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352节
书迷正在阅读:奶茶多糖体、朕怀孕了,谁干的、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谋妃、系统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唢呐带飞升了、我在毛绒兽世当典狱长、重生后我被宿敌们包围了gl(np高h全神经病)、霸总穿成一条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门改命师
故人还乡,今人还在。 聚宝山下送行官员们默不作声。 翟善目光遥送着詹徽的马车远远离去,缓缓转身看向面前的同僚们,双眼渐渐的锋利起来,只是几下闪烁后,脸上便已经是一团和气,满面微笑。 只见翟善摇摇手,轻笑道:“诸位,陛下交付我等送行太保之事已毕。今日乃是上林苑监红薯收成之日,我等还是早些赶过去,莫要比陛下还要去的晚。本官还想尝尝那红薯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呢。” 新任吏部似乎是个很絮叨和气的上官呐。 这是官职卑微,落在人群后面的官员们的心声和想法,对新任吏部的揣测。 最前面的郁新、王儁等几名尚书,则是默默的带着笑容。 “翟尚书所言极是。” “还请翟尚书先行。” 翟善摇着头迈出脚步,三两步后,又回头拉住了任亨泰和茹瑺两人的手腕,面朝着为了让路推到两侧的郁新和王儁:“几位,随本官一起过去吧。” …… 从皇城前往神烈山下上林苑监的道路上。 由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开道,亲军羽林卫及诸上直亲军卫护卫左右,一架沉重宏伟却极尽简朴的皇帝銮驾,缓缓的行进着。 銮驾里,朱元璋今日只穿了一身粗布麻衣。 如果这个时候再装点些草木泥土,便是活脱脱的田间老农了。 太子朱标则是一身的深蓝色常服,配坐在一旁。 朱允熥自是如今京中年轻人最喜欢的一身曳撒。 朱元璋看着宝贝大孙子,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容,没来由的夸赞道:“还得是这绯黄色一撒最显吾家少年郎。” 一撒,也就是曳撒的别称。 费黄色,也就是红橙深色。不算亮眼,却有着少年人的活力。 朱允熥脸上带着笑:“今日算是大喜的日子,孙儿自然也是想着这身合适些。只是不曾想爷爷您……” 朱元璋摆摆手:“农家把式活咱会,你小子还能也会?回头别给你爷爷我添乱,就是好事了。” 朱允熥笑着低下头,不由的看向自己的手掌。 当真是好多年的四体不勤了。 朱标这时在一旁轻声说道:“詹少保此时应当已经离京了,百官奉旨相送,想必他心中的怨气也能少些。” 朱元璋哼哼了两声:“有怨气才好,若不是朝政如此,咱其实还想让他多干几年的。现在就让人家告老还乡,若是再不让人家心中有怨气,咱就是不讲理了。” 朱标点点头。 老爷子登基之后,没多少年就裁撤了丞相的官职,皇帝尽收天下权柄。 大明朝如今也不会再提什么辅政大臣的事情。 用人劳心,用人于人也。 朱允熥则是低着头,心中却是浮想联翩起来。 官员是一群极其敏锐的动物,这个时候的朝中官员,大抵已经嗅到了老爷子执政的思路转变。 洪武十三年,以图谋不轨诛杀丞相胡惟庸,彻底废除丞相官职,牵连一万五千多人,随后继续扩大牵连,肃清朝堂文武及淮右功臣。 洪武二十三年,又一太师李善长与胡惟庸案有交通谋反被赐死,此后株连亦是繁多。 只是这两年,渐渐平定下来。 如果不是自己的到来,去岁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案也就要爆发出来,那又将是一直持续到老爷子驾崩西游之前,十数万人被肃清株连,只为了如今的炆废人能够顺利掌权而为。 眼下,蓝玉案自不可能再有。 但很明显,不论是自己,还是在老爷子心中,对文官们的不信任,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詹徽以一品大员的身份荣退,只不过是开端而已。 朝堂上人人自危之下,又有几人会扛不住,又有多少地方会爆发出来。 谁也不清楚。 朱允熥终于是抬起了头,目光平静的看向已然在期待着今日红薯亩产收获的老爷子。 屠刀依旧掌握在老爷子的手中,大明的皇权还不曾被剥削。 甚至,朝廷远比过往更加有钱有粮,民心向往。 孰胜孰负? “臣吏部尚书翟善,与百官恭迎陛下,今日共襄盛况,来日史笔载卷。” 当朱允熥的思绪彻底发散时,銮驾外已经传来了新任吏部尚书翟善的恭迎声。 朱允熥搀扶着老爷子起了身,却在走出銮驾前,被老爷子挥手推开。 站在銮驾最前端,朱元璋目视由翟善带领的官员们。 “今天不论君臣,你们也放下官架子,陪着咱这个老农啊,就在红薯地里面刨食。” 皇帝要当老农民,翟善这些臣子却不敢当真了,纷纷殷勤的上前围着銮驾。 另一边,上林苑监的一旁官员,则是在监正袁素泰的带领下,被这帮同僚们挤到了最外面的位置。 最后没法子了,袁素泰就将麾下的官员们都赶去了红薯地,自己带着两个人候在这边,以备皇帝随时可能的问询。 