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清长公主在线阅读 - 第127页

第127页

    隆科多便指着身旁的少年介绍道:“我伯父家行二的法海,一直在家里读书,不常在外走动。”

    法海上前给大阿哥见礼。

    刑部尚书诺敏的长子玛尔赛寻到了三阿哥说话,他是荣妃的族亲,全名马佳氏·玛尔赛。

    这就是京城了,碰着个人都是沾亲带故的。

    张廷玉和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安静的站在一旁等着众人寒暄,两人先彼此交换了身份。

    该管事是曹府留在京中的管事,倒不是曹寅不给学会面子,只派个下人来,而是他的父亲前年在任上病逝,皇上便让他协理江宁织造事务,不出意外下一任的江宁织造便是他了。

    他如今人不在京城,又是家中独子,儿子又小,便只能派一个在京的管事过来。

    众人寒暄完毕,大阿哥便开始介绍接下来学会的大项目。

    “帕潘子爵在八年前,观察蒸汽如何逃离他发明的高压锅后,便制造了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因为种种原因,研究没有继续,不过乌西哈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所以我们学会如今的主要研究项目便是蒸汽机,乌西哈和三位子爵已经为此项目忙碌近两个月了。”

    其实在场的人听了有许多疑问,比如蒸汽机是什么?也是煮食的锅具?

    具体有多大的前景,又需要投入多少银子?

    已经忙碌两个月了,进度如何?还需要多久才能研究完毕?

    但大阿哥没有详说,众人便也没有问,学会的研究资料和进度皆是机密,而且这场股东大会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学会一半的股份再加上冷星等人的占股,便已决定学会是以冷星意志为方向的一言堂。

    而大阿哥主要想介绍的也不是研究项目,乌西哈和那三个洋人叽里咕噜说的话,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接下来,我们说说关于学会资金的分配利用,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留作学会的研发资金。”

    曹家的管事有点不好了,研究什么宝贝啊要几十万两银子。

    玛尔赛悄悄吸了口气,安慰自己,原本就是花钱给三阿哥撑场面的,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隆科多瞪大了眼,二公主出手果然就是大动作。

    法海垂眸,若事不关己,神色平静。

    张廷玉笑意不变。

    海拉逊同样面带微笑,学会学会,本来就是研究新物件的衙门,这一部分花费虽然数目大了些,可也……正常,对正常,八十七万两,抛开三分之一,也还有五十八万两呢。

    大阿哥见众人没有意义,接着道:“第二部 分,用来在京城南郊修园子,我们在京城南郊圈好了两千亩地,连土地带房子一共十万两银子。”

    曹家的管事有点坐不住了,土地庄子什么的经营,他作为管事,最熟。

    “大阿哥,土地的出息不高,十万两两千亩地实在是太贵了,再则咱们又是建园子,土地上的那些房子既花了钱买来,还得再花钱拆除,这,这实在不划算。”

    海拉逊也怕是这群公主阿哥生了骄奢之心,“不知学会建这园子是为了做什么?又如何以此谋利呢?”

    大阿哥看向三阿哥,这话他可说不出。

    三阿哥肃容回道:“建园子便是建园子,让园子不再成为富贵人家的专属,给普通百姓身体放松和心灵栖息的净土,至于谋利的方式,便是收取门票。”

    大阿哥咬了咬后槽牙,克制身上冒起的鸡皮疙瘩。

    曹家管事一口气噎着了,建园子收门票?

    园子有什么好稀奇的,哪户富贵人家没有,日日看腻了游腻了的,谁会特意花钱到外头买什么门票,这不是丢份吗?

    再说普通百姓,随便上山去郊外看不要钱的风景不好吗,为什么要花这个冤枉钱?能多省两个钱比什么都叫他们身体放松!

    海拉逊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资金分配,十万两只是买了地,不说这样的营利方式能不能成功,只剩下的二十八万两银子它就根本建不好园子,一旦开工,这就是个无底洞!

    然而所有的反对无效,已经有过半的票数同意了。

    海拉逊的肩头垮了下去,好在最后一部分的资金运用中规中矩,没有挑战在座股东的心脏。

    “第三部 分一分为二,用来修建一个大型医院,和推动京报、热气球以及照相馆在全国的普及。”

    海拉逊悄悄舒了口气,开医院算是二公主的专长,而那三个洋子爵里头,也有两个是学医的,这主意正经不坏。

    等大阿哥几个认识到建园子不实际后,有这处的收益支撑着,再卖了城郊的土地,也能收拢不少资金。

    大阿哥接着道:“我们的经营计划便是这样了,用第三部 分的钱保证研究和修园子的顺利,并且是快速而且顺利的进行。”

    海拉逊一口气窒住,感情最后挣的钱还是要去投那无底洞!

    会议结束,曹家管事一脸菜色,海拉逊眉头紧蹙,面色也很不好,玛尔赛忧心忡忡。

    剩下的隆科多、法海、张廷玉倒是面无异色,但是这三人都太小了。

    在旁人看来,他们不忧愁多半是不知道利害。

    股东们大会后,股东们面色不善,吊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当日下午一纸交易金额高达十万两白银的契书,在轰动了整个京城的情况下,解开了众人的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