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首辅家的长孙媳在线阅读 - 第166节

第166节

    因着屋子里有菊羞“陪床”,春归到底在脑子里召唤渠出后还是去了院子等待,渠出果然表示极大的愤慨:“大奶奶今日才让我不用再管尚书府的事,我刚回魏国公府,结果就又让我去盯那何氏,大奶奶是看我不用腿走路就觉得我不会累是不是?”

    “会累吗?”春归一脸困惑。

    渠出:……

    挟着一身的怨气笼罩着黑云就直接飘远了。

    不过渠出抱怨归抱怨,到底不能够消极怠工,抱着置气的态度决定放弃放空圆睁着眼直瞪何氏几日,待到一无所获时才好对大奶奶进行无情却有理的讥讽,但没想到的是当次日清晨,蒋mama开始屡行她崭新的职责给何氏送早饭的时候,渠出便已经有所收获了。

    因为蒋mama并未继续助纣为虐,伍尚书对她还是网开一面了,不过不再让蒋mama继续服侍康哥儿而已,暂时的差使是照顾被禁闭的何氏一日三餐饮食起居,蒋mama到底是知情人,伍尚书有此决断,也是防范家丑外扬的必要举措。

    何氏饱食一顿,就看着蒋mama连连冷笑:“对得起我!”

    蒋mama立即就双膝着地,额头险些没凿穿地面,却一个字都不曾分辩。

    “也听我交待了,救活吴郧的针法乃是神仙所授,们这样对待我,恩将仇报,到头来还是会受到天谴!别以为就能名利双收了,蒋氏,如果不助我跳脱死劫,和的儿子必须一起陪葬!”

    蒋mama这辈子所有的经营,无非就是为了吴郧着想,听这话后立即慌神,且她对何氏也着实怀着愧疚的心态,所以再无法争论自辩,一下下的叩着响头:“二太太怎么责斥奴婢,奴婢都只能领受,还望二太太千万放过吴郧,奴婢的确对不住二太太的救命之恩,二太太就算让奴婢以命抵偿,奴婢也不会有二话。”

    “得了吧,们母子真若有良知,也做不出这等恩将仇报的事儿!现讲什么赴汤蹈火的话,也是荒唐可笑。我就不妨和直说了,尚书府我是一定待不住了,如果大归何家,我也只有死路一条,我死了,神仙恩公迟早都会知道我的冤枉,到时候哪里还会放过们母子?怕是连整个伍家都得给我陪葬!但我不想死,伍家人不配和我同归于尽,们母子更加不配!我要是还活着,必定放不过伍家,但我答应可以留下和吴郧两条狗命,只需要做一件事。

    永贞坊大街有家名为孙驼子的米面行,给掌柜的递句话,把我的遭遇如今有性命之险的事儿给孙驼子说明了,仅只如此而已,就算和吴郧已经偿还了我的恩惠,咱们之间,一笔勾销。”

    仅只是这样而已,蒋mama当然不会拒绝。

    可渠出却是心中一沉,眉心一跳。

    孙驼子米面行,和魏国公府可谓来往频繁,渠出曾亲眼目睹孙驼子亲自将不少密信辗转送去魏国公的案上!

    何氏竟与魏国公相关?!

    第374章 指向郑氏

    渠出几乎是云里雾里的状态回去向春归复令,正逢这天兰庭再次轮到沐假,可以回家夜宿,春归不得不应酬夫君,当真抽不出空来听闻渠出的禀报,急得渠出立在两夫妻觥筹交错的宴桌边儿,直翻白眼球。

    好在是兰庭看来今日也有事务需同客僚相商,黑灯瞎火的时间还要去一趟外院,渠出终于等到了和春归畅所欲谈的时机。

    “蒋氏不愿牵连自家儿子,隔了好多日才找到外出的借口,确然是去了一趟孙驼子的店面,一说自己是尚书府二太太的仆婢,孙驼子竟然亲自接见了她,问清楚了何氏犯的什么事儿,孙驼子紧跟着写了封信,还是那样,字我都认识,却看不出什么内容,孙驼子把信送去的是钟鼓街的万福商行,这里是集中处理各种信件的机构,有相同徽标的信件送去一处,往往是成摞的再经交送,大部份都还离京了,我实在难以分辨,不知道要如何盯踪,眼前唯一能笃定的是被何氏视为救星者乃魏国公无疑。”

    但渠出尤其的不敢置信:“这案子可不是玉阳真君的授意,是大奶奶自己好管闲事才经手,怎么后来竟也和魏国公府相关了?”

