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熙爷竟是我同桌[清穿]在线阅读 - 第48页

第48页

    “好。”乐臻跟着招招手,“下回再聚!”

    回了府,乐臻同往常一样,和乐贰乐叁几个切磋比试一番,又检查了他们的课业。

    来京城以后,有了俸禄,乐臻便给他们几个请了先生,一心要教他们读书,便是乐贰也至少要能识字。

    此事最为不满的也是他,乐臻刚说请了教书先生,要他们读书识字,他便不高兴了:“洒家粗人一个,瞧着那书啊字啊的就眼疼,日后也是要上战场的,又不考那劳什子状元,何必去学那东西?”

    乐臻当场举例说了好些兵法,故意激他:“不识字你能知道这些么?战场上可不只是杀敌,那是小兵做的事,将军还要懂兵法、会排兵布阵,我可从未听说有不识字的将军。你既然要当小兵,便不必识字了,我只叫乐叁他们几个学便是了。”

    从那之后,乐贰rou眼可见地勤快起来了,乐臻索性给了他一摞兵书作为奖励。乐贰越是发现自己读不懂,越是不敢放纵自己不顾课业。

    能不能当将军他不知道,可若是兄弟们都能独他因为不识字当不上,他可就高兴不起来了。

    乐臻一一看过来,几人的课业都不算差,即便是乐贰也叫人满意得很,不过完成得最好的还是乐叁。

    “真不考虑走科举的路子吗?”乐臻看了看手里的文章,又看看乐叁,真心实意道,“我瞧着比当绿营兵更适合你。”

    “大当家的高估我了,我的水平离科举远着呢。”乐叁笑道,“不如去军营,日后乐贰若真能当将军,我便当他的军师。”

    毕竟识字也不能改变乐贰不爱动脑的事实,有他跟着也放心些。

    这想法可以说是很有兄弟爱了,乐臻也没再劝。现在嘛,只等下半年,绿营招兵了。

    乐臻这头风平浪静,紫禁城里却是风起云涌。

    康熙近日仍是在筹谋三藩之事,暗地里将能调动的军队都调到了云南附近,以便最后和平解决不成,武装力量能够及时抵达。

    前朝依旧有对于乐臻为官的反对之声,但御前侍卫考核通过一事传出后,就算有异议,百官也不会再在朝堂上提起此事。

    前朝除了三藩之事一切如常,后宫因着几年下来不仅无皇嗣诞生,连怀上孕的嫔妃都没有,颇有些动荡。只是两宫太后一直不曾发话,众人也只能暗地里议论。

    康熙忙了一天,晚间去了坤宁宫看承祜,皇后赫舍里氏在承祜阿哥被抱下去后,终于还是委婉提起此事。

    “臣妾知道,主子爷忙于朝政,只后宫久久没有好消息传出,meimei们到底有些着急……”

    “嗯。”康熙应了一声,再无二话。

    赫舍里氏不敢再提,伺候康熙睡下了。两人虽是同床却非共枕,两条被子泾渭分明,床上的两个人也是相敬如宾。

    面上不在意,赫舍里氏心中还是有些酸涩,自她生了承祜之后,两人但凡同床都是如此。他们是少年夫妻,又共同度过了那样艰难的日子,即便赫舍里氏再如何劝自己,也没法半点不动情。

    好在,即便不爱,那么些年下来也是有情分在的。照这么看来,只怕主子爷在别处也是如此,个中缘由……她也不打算探索。反正,若是一直这么下去,对承祜只有好处。

    翌日晨起之时,康熙在赫舍里氏的侍奉下换上朝服,穿好后,轻描淡写道:“承祜也到了启蒙的年纪,既已大好了,过些日子朕便着手为他挑选太傅和伴读,你若有看好的,也可与朕说。”

    至于具体是谁,你看不看好,朕就不保证了。

    “此事交给主子爷便是了,臣妾久居深宫,如何知道哪些人合适。”赫舍里氏奉上朝冠,柔声开口。

    “既如此,朕便先选出些合适的来,再交予你选。”康熙想了想,拍板决定了。这样选出来,他和皇后都满意。

    “是,一切听主子爷的。”赫舍里氏笑着应下。

    “嗯,朕走了,你且回去吧。天色尚早,再休息会儿也可。”到底是发妻,这么些年了,即便不爱,他也是敬重的。

    “多谢主子爷体恤。”即便不打算补眠,赫舍里氏也不会驳了这份好意,“恭送主子爷。”

    目送御驾离开坤宁宫,赫舍里氏遥遥看了许久,轻轻叹了一声。

    “主子,时辰差不多了。”重新梳好发髻,赫舍里氏的贴身宫女汀兰上前提醒道,“已有小主儿在正殿等候了。”

    “嗯,奉上茶水好好招待便是。”赫舍里氏坐在梳妆台前,两眼微闭,“马佳氏那边,叫他们注意着些。”

    “别叫她的人进了坤宁宫,近了承祜的身。”

    “是。”

    第29章 科举改制

    这一日的早朝, 注定是有几分特别之处的。从撤藩的决策做出到现在,三藩之事一直未曾解决,靖南王耿精忠始终不表态, 平西王吴三桂更是野心勃勃几乎不加掩饰。

    然而, 这一日,早朝刚开始, 便有一臣子出列道:“启禀皇上,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派遣使臣进京求见皇上, 两人皆在外等候。”

    这位大臣正是顺天府府尹,此事他昨日便已上报过一次, 今日不过当众再来一次罢了。

    “宣。”康熙微微点头,声音平静。梁九功便在一旁高声喊道:“宣平西王、靖南王使臣觐见——”

    “宣平西王、靖南王使臣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