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都市小说 - 天才女友在线阅读 - 第208节

第208节

    mama忽然接话道:“秋秋,你比你meimei还大几岁,你meimei都快结婚了,你还不谈个女朋友?公司里头,可有合适的女孩子?要不,妈给你介绍姑娘?”

    林泽秋正在吃苹果。他差点被果rou噎到。他连忙看向林知夏,示意meimei说两句话帮他解围——以他meimei的语言能力,糊弄父母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了。

    然而,林知夏吸了一口草莓酸奶,安静地与林泽秋对视。林泽秋就知道了,这个meimei根本靠不住,他只能搬出公司的硬性规定:“我们公司不给搞办公室恋情,不信你问林知夏。”

    林知夏点头:“哥哥说得对。”

    “你的同学呢?”mama却问,“你朋友、你meimei认不认识单身姑娘?你要开口啊,秋秋,让人家给你介绍介绍。”

    林泽秋抹了一把头发。他留着一头黑色短发,发丝乌黑而茂盛。他外表帅气,身高一米八七,工作和学历都不错,人也正直老实,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meimei,这样的择偶条件,应该还可以啊,怎么就是找不到女朋友呢——mama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不是催你,我和你爸也不急着抱孙子。你meimei都成家了,妈怕你以后一个人孤单。”

    “结了婚也不一定不孤单,”林泽秋反驳道,“我没事就出门和朋友喝喝酒,打打球,看看比赛,爽得很。人一旦结婚了,会被束缚,麻烦。”

    林泽秋背靠沙发,伸长他的双腿,胳膊垫在了后脑勺。他这一副懒散而悠闲的做派,对婚姻完全没有一丝向往的破罐破摔的态度,都让他的爸爸忧心忡忡。

    爸爸问他:“秋啊,你二十多岁了,还是只和男生玩?”

    林知夏给林泽秋使了个眼色,但是,林泽秋的反应没有林知夏快,他一时没听懂爸爸的话,就据实回答:“对,咋了?”

    爸爸放下手中茶杯:“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夏夏都能打酱油了。”

    林知夏指出一个纰漏:“我没有打过酱油。”

    爸爸愣了一下,林知夏又帮她哥哥讲话:“林泽秋是成年人了,他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让他自己选择吧。不管怎么样,我站在哥哥这一边。”

    林泽秋伸过来一只手,手心朝上,林知夏和他击掌,兄妹二人简直默契十足。

    爸爸mama就没再催着林泽秋找女朋友。身为父母,他们既不想让儿子烦躁,也不想和女儿争辩,再加上儿子和女儿的工作都很忙,一家人难得有空聚在一起聊天,感情问题只能暂时放下。

    爸爸主动问起了林知夏在学校里的情况。他听说林知夏担任了四校联合研究组的副组长,科研任务特别重,还有自己的基金项目,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忙得过来。

    “我可以的,”林知夏向她的父母描述道,“我在实验室里工作,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吃完午饭,下午接着干活,一天又一天,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我在做我喜欢的事,所以不觉得累。”

    mama扒开一个橘子,自己吃了一瓣果rou,确认橘子很甜,才把它递给了林知夏:“夏夏,听mama的话,在学校悠着点,别太累了,身体最重要,爸爸mama都心疼你。”

    “嗯,”林知夏吃着橘子,含糊地说,“我知道。”

    橘子口感醇厚,甜中带点清香,这是家的味道。

    *

    自从“四校联合研究组”成立,林知夏的科研进度加快了许多。她的同事们都是全国精英,精英手下的学生们各有千秋,经过一番短暂的磨合期,大家的合作越发顺利。

    林知夏和谭千澈都是研究组的核心成员。他们二人的课题组备受瞩目,无形的竞争压力降临在两组同学的身上,虽然林知夏对她的学生们依旧温柔,但是,谭千澈每周都会强调一遍“研究生的目标与规划”,还给学生们制定了一份“每周自我考评表”。

    谭千澈让林知夏无数次地回想起剑桥的印度学姐——根据林知夏的亲身经历,印度学姐的严厉教学模式也能成功地激励一部分学生。她无权干涉谭千澈的教学方法,谭千澈还经常和她一起开组会。

    眼下,他们的四校联合研究组的工作重心是开发量子芯片——这是一道极其艰巨而复杂的难题。林知夏的思路也很大胆。她彻底颠覆了以往量子比特的cao作模式,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改革方法,组里有一小半同事不赞成她,而谭千澈和谷立凯都相当支持。

    为了尽快做出芯片的雏形,谭千澈把任务细分,分派给他的学生,继续鞭策他们。

    放寒假之前的那一周,谭千澈在两组联合的组会上发言:“有些话,你们林老师不会说,我来替她说。你们林老师的量子科技公司创造了新图论,融合了经典计算机和量子算法,大大提高了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政府、企业和她都有合作。不过,这不代表真正的量子计算机面世了……”

    他看着徐凌波,仿佛是专门讲给他听的:“量子计算机有三个核心需求,算法、编码和芯片。芯片是重中之重,正在研发中,你们今年寒假要是回家了,就会错过这一次参与的机会。”

    偌大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异常紧张,谭千澈却笑了笑:“我给你们举个例子,a回家了,b没有。a在家里放松、玩耍,b在学习新知识、参加学术会议。一个月的寒假结束,a和b的差距有多大?”