    春归挑眉,原来玉阳真君授意的所有案件都应指向魏国公府么?这个鬼神仙,一句话就能说明的事偏偏故作高深莫测,非要辗转千山万水才终于显露端倪,也不知是当真天机不可泄露,还是有心折腾人的,看来这天上的神佛白受人间许多香火,却根本不想救危扶困,一个个的闲得发慌靠故弄玄虚打发时间。

    她在这儿一个劲的抱怨,脑子里却一片安静……

    玉阳真君应当已经彻底习惯了来自凡胎**的“人心不足”,完全丧失了搭腔的兴趣。

    但春归照样对这“神仙风度”表示嗤之以鼻。

    靠不住神仙靠自己,春归分析了一番孙驼子的应对方式,询问渠出:“孙驼子可知自己是听令于魏国公府?”

    “应当不知。孙驼子只和万福商行联络,万福商行的主事与他交谈,说的都是主人,从来没有提过魏国公,连国公爷三字都不曾在字里言间出现,且孙驼子的米面行就是一个联络点,并不负责执行其余使命。”渠出对自己的判定甚有信心。

    春归倒也相信渠出的判断:“连孙驼

    子都不知主人真实身份,何氏就更不可能知道求助者其实是魏国公了,我猜她多半是把曾经教授她两套针法的‘老神仙’当成了救命稻草,且那人也告知过她若遇险难可知会孙驼子的事儿,何氏显然不懂那套密书之法,所以她才会让蒋氏亲自前往口述。”

    “也就是说那个教会何氏夺命针法的人听令于魏国公?”

    “多半是这样。”春归沉吟一阵才道:“你照旧盯着魏国公吧,我猜他和那人联络后应该会搭救何氏,也许会露出更多端倪。”

    渠出翻了个白眼:“到头来还不是让我在魏国公府盯点儿。”

    春归不同渠出进行毫无必要的唇舌争锋,这晚她熬着夜等到兰庭从外院回来斥园,才继续商量另一件事:“姚娘子的邀宴,我还是不打算推拒了。”

    原来是这日,那位因为长着管鹰钩鼻故而被尹小妹和兰庭相继断定野心勃勃的温守初,他家娘子姚氏亲自来了一趟太师府送请帖,力邀春归去她家里赏秋品菊,姚氏前几回的邀帖春归全都找了借口婉拒,这回人家亲自登门邀约,身段放得极其谦恭不说,情态也显示出了万分热诚,春归并没一口应允,说的是要与夫家的亲长商议后才能确定,事实上是想先讨兰庭的主意,起先兰庭的看法是如果懒得应酬,干脆推拒了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春归仔细想了想,认为那姚娘子出身汾阳大族,且度她寻常的言行举止并不是平易近人的性情,颇有些自恃身份暗里倨傲,这回竟然如此的“礼贤下士”,春归确然好奇她葫芦里装着哪一味药。

    温家论来也是手握实权的门第,温守初又是深受父祖寄重的子弟,论来完全没有必要攀附太师府求获晋升之途,如此屡屡的示好,这其中的用意就不得不引人遐想了。

    且还不是走的交好赵大爷的“正规途径”,楚心积虑以女眷家的来往为重点,这着实让春归觉得狐疑,她认为可以试探一番姚娘子的真正意愿,若确然没有相交的必要,把意思摆明了,也免得日后再受纠缠。

    兰庭原本也打算摸清温守初的想法,但他又看得出春归对姚氏的感观并不友好,故而最初提议不妨来往后,眼见着春归并不打算和姚氏深交他也不再勉强,这时听春归的提议,仍然是道:“你既不喜姚氏的性情,大无必要和

    她应酬,试探之事交给我来即可。”

    “谁不知道迳勿如今身担修史撰录的重任,寻常哪有空闲交际应酬?温二爷不是那么没眼色的人,自是不便惹迳勿厌烦的,大抵是难逢时机,才交待了姚娘子和我多些往来走动,我拒绝了这回,下回下下回还不松口,也太不尽人情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我这样张狂,必得落个倨傲的名声,指不定日后还有更多麻烦呢。”

    兰庭见春归拿定了主意,也不再阻止,只叮嘱道:“你既想快刀斩乱麻,那就由你自己作主,不过温守备父子远在福建,我无从确定他们是否参与党争,只知道温守初自来和郑珲澹交近,自他来了京城,也一直和魏国公来往密切,我猜测他是有所打算,不过不管温守初有没站定阵营,辉辉都不需在意这些事,要若实在和姚娘子说不到一处,直接表示疏远冷淡也罢。”

    春归连连颔首:“如此我就一点负担没了,只需要蹭吃蹭喝就好。”