朱元璋绕过眼前这一帮子的禽兽,终于是在上林苑监衙门前寻到了袁素泰的踪迹,当即招招手,向着对方走去。 “袁卿,这红薯是长在里上林苑监地盘上的。你和咱透透底,这红薯的收成到底如何?” 说着话,朱元璋已经是拉着袁素泰的手,向着琵琶湖红薯地那边走去。 留下一帮臣子,双眼羡艳的盯着被皇帝拉手的袁素泰。 朱允熥陪着老爹走在后面,瞧着这帮官员的模样,微微一笑。 “诸位,还是快些跟过去吧。” “爷爷可是说了,大伙可是要一起去地里刨食的。”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十石的连天臭屁 琵琶湖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 山清水秀,坐落在皇城的东北角。 目下时节,琵琶湖和前湖中间松软沙土上的红薯地,已经被成片紫红色枝干和渐渐由绿变黄的叶片覆盖。 被上林苑监雇佣的神烈山周边的百姓,这时候已经是扛着钉耙带着一只只的竹编箩筐等候在了红薯地旁。 钉耙是四齿造型,钉耙杆插在中间的两齿顶部,外缘的两齿则是包裹着中间的两齿。 典型的江南地带农具。 朱元璋拉着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君臣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到了红薯地旁。 眼看着皇帝来了,等候在这边的农户们已经是惶恐不安的跪在了地上,口呼陛下万岁万安的吉祥话。 朱元璋笑吟吟的招招手:“都起来吧,今天咱就是来和你们一起干活的。这块红薯被你们伺候的很好,今天是收成的日子,咱前二十年也是在庄稼地里头刨食的,今天就是为了看看这收成如何。” 说着话,朱元璋便从旁边的百姓手中接过了一柄钉耙。 将钉耙放在手上颠簸了两下尝试着手感,朱元璋嘿嘿一笑:“到底是多少年不做农活了,上手便觉得手生。” 几名老农簇拥在一旁,满脸挤着笑容:“陛下是治理天下的天子,哪能做俺们这些活计。” 袁素泰在一旁却是衷心的欢喜着,皇帝能够重视农桑,对他和上林苑监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现在皇帝不光是重视农桑,还对红薯的栽种格外的上心,为此已经是第二次亲自前来。任上林苑监上下,便是整日里都待在泥地里,都不会再有怨言。 袁素泰亦是取了一柄钉耙:“陛下,昨日臣带着人扒了一个坑的红薯,长势甚好,比几个月前太孙带过来的那几颗红薯还要喜人。” 朱元璋用脚踢了踢脚下的红薯地垄,外面的沙土崩飞,露出里面黑乎乎的肥土。 皇帝的脸上露出笑容:“你们做的很不错,为官却势必亲力亲为,红薯有你们尽心照料,定然产量不差,上林苑此番有功。” 当朱元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翟善等人已经是赶了过来。 一听到皇帝还没有刨出红薯,就开始要为上林苑监论功,众人心中不免就是一阵感慨。 翟善左右瞧了瞧,却是立马上前,脸上洋溢着笑容:“袁监正执掌上林苑监多年,臣时常听闻,监正便是回家都是带着一身尘土。家中夫人为此,可是每每都会埋怨,说袁监正好歹也是大明的三品大官,还不如当初在老家读书种田时候。” 吏部尚书开了口,周围一圈的官员便是齐声附和着。 这番话看似是在为袁素泰打抱不平,有些调侃。却是实实在在的为袁素泰夸功,做着花花轿子众人抬的事情。 果然。 朱元璋听到这话,便瞪了翟善一眼,而后笑容满面的看向手上满是老茧,脸颊黝黑尽是褶子的袁素泰:“你是个实诚的人,为大明做事,咱不会忘了你的功劳。回头让宫中议定,给你夫人一个诰命,也算作咱感谢她的体谅了,莫要再骂咱的大臣了。” 翟善等人立马露出善意体恤的笑声。 袁素泰则是显得有些措手不及,黝黑的老脸上露出一抹涨红,低头拱手:“臣微末之劳,贱内妇道人家,无才无德,哪知朝堂社稷,臣今日回家便好生的说教一顿。” 说完之后,袁素泰不自然的抬头看向翟善。 翟善笑了笑,站出身:“陛下,袁监正的功劳,吏部都记着呢。今日陛下还要带着臣等在这红薯地里刨食,若是再不动手,恐怕要耽搁许久了。” 朱元璋瞧了瞧这些臣子,呵呵一笑:“干活吧,一人领一条红薯地垄,干不完的今天就莫要走了。” 皇帝一发话,今日前来的官员们纷纷应声附和。 别管能不能真的手握着钉耙,将这一条条长度不下百米的红薯地垄刨完,还不会废了双手,这个时候是个人都去找边上那些百姓要钉耙,一副磨刀霍霍向红薯的模样。 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郁新,和工部尚书王儁走在了一块,两人并肩而行,看着已经兴高采烈指挥着翟善等人分配红薯地垄的皇帝一眼。 王儁低声开口:“敦本兄,你是户部的堂官,执掌天下田亩赋税,你说今日这红薯到底能有多少的收成?” 郁新接过眼前一名百姓殷勤递过来的钉耙,在手上丈量了一下重量,亦是低声道:“没瞧出袁素泰今天的样子?他可是说了,昨日刚刚扒开了一个红薯坑,想必是不差的,说不得就和太孙当初所说的一样……” 红薯大概真的是个高产的庄稼作物了。 郁新心中却有些纠结和徘徊,高产就代表着如果能够在大明铺开,百姓们日后自然能吃的更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