    全场寂静。

    谭千澈又说:“今年,你们都别回家,留在实验室干活。”

    他站在长桌的尽头,双手扶着桌子,问道:“谁赞成,谁反对?”

    徐凌波窃窃私语:“谭老师压榨学生不是人。”

    然而,谭千澈的下一句话就是:“每人1000元劳务费,我出钱。”

    谭千澈是学校重点栽培的教授。他的项目繁多,收入十分可观。早在去年年底,他就换了一辆奔驰轿车,手上戴着朗格手表,颇有成功人士的风范。

    方怡雯却敢于当众拆台。她举手说道:“老师,你刚才的假设不对。”

    谭千澈质问她:“哪里不对?”

    方怡雯站起身来解释:“如果,回家玩耍的a是林知夏老师,留在实验室的b是徐凌波同学,一个寒假结束以后,a还是比b厉害得多,你说呢?”

    谭千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得更开怀:“这充分说明,你们寒假不能回家,要追赶林老师的水平。林老师三年读完本科,三年寒暑假,她都没回过家,你们学一学。”

    “等一下,”林知夏打断他的话,“同学们,你们都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留不留校是完全自愿的,谭老师给你们每人1000元劳务费,我再追加1000元,哪位同学春节想回家过年,完全可以,不要有心理压力,今晚发一封邮件给我,说明是否留校,就行了。”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在林知夏的想象中,完美的春节就是一张圆桌,一盆鸳鸯火锅。桌上摆满了牛羊rou卷、鱼丸虾饺、扇贝蟹棒、蘑菇青菜,热气腾腾的白雾四处飘散,爸爸mama哥哥还有江逾白围坐在桌边,他们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吃饭,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夜空中绽放着五光十色的烟花。

    林知夏推己及人,认为她的学生们也会回家。

    然而,当天晚上,林知夏收到的邮件显示,林知夏与谭千澈两组共计二十四个人,包括徐凌波在内,无一人回家过年。他们全部选择留校,继续做实验。又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2000元的劳务费,林知夏和谭千澈都在学校论坛上广受好评,被誉为“有良心、肯花钱的好导师”,这让林知夏感到一丝惊讶。

    她再三确认了本组学生的意愿,结果他们全部都很坚定,像是被谭千澈的那番话深深地影响了。

    林知夏思虑半天,问清了学生们大年三十那天的行程,随后,她在学校的豪华食堂订了一桌年夜饭,付了将近两千元钱。她把年夜饭的菜单发到课题组的微信群里,学生们欢呼声一片,像是正在欢度春节。

    过了几分钟,徐凌波私信她一句:“提前祝老师春节快乐!”

    林知夏秒回他:“也祝你快乐!加油!”

    徐凌波正在疯狂写论文。

    从去年十月开始,到现在为止,他经历了人生中最辛劳的一段时光。每天一睁开眼,脑袋里就在想论文和实验方法——洗澡想、吃饭想、时时刻刻都在想。他终于弄懂了林知夏一年前交给他的课题有什么深意,哪些论文可以相互联系,哪些论点可以继续改进。他一边感慨自己终于有了真正的收获,一边又暗恨自己没有早点开窍,平白无故消磨了许多机会,遭受了许多羞辱。

    他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我浪费了二十五年人生。”

    他忘记屏蔽林知夏。

    林知夏就成了第一个回复他的人。她说:“没有浪费。你经历的所有事,造就了今天的你……”

    徐凌波眼含热泪,却见林知夏接下来的话是:“早点把论文写完发给我。”

    徐凌波擦去眼角的泪水,手速飞快地把林知夏添加到了“不让他看我朋友圈”的列表里。

    第173章 大结局(下)

    距离研三结束还有六个月,徐凌波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挤出一篇论文,交到了林知夏的手里——那是徐凌波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虽然他已经四天没洗头了,但是他浑身散发着知识的芳香,内心充盈着知识的雨露。

    他穿着一件发皱的外套,腰杆笔挺,眼神坚毅,端端正正地站在林知夏的办公桌之前,彬彬有礼地说:“林老师,你帮我检查论文吧,谢谢老师。”

    林知夏拖来一把椅子,摆在她的黑色皮椅旁边,平静地说:“请坐。”

    徐凌波的心脏一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啊?”

