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玄幻小说 - 金瓯缺在线阅读 - 金瓯缺_分节阅读_45

金瓯缺_分节阅读_45

    这样的趣事林鹭当然也听说了,他的父亲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当初他也曾一战成名,也曾立下赫赫军威,江山永固,朝臣总是风水轮流转的。

    就像周崇慕曾经对他的离开感到无限惶恐,他为周崇慕做了太多,以至于让周崇慕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唯有他们二人携手,才能将这个国家打理地井井有条。如今他远走,可周崇慕的朝堂依然有序运转,他遇上了更多年轻有为的将领,思绪敏捷的臣子,他们会帮他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林鹭的怅然只有一瞬,他还要分出心思来安抚学堂中哭闹不止的孩子们。国君被生擒,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已是一个清晰明了的事实:这个国家完了。

    齐国来读书的孩子们不少,来的时候他们抱着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愿望,万卷书还未曾读完,国却已经破了。

    林鹭是楚国人,自知自己的安抚起不到半点作用,便挥挥手招来齐国学生中威望最高的樊迎远,希望樊迎远能够想办法劝一劝孩子们。

    樊迎远自从和林鹭争辩过一次以后,孩子们就对他颇为仰望,再加上他原本年龄就要大一些,孩子们大都愿意听他的话。尽管如此,林鹭还是觉得难以开口。

    他要如何告诉这些尚且稚嫩天真的孩子们呢?要告诉他们这天下原本就少不了战火纷飞,要告诉他们强者得天下,弱者只能颠沛流离吗?

    樊迎远却能理解林鹭将他叫来的意思,见林鹭始终为难,便道:“先生,我懂您的意思,我会同学生们好好说。只是……”

    林鹭惊讶于他的懂事,心宽了一些,道:“只是什么,你直说便是。”

    樊迎远聪慧敏感,他知道那个来找过先生的男子非富即贵,手中必然掌握着不得了的权势,孩子们担心的事情,他猜那个男子一定能办成。樊迎远说:“同学们孤身一人出门求学,如今国家蒙难,战火纷飞,哭闹不止是为了国家,也会担忧自己的家人,先生如若能做到,还请万万确保同学们家人平安。”

    林鹭定睛看了看樊迎远,末了点头:“我答应你,我会尽力。”

    樊迎远松了口气,随即行礼告退。林鹭左思右想,既已应下樊迎远的要求,没道理食言,只好动笔写信给周崇慕。

    前线战事不出周崇慕所料,齐国不足为患,真正让周崇慕头痛的是倭国。为了对付齐国引进来的大麻烦,他甚至连林鹭的书信都没顾得上回,只下了道旨,表明楚国愿意接受齐国旧臣及百姓的投奔,绝不会滥杀无辜,此刻形势严峻,还请同心协力将倭寇逐出故土。

    齐国愿意投降的旧臣,经由丞相李序安排,暂时安置在京城驿馆,反倒是商人更好安置,他们原本就有许多人有产业在楚国,如今只不过是将自己的大本营换个国家。

    倭国发家于海岛,擅长伏击,狡兔三窟,周崇慕为此殚精竭虑,白砻江沿岸的沙盘几乎如刀刻一般落在他的心头。

    因此当他再度收到林鹭的信时,心中居然有一种干涸枯竭的沙漠得到清泉灌溉的滋润感,林鹭让他熬,决不能撤兵,熬到六月,台风季席卷倭国本土,断了他们的给养,在这之前请周崇慕严加管制各地粮仓。

    周崇慕信林鹭,在这种大事上尤其信他。他顶着满朝臣子的压力,坚决不撤兵,并再度向白砻江沿线派出两万增援,举国之力覆灭倭国。

    倭寇很难对付,但赵塘的兄长赵堤本就是白砻江边长大的,对于地形的熟悉使他占据上风。他和赵塘两人,一个熟读史书兵法,一个擅长诗书文章,当年科举考试,一门出了两个朝廷重臣,是他们当地的一段佳话。

    这一年的台风来得早,到了宁和五年的五月,倭寇主力已经被大半消灭,余下的一部分四散逃入南楚境内,因为只有一小部分人,周崇慕终于下旨撤兵,同时继续追查流寇。

    这一仗从当初覆灭齐国,到之后追击倭寇,战火绵延齐国楚国,而今周崇慕虽然付出极大代价,却将白砻江入海口掌控在自己手中,同时接收了齐国的国土。眼下四境一片焦土,百废待兴,如何处置齐国旧臣,如何安抚百姓民心,桩桩件件又被摆在周崇慕的案头,要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做。

    周崇慕忙得脚不沾地,对于有心投靠楚国的齐国臣子,周崇慕酌情予以委任,不计前嫌交付官职,对于唾骂周崇慕夺人故土,坚决不受降的有志臣子,周崇慕好言相劝,并在京中为他们安置住处,供他们安享晚年。总之绝不会让他们再返回故土,跟故人里应外合,动一些不该动的心思。

    而对于那些为倭国递取消息,联合倭国的臣子,周崇慕一连下了十八道诛杀令,除奕真外,全数诛杀。周崇慕的理由格外义正言辞,无论是当初的秦楚齐,还是今日的楚麟齐,三国同根同源,同族同脉,而齐国的这些人,居然为了国土相争动了歪心思,险些将万顷国土通通交付倭国,不配为我族类。

