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长公主好讨厌在线阅读 - 第179页

第179页

    “好,好。”

    姜婆婆拉着穆絮的手往府里走, 且歌与清浅紧跟其后,一旁的司阍瞧了却还想拦住穆絮等人。

    岂料姜婆婆先破口大骂道:“也是瞎了你们的狗眼,连府里的七小姐也不识得。”

    那司阍知姜婆婆在府里多年, 所说定不会有假, 可也不甘在哥儿几个面前丢了颜面, 问道:“你说她是七小姐便是七小姐,可有真凭实据?!”

    谁知姜婆婆根本不吃他这套,反而讽刺道:“左右不过是些看门的畜.生,平日里吠也就罢了,现下竟乱咬起人来了。”

    那司阍恼了,“嘿,你这老婆子,为何辱我?”

    “我看呐,明日得去城西买些药治治这帮畜.生咯。”

    “你这死老婆子,看老子今日不修理你!”那司阍气急,从门背后抄起木棍,作势要打姜婆婆。

    姜婆婆不仅将挡在她跟前的穆絮给推开,还伸过脑袋挑衅,让那司阍打。

    这棍子还没提起,便被旁的司阍给摁下。

    一稍年长的司阍面带讨好,“姜婆婆,您老快些进去吧,今儿个风大,切莫着凉伤了身子。”

    待姜婆婆一行人入府后,他才转过身斥道:“我看你也是糊涂,你惹她做什么,不过被骂几句,何故大动干戈。”

    那司阍很是不服气,“我就是看不惯死老婆子那副德行,不过是个厨娘,竟也摆起主子的谱儿了。”

    年长的司阍劝他道:“行了,即便是厨娘,那也深受老爷喜爱,老爷一日三餐可离不开她,而你我就是个司阍,托了多少关系才谋得这份差事,若因此事丢了,那才叫亏。”

    姜婆婆在穆府做了近一辈子的厨娘,如今年岁已高,本到了回家颐养天年的时候,而那新接任的厨娘手艺也是一等一的,府里的那些个夫人少爷小姐们,都一个劲儿的夸,偏偏到了老爷嘴里,竟食不知味起来,三两餐下来后,又花重金将姜婆婆给请了回来。

    试问这样的人,他们又如何能惹得?!

    另一司阍也劝道:“谁让老爷就好她那一口,算了算了。”

    那司阍心有不甘,却又不能教训,只能冲姜婆婆的背影唾了几口。

    半年未回来,穆府跟穆絮离开时一样,依旧是那么的热闹。

    穆絮避开了不想见的人,带着且歌等人一路来到了西边的一处院子。

    且歌抬首,见门匾上刻着两个大字——梨院。

    门匾常年被雨水冲刷,原先的黑漆早已剥落,细看之下,见门匾上又有一道道墨痕,想来也是后来用墨水涂上的,木门早已是残破不堪,依稀能透过缝隙看到里面的光景,轻轻一推,便传来吱吱的声音。

    穆絮本以为她离家这些久,院子里定是杂乱无比,可待她进去后,却发现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样,桌椅没有被搬走,她娘亲养的花还在,都是原来的位置,一尘不染,似是每日有人过来打扫般。

    穆絮将疑问的目光对向姜婆婆,希望她能给她一个答案。

    “也不知七小姐你何时能回来,想着你若哪日回来了,也好有个干净的住的地方,老身平日里除了在庖房忙活一阵子,也没什么事儿做,便来扫扫。”姜婆婆看向穆絮的目光中带着慈爱,又道:“老身上了年纪,也是一把老骨头了,多多活动也好。”

    穆絮知姜婆婆是怕她自责才这么说的,看着她满头银霜,以及那满脸的褶皱,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

    姜婆婆握着穆絮的手问道:“七小姐,这半年来你都去了哪儿呀?”

    相逢自是有许多话要说,且歌知道她在这儿到底是有些不便,便不打扰她二人叙旧了,又带着清浅在这院中四处逛了逛。

    院虽小,花却极多,所到之处,皆而有之,有些花甚至连且歌都未见过,不过倒也能看出,穆絮爱花是延至其母沈小小。

    院子西面,架上爬满了长藤,相互缠绕,藤下有桌椅三两张,旁边又有一处干了的池塘,上方立有木桥,可通对岸,对岸是一处耕地,可惜半年来无人照料,原先所种的,都已经化作养料融入泥土中。

    夏日炎炎的午后,沏上一壶茶,坐在藤下,逗逗鱼儿,也是一番趣事。

    且歌站在木桥上,抬首瞧了瞧,与四周的亭台楼阁相比,这梨院倒显得格格不入。

    “主子,这儿怎会有棵香樟树?”清浅站在高大的香樟树下问道。

    且歌闻声走近,翠叶将枝丫遮掩,粗壮遒劲的枝干蔓延至墙外,这樟树倒也有些年头了。

    且歌又想起那个听闻,不禁发笑,也不知沈小小若是未离世,而穆絮又未离家,媒人是否会将梨院门口由鹅卵石铺成的地板给磨平了。

    清浅不知且歌为何发笑,只等着她的答案。

    且歌笑道:“相传江南的大户人家,若是生得女儿,便会在这庭院中植下香樟树,待这家女儿成人之时,香樟也会长成,且高出院墙,来往的媒人若是远远望着了树冠,便知晓这家有适龄女子待字闺中,于是会寻适宜的人家来提亲。”

    清浅颔首,原来如此,这院子本就小,她连手脚都活动不开,生怕一不小心碰到了什么东西,还植下香樟树,不是更碍手碍脚。

    “而待女子出嫁之时,娘家便会砍下这香樟树,做成两个大箱子,盛放丝绸作嫁妆。”

    “为何是丝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