    “我一页一页地给你改,”林知夏拿出一支红笔,“你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我。我们争取早点把你的文章投出去,不耽误你硕士毕业。”

    徐凌波猛地咳嗽一声,把心一横,坐到了林知夏的身侧。

    他双手搭放在大腿上,紧盯着自己的论文。

    林知夏通读全文,默默地在心中模拟一遍实验过程,确认插图和表格中的数据是有效的。

    随后,她就从文章的第一段开始批改。

    一般来说,理工科论文的第一部 分是文献综述,如果综述写得不好,那就说明作者的知识储备不够,相关领域的积累不足。因此,林知夏挺重视这一个模块。

    林知夏根据徐凌波的实验设计与结果,为他新增了一些阅读材料,概括了文献的核心思想。她还在后文补充了必要的公式推导——她只写了推算式的开头,剩下的工作都留给徐凌波,但她已经让整篇文章提升了一个档次。

    徐凌波看着她毫无停顿的写字速度,心头又是一惊,暗道:如果林老师的大脑是一架战斗轰炸机,我的大脑就是一辆儿童摇摇车。她飞得又高又远,快如闪电。而我只会原地摇晃,甩动头颅,自以为思维在活动,其实只是甩头的幅度太大了。

    哎,也许,崔一明说得没错,我活该被延毕……徐凌波暗自心想道。

    徐凌波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却听林知夏说:“你写得不错,进步很大,等你把文章改好了,肯定能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也许还能评上‘优秀毕业生’。”

    “林老师?”徐凌波惊讶地抬起头。

    林知夏笑说:“我对你的工作挺满意的,你加油,早点改好,早点发表。”

    徐凌波连连点头。

    他从林知夏的手里接回论文,如释重负。所有的焦躁、困顿、苦恼与烦扰都慢慢地淡化了。他脚步轻快地走在返回男生寝室的路上,天空洒下明媚的阳光,他的心里也有一片雨后初霁的晴朗。

    *

    对于徐凌波而言,2018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假期。

    他没有回家过年。

    他变得勤奋好学,不耻上问,每周都会找导师答疑,还能在实验室里静坐一整天。方怡雯说他“脱胎换骨”,崔一明嘲笑他“不自量力”,而他谨记林知夏的教诲,屏蔽了外界的负面干扰,满心满眼只有他的论文。

    他每天迎着朝霞出门,踏着月光返回寝室。寒冬腊月的冷风似刀,冻得他鼻头通红,耳朵发僵,但他不怕苦也不怕累。终于,在寒假结束后的第二天,他把修改过的论文交给了林知夏。

    林知夏一个晚上就帮他定稿,表扬了他的成果,还将他的文章投到了sci期刊。

    两个月后,徐凌波收到了期刊录用文章的好消息。

    换句话说,从今往后,徐凌波也是一个发表过sci论文的人。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自己先前预想的那么高兴,也不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多重要,只是全身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满足感。他把论文打印出来,贴在胸口,安安稳稳地睡了一个长觉。

    *

    虽然,徐凌波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二区sci,但是,林知夏知道,徐凌波不太喜欢做科研。他打算在硕士毕业之后直接工作,林知夏便提醒他留意学校的春季招聘大会。

    今年的春季招聘大会主要有两种形式:双选会与宣讲会。

    双选会在学校的体育馆举行,总共吸引了省内外的一百多家企业,包括柴阳的“阳阳直播”。每家企业都会在体育馆里占据一处摊点,像摆摊一样招揽路过的学生。

    而宣讲会一般开设于学校的礼堂或者阶梯教室,由某一家企业单独承办——林知夏的量子科技公司就在四月底召开了一场大型宣讲会。洛樱和林泽秋担任主讲人,他们二人分别代表了公司的研究组和技术组。

    洛樱很会调动现场气氛,观众们的反应空前热烈。

    礼堂的第一排坐着几位物理学院的年轻老师——其中有一位长发飘飘的女老师吸引了洛樱的注意。这位女老师容貌秀丽,气质拔群。她一边为洛樱鼓掌,一边抿唇笑了笑,笑容极美。

    演讲结束之后,洛樱从容下台。她听别人说,那位女老师名叫孟连思,是物理学院的讲师。

    孟连思与谭千澈有合作,即将加入林知夏的“四校联合研究组”。她特意来听量子科技公司的宣讲会,是想多了解一些与“四校联合研究组”相关的动态。

    她还想拿到洛樱的联系方式。

    她时不时地转过头,目光飞快地从洛樱身上掠过。

    这时,林知夏刚好从侧门走进礼堂,站到了洛樱的旁边。

    洛樱就说:“今天来了不少学生,公司的邮箱账户收到了上百份简历。我们研究组只招十个人,竞争还蛮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