但必须有限制手段。

    毕竟文化是道,乃社会的主导,其它皆为术。

    通常,术若用好了,效果显而易见,更易收拢人心。

    道却是虚无缥缈,不好抓,但却左右着人的思维方式,所以地位绝不能混淆。

    雁洛兮接过沈音沐递给她的文章看了一遍,点了点头,这个考生当状元名副其实。

    隔日,当侍人来宣殿试名单时,所有考生都紧张的直冒汗。

    雁洛兮坐在边上茶馆的单间里,与舒夫子看着外面等着看榜的学子们。

    远远看到坐在墙角,身形笔直,安静等成绩的少年。在全是女生的人群中,他很是显眼。

    只见这少年的个子,长高了很多,不似在碧海蓝天时那般瘦弱,甚至看上去很健壮,依然沉默,却是有着一股飒爽英姿。

    “阿父,您说这孩子的心里,是否还有戾气?其她孩子都跟着梁几道住进了成仪为她买的大宅子中,偏这孩子自己去了客栈。”

    舒夫子也是心疼地叹口气:“据说考试前,还在闭月羞花干活挣钱呢。我孩把他交给宋先生,这些年老宋可没少在他身上下功夫。说是读书非常刻苦,闲暇时间不是做任务挣积分,就是去军营参加训练,鲜少与旁人来往。”

    那篇入了雁洛兮眼的‘户籍’论文,就是他写得。

    当年在碧海蓝天的风暴中救下这孩子,他眼中阴森的仇恨目光让雁洛兮心里不踏实。

    上次宋先生把书院大于十六岁的孩子都送到了清风晓月,自己和阿音太忙,一直都是阿父,孙辽,和齐锦他们带着半工半读。想来,宋先生能把他送过来,品行应该不会有问题。

    “阿父,这孩子小时候受了太多苦,不如把他叫上来聊聊,看看近况如何?”

    马君安上得茶楼,顿时瞪大了眼睛。随即就湿润了眼眶,脸色潮红。

    雁洛兮心里一松,知道他这是与过去和解了。

    少年想要下跪,雁洛兮赶紧拉他坐下,笑道:“咱们家的孩子,什么时候兴过跪礼!”

    马君安还是站直身,恭恭敬敬地拜见了庄主!拜见师尊!

    雁洛兮没问他为何不与其她伙伴一起!想来他从小就被人排挤,独来独往也许让他更自在舒服。

    “君安这名字是谁给你起的?”雁洛兮递给他茶和点心。

    “我自己起的。”少年轻声说。

    “我记得你们这批孩子在清风晓月的总理府实习,个个都是数算高手,怎没见你报考算科呢?”

    “我不想进户部,想进刑部,一生除暴安良,惩jian扶弱!”

    “好样的!真不愧是我庄里长大的孩子!”雁洛兮高兴地一拍桌子。

    马君安扭捏一下,小声问:“庄主,我们长大,就都走了……”

    “哎~”

    雁洛兮一摆手,笑道:“不管你们出去多久,好好留着自己的饭卡,雁庄永远都是你们的家,永远有暖炕给你睡,饱饭给你吃。闲暇时去庄里的养济院看看那些孤儿,帮助TA们健康成长就是为庄里做贡献了。”

    少年再起身,躬身行礼,非常郑重地应是。

    雁洛兮才问:“若让你监督百官,专抓坏人,但会被整个官僚集团仇视,你怕不怕?”

    “庄主,君安求之不得!”

    舒夫子一脸吾家有儿已长成的骄傲,抬手握住马君安的手,慈祥道:“陛下要设立监察司,以后就派安儿去那边工作,有不懂的随时来找我。”

    正说着,宣人的内侍就叫到了马君安的名字,并通知他三日后进宫参加殿试。

    只要进了殿试,出来必定是一甲出身。但沈音沐给了马君安一个二甲传胪,既然妻主想要用他,把一个男子安排到特殊的岗位,这个名次既够名头,却又低调。

    当初那个不怕死的殿中御史大臣,被雁洛兮调配出来,成立监察司,允许她在各个衙门里物色人选,组建班子。

    而这次的新科进士们,不同于以往,全部入住国子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教育。

    由各部主事都来讲课,然后带着去自己部委实习几日,最后由学子们自己填写志愿,双向选择。

    翰林院的祭酒们最是繁忙,要在实习合格的学子中挑选十名进翰林院深造。

    学期两年,之后学子们必须离开,翰林院俨然成了国家的最高学府,给翰林硕士的职称。

    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进行的很顺利,各部委如同打了强心针,司法部适时推出了婚姻法。

    七出之罪被废止,没有了休夫这个说法,只有和离。

    而其中娶夫后如与他人有了私生子,正君可以去法院要求和离,分走半数财产。

    娶侍不合法,可以娶平夫,但财产的一半归正夫,后面娶的只能分妻主自己的那一半,以此类推。

    这番cao作遭到了世家或极富裕人家的激烈反对。

    朝廷也开明,愿意走的,允许变卖房、地、和产业后,带着银子走人。

    而江南,许多孤寡听到这则消息后,冒险横渡天江的风险也想要离开。

    越来越多带着钱的人来到天江边,等着南渡,南帝也精明,索性允许双方换人,要走的不必留,要来的着专人迎接。

    越来越多的商人匠人开始沿运河建厂,正好缺人,也拍了专人到天江边迎接北归的夫幼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