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越七零做知青在线阅读 - 第274节

第274节

    是个难得的知己朋友。

    所以他才每次都去车站接人。朋友远道而来,自己去接站,这都是应该的。

    ……

    苏青玉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儿就是和大伙儿分享自己的美食。

    这天热不耐放,必须赶紧吃掉。

    幸好大家都来得早,特别是张娟,今年暑假就没回去的。

    吃东西的时候,张娟脸红的和苏青玉说了自己要搬出去住了。

    苏青玉一愣,问道,“为什么呀?”

    牛芳一脸揶揄的笑,“你忘了,人家丈夫来了呢。”

    张娟抿着嘴脸红,“笑什么笑?这不正常吗?”

    李乐乐脸也红了,“注意一点,咱都还是大闺女呢。”

    苏青玉道,“也没啥,该懂的咱也都懂。”

    其他人都看向她。

    苏青玉面不改色的转移话题,“那你们住哪里啊?”

    “就在附近租了房子。我丈夫去学了手艺,准备在这边摆摊卖包子糕点之类的。”

    苏青玉知道,那培训班的老师还有元华高价请回来的点心大师。

    “你丈夫没想着去元华办的厂工作吗,以后有股份的。”

    “他不乐意,说不想多占个名额,人家元华能力也有限,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就很不容易了,自己能自力更生就尽量自己干。他学了手艺,又看有人开始摆摊了,就想干这个。在家里先做好,然后直接推街上去卖。他自己还买了一辆旧三轮车。请人改了,把脚踏板改成手摇的,以后自己去卖东西。”

    听到张娟这么说,苏青玉顿时对她的那位退伍军人丈夫佩服不已。

    “这样也好,先摆摊,赚钱之后再租铺面就舒服一些。”

    “是啊,我们也是这么打算的。”

    这么说的时候,张娟脸上一脸喜色,显然两口子现在心也在一起了,不像之前那会儿闹分开。

    苏青玉琢磨着以后也给张娟他们这生意出点主意,未来的摆摊文化可是很多样化的,她也是摆过摊的人。多少懂一些。

    离开学还有两天,第二天张娟就开始搬家了,苏青玉她们都帮忙。

    张娟租的房子离学校很近,他们也是准备就在附近做生意的。

    学校里穷学生多,但是也有一些富裕的,舍得花钱的,食堂吃不到好东西,也会往外面来买。

    苏青玉想了想,就小声和张娟提了个建议。

    建议她和她丈夫可以找学校食堂租个档口卖早点,这样方便学生买东西,她丈夫也能轻松点。

    听到这户建议,张娟眼睛一亮,又担心,“学校会愿意吗?”

    “好好谈,机会很大,毕竟学生需求也是很重要的。”

    “那我到时候去谈谈。”张娟立马勇敢道。

    到了张娟家里,苏青玉也见到了张娟的丈夫,硬汉形象,她觉得这要不是腿不行,站起来估计得挺高的。

    看到苏青玉他们帮忙,还很热情的招待他们。

    牛芳年纪和他们接近,什么话都敢说,“可算见到了,娟子天天念叨家里丈夫。”

    顿时把张娟丈夫给说的不好意思了,看了眼张娟,两人都脸红了红。

    还是她丈夫恢复的快,招呼苏青玉他们吃东西,尝尝自己的手艺。

    做的是rou包子,馅料还是很不错的。就这口味,要是去食堂卖,绝对好卖。

    “张娟同学太幸福了,天天能吃这么好吃的东西。”苏青玉道。

    张娟乐呵呵的笑,“以后也给你们吃。不要钱。”

    “咱可不吃白食,这不符合我们的习惯。”

    “对,不吃白食,以后我们自己来买。”

    看到张娟同学都挺好,她丈夫笑了起来,心里也放心了。

    之前在家里就担心张娟性子直,没心眼,在外面被欺负。

    苏青玉他们在张娟家里吃rou包子的时候,学生会辅导班的老师们也去找苏青玉了,因为知道开学辅导班的老师都要来了,好多人来辅导班送锦旗了。

    第241章

    辅导班之前开了暑假班, 但是老师不多,好多学生都回家里了,也就是这两天才到齐, 召集老师们去打扫卫生,为重新开课做准备。

    结果这才去,就就看到好些人捧着锦旗在门口等着, 辅导班的房主大爷正坐在门口守着,没让人进去,见他们一来就赶紧嚷嚷这,“来了来了, 你们找他们去。”

    这些家长才赶紧捧着锦旗给辅导班老师。

    这阵仗可把这些京大学生们吓了一跳, 等弄清楚这些人是因为班上学生考得好,考上大学,家里人来感激, 送锦旗之后, 立马又变得欣喜起来, 领着人进屋, 然后又赶紧让人去找苏青玉。

    毕竟这辅导班是苏青玉管着的, 这锦旗得送她手里。

    好在苏青玉去张娟家里之前也和学生会人说了自己去哪里, 让有事儿就过去找, 这会学生会的学生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找到了苏青玉,把辅导班的事儿说了。

    苏青玉站起来道,“这么大阵仗?”