    奕真一生被世人讥讽毫无作为,死前终于有了些名士之风。赵盈堃被活捉的时候,他原本有机会逃跑,但不知是忠心为主还是认命,居然也陪着赵盈堃一起被送回京城。

    赵盈堃无论如何也曾是一国之君,周崇慕留着他还有用处,当然不能一时半刻要了他的性命,黄泉路便只有奕真一人孤单赴死。

    奕真的死要比其他人体面得多,周崇慕让人端了鸩酒白绫,亲自去送他最后一程。

    “朕的天牢里,从朕登基至今十几年,这还是第二次关人。”周崇慕说。

    奕真鬓发梳得整整齐齐,他如今也不算年轻了,眼角甚至有细微的纹路,看着高深莫测,并不如旁人所说的那样不堪无用。他笑了笑,道:“我知道,第一次关押的是陛下的叔父,叛乱谋逆的周胤清。”

    周崇慕点点头:“先生倒是对我朝的宫闱秘闻很是了解。”

    奕真仍然是那副笑容,心平气和的样子:“也算不上宫闱秘闻了,陛下铁血手腕,对自家人尚且能下狠手,一瞬间朝野为之惊惶,陛下经此一事就坐稳了皇位。”他抬头看了周崇慕一眼,戏谑道:“我还知道,陛下决心诛杀叔父,并不仅仅是发现他想谋逆。”

    周崇慕也并没有任何惊讶的反应,他平静反问道:“谋逆之罪,在任何国家都该被诛杀才是,怎么,朕不该处死叔父么?”

    “陛下早已发觉老王爷里通外国,分明已经忍了那么久了,怎么就突然忍不得了呢?莫不是发现自己的心上人遭人觊觎,恼羞成怒了吧。”

    周崇慕的手指突然攥紧,警惕地盯着奕真,奕真摆摆手笑道:“陛下不必如此戒备,我已是阶下囚,做不出什么翻天的事情了。只是临死前,有些话想同陛下说个清楚,免得这秘密带到地底下,陛下永远蒙在鼓里。”

    “陛下手里负责监视老王爷动向的探子告诉您,老王爷心仪林公子,见林公子丧父,在京中生活孤苦,想要请旨接林公子去自己封地。因此陛下十分愤怒,放弃了对老王爷的监视,提前动手,将老王爷下狱。”

    “叔父势大,一日不除,朕的皇座便一日不得安宁,先生有何高见吗?”

    “陛下稳固江山,所作所为自然无可厚非,只是为了林公子一人,就前功尽弃,年轻人果然还是冲动。”

    “你想说什么?”

    奕真笑了笑,他分明已经处于颓势,却仍然平静安稳,说:“陛下竟然从未想过,当初林公子才多大?老王爷又见过林公子几回?怎么会突发奇想要接林公子去自己的属地?若是陛下当初能冷静一些,让手下的人再仔细追查,兴许之后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奕真抬起头来看向周崇慕:“消息是我放出去的。当时揣测陛下与林公子关系亲密,未曾想过如此亲密。”

    周崇慕的手心开始冒汗,“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奕真的声音很轻:“老王爷十多年前就追查到齐国的情报机构,并顺藤摸瓜,摸到了启光大师那里。陛下知道启光大师是何人吗?”

    周崇慕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启光大师,启光大师是林鹭祖父和父亲的师父,是他和林鹭的师父东一大师的师兄。

    “老王爷所掌握的要比陛下多得多,他知道我也是启光大师的徒弟,而启光大师,是齐国人。启光大师一手缔造了齐国的情报系统,给了齐国在乱世中得以保全的机会。老王爷利欲熏心,手伸得太长,陛下容不得,齐国当然也容不得。算起来,是齐国和陛下联手除掉了老王爷。”

    周崇慕此刻终于懂了奕真话里的意思。若是他当日冷静下来,再等一等,就能等到他的叔父与齐国的事情被查明,之后他和阿临就不会被齐国利用,互相伤害闹成今天这个局面。

    周崇慕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所以启光大师和东一大师,也是因此决裂的吗?”

    奕真点头,道:“东一大师认为学艺傍身,不该用在这样下三滥的心思上。启光大师认为东一大师不懂国弱可欺的惶恐,故而分道扬镳再无往来。”他突兀地笑出声:“好在林公子机缘巧合,被东一大师收作徒弟,倒是比他祖父父亲要光明磊落。”

    周崇慕无言以对,沉默地面对着奕真。奕真闭上了眼睛,说:“我的话已经说完,陛下可以送我上路了,唯有最后一个心愿,希望陛下满足。”

    “你说。”

    奕真整理衣袍,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离间人心,生灵涂炭,我愿以一己之力担下这灭顶罪过,只求陛下万万善待我的国君,国君本非醉心权术之人,全为满足我一人志向罢了,如今就让他安稳度过余生吧。”

    周崇慕朝后退了一步,震惊道:“你……你与他……”

    奕真抬起头来,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发自真心的笑容,“陛下,情爱之事本就是两人之间的私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未必要闹得人尽皆知才算深情。”

    鸩酒入腹,奕真先前的平静全数变作痛苦狰狞,周崇慕盯着他看了许久,最终长叹一声,说:“去通知赵盈堃一声,问问他奕真后事如何cao办,全遂了他的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