    “就, 就是的、”学生红着脸, 拍了拍胸口顺着气, “还有好些人看热闹呢。”她激动道。

    苏青玉赶紧和张娟他们说了一声, “你们要去看看吗?”

    牛芳和李乐乐也坐不住了, 眼睛都兴奋的发亮。他们虽然没当上老师,可也是自己宿舍的大事儿呢。

    张娟推着自己丈夫的轮椅。“咱也去看热闹去,我也是辅导班老师呢。”

    “好。”她丈夫李明光犹豫了一下就点头道。

    苏青玉她们到的时候,果然辅导班门口来了好些人了都在看热闹,进了大门,院子里好些家长正在和老师们说着感谢的话。这些人都和约好了一样的,人手一份锦旗,写着名师辅导、桃李满园、难忘师恩……

    看到苏青玉来了,老师们赶紧指着苏青玉,说这是培训班的负责人。也是京大的学生会主席苏青玉同志。

    “哎呀同志,同学,感谢你们啊,我这心里太感谢你们了。”

    一个学生家长立马走过来了,高兴的送上锦旗。

    “我们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考上的是理工大。”

    “我们家也考上了,考的是首都师范大学。”

    “我们家也考上了,考的不是名校,但是以前我们是算着考不上的,这回考上了高专。”

    “……”

    学生家长们满怀感激,满面笑容。

    其他看热闹的人都看的一脸兴奋,这才知道,原来这培训班这么厉害呢,考出这么多大学生了。

    好些人都嘀咕着以后送自家孩子来这里上学了,还准备过会儿看完热闹之后,就把名个报了,省的到时候人多了进不来。

    苏青玉还真没想到这个阵仗,赶紧收过锦旗,“谢谢谢谢,各位太客气了。虽然我们培训班的老师确实也是尽心尽力辅导,全心全意教课,但是也是你们家孩子自己努力,听得进去才有今天这成就。孩子们有出息就好,老师们都以他们为荣,你们不用这么客气啊。”

    旁边的老师们笑的合不拢嘴。

    他们确实挺尽心尽力的,把当初自己高考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这话也让学生家长骄傲,不过他们自己也是很清楚自家孩子的情况的。当初在班上多少名,上了培训班之后进步多少,那都是有数儿的。

    这上培训班之前和之后,差距老大了。所以他们很清楚,自家孩子确实也优秀,也努力,但是能有今天成就,和培训班不一样。

    也不怪这些家长这么激动,这年头能考上一个大学是多么不容易,考上之后,不止是光荣,更是未来能有一个好前程了,这是多么大的恩情啊。

    “你们不愧是大学高材生,就是有本事。孩子们都说在班上学了之后,感觉进步大,连上课都有方法了。你们可真是会教孩子啊。”

    其他老师们都笑了,有老师道,“也就是传授一下他们学习经验,我们自己的经验。”

    当初能考上京大的,除了脑子好之外,那也是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的,事半功倍,再配上一个好脑袋,考重点大学没问题,要是脑子不算出彩的,至少成绩不会难看。

    “我们还准备一起搞个谢师宴,请你们去饭店吃顿饭,表示感谢。家里孩子们都去学校报到了,我们招待你们。”

    苏青玉他们赶紧摆手,“这不用这么客气了,这不知是我们的功劳,也是孩子和他们学校老师的付出,实在不用这么客气,而且我们还是学生,开这个辅导班只是为了帮助更多学生好好学习,还不是正式老师呢。”

    其他老师也觉得不好意思。

    他们到底是大学生,面子还有些薄,感觉被请吃饭挺不好意思。

    这么互相客套了,学生家长们知道苏青玉他们开学要忙,没那么多时间吃饭,也就作罢了,不过还是念叨着要给他们介绍家里的亲戚朋友的孩子来上学。

    苏青玉都客气的道谢。

    还没送走这些学生家长呢,又有一拨人来了,竟然还是报社的人听着信儿跑来的。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和高考有关的信息就格外惹人关注。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见着这阵仗之后,立马给报社报信了。

    报社一听这新鲜事儿,就安排人来采访了。

    又给拍照,又给采访问问题,最后还问苏青玉,知不知道班上多少人考上了。

    苏青玉笑着道,“还不知道呢,我们也是刚来学校,这个也要学生来反馈,我才知道结果。我们只能尽心尽力的教。”

    “那这次一共送来多少锦旗呢?”

    “一共二十二面吧,我们辅导班当时收了六十五名高中生,这二十二名都是全科辅导的。”

    一个辅导班出二十二名大学生,那可是十分了不起的。

    这数字也让其他人震惊了一下。

    另外一边也有报社人采访了这些学生家长,问家里孩子情况。

    家长先把自家孩子夸了一顿,“特别喜欢学习,特别刻苦,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努力复习写作业。”

    在报社人疑惑的目光中,话又转了个弯儿,“可就是成绩提升不上去,要是孩子不好好学,那我们还有办法逼着学,可孩子自己也学了,就是学不好,我们愁着啊,这不,知道辅导班之后就过来试了试,结果当时才一个月,其实也就周末几天的课程,孩子就说感觉上课轻松了。”

    “哎呀,我家孩子也是,来辅导班一阵子,听了老师的学习方法之后,就感觉很有用。”有家长赶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