    但当然她并没打算着去温家一饱口福,且赴宴这日,秋高气爽的天气突而转为阴雨绵绵,春归从前一晚的星月气象已见端倪,就很有些打不起精神了。

    阴雨天,最适合的就是在家睡懒觉……

    不过既是答应了赴约,春归当然不能言而无信,这日清早,她还是把自己拾掇了个光鲜亮丽,出门时却遇着了彭夫人,原来彭夫人也有宴请。又尽管叔母和侄媳间不少明枪暗箭,出现在公众面前时还必须和和气气的垂花门处的仆妇也算公众,所以春归少不得一番礼见寒喧。

    于是知道了彭夫人今日是受魏国公夫人邀请,一同去静安寺祈佛吃斋,看彭夫人的得意劲儿,好心情俨然一点没有受到阴雨天的影响。

    这还真是虔诚啊,春归由衷道:“二叔母无论有什么所求,定能心想事成。”

    彭夫人笑得慈眉善目的有如观音菩萨附体,说出的话却是一点没安好心了:“庭哥媳妇除了玩乐和应酬,也该用些时间祈拜神佛,你如今是事事如意,却唯有一件……要能尽快替太师府添个男丁,那才真叫完满。”

    拍了拍春归的手,已经有两大个儿子的彭夫人趾高气扬的先一步上车。

    今日不是令人愉快的一天,春归乌着脸心情越发郁烦了。

    第375章 一段孽缘

    温家的宅子离太师府很有一段距离,马车晃晃悠悠得半个时辰多余才能抵达,听着雨声淅沥,春归更觉上眼皮和下眼皮极其希望“亲切对话”,有那么一段时间她还真的迷糊过去了,隐约间居然还做了个梦,梦里面竟然是和今日的东道主姚娘子争执起来,脸红耳赤的吵了一架,约定老死不相往来……

    春归还真有些后悔没听兰庭的劝,她其实是真不乐意前来赴宴。

    听着像是马车已经驶入温家的街门儿,青萍才细细端详了春归一番,替她家大奶奶扶正了打盹儿时蹭歪的花簪,不忘了提醒:“奶奶快些振作点精神,您这眼睛里还恍惚着呢,一看就没睡醒。”

    春归便挺了挺肩膀以示振作,没想到的是垂花门前一下车,就撞见了一个熟脸儿。

    也是青萍的熟脸儿。

    二十出头的少妇连忙来同春归见礼,惊得春归手忙脚乱又是相扶又是还礼,自以为这番仪态倘若被阮中士目睹,少不得一番训诫——这么长时间的规矩礼仪都白教了。

    这位也能称作是青萍的旧主,恭顺侯夫人。

    虽则是高琼父子的罪罚还未宣之于众,但冯莨琦受谤蒙冤一事已经明文公示,皇上恢复了冯家的爵位,由冯莨琦的嫡长子继承恭顺侯一爵,这位少妇就是冯莨琦的长媳陶氏,她情知冯门能够沉冤得雪多亏太师府的助力,对于春归自然心怀感激,但春归一来要比陶夫人年轻,再者她还没有诰命,承陶夫人的率先礼见的确不合适。

    “顾meimei不需和我客套,母亲一再嘱咐,让侯爷及妾身切莫忘记太师府恩助之情,只是现下恭顺侯府孝礼未除,故而还不便登门道谢。”

    陶夫人重孝在身,自然不是来赴姚娘子的宴席,春归便顺口问起来意。

    “是我本家母亲从福建入京,暂住在温家府上,我今日才安置好屋舍,所以亲自来接母亲。”陶夫人一边对春归解释一边往里走:“陶温两家本是姻亲,温家乃家母的本家,姚娘的公公是家母堂弟,所以家母从福建入京,一路上非但得舅父令人护随,且也暂住于此,不过婆母也想着和家母叙旧,特意安排了屋舍请家母长住,又嘱咐我,虽说尚在服制不便出门,然迎请母亲却是女儿应尽的孝道,不曾想刚好遇见弟妇今日待客,我也是早前才听说此事。”

    春归心里觉得有些诧异,陶夫人今日来接远道入京的母亲,势必也会向姚娘子表达一番谢意,不会在没知会温家的情况下突然登门,但姚娘子今日既要待客,应当抽不出空闲来,为何不意会陶夫人推迟一日呢?

    说话间两人已在仆妇的带引下走至了垂花门里的穿堂,瞧见的是这里又站着两个婢女,却都才十二、三的年纪,看着就是一团的孩子气,一个脸圆些的说是奉二奶奶之令,来引陶夫人去见姑太太,一个字的客套没有,仿佛姚娘子不来招呼陶夫人是理所当然的事,另一个瓜子脸的婢女似乎更加莽撞,直冲冲便是一句:“顾娘子随奴婢往后花园去吧,娘子来得迟了些,二奶奶因着正陪贵客说话,不能亲自相迎,还望顾娘子莫怪怠慢。”

    春归便同陶夫人作辞,不动声

    色真随着那丫鬟往另一边的游廊走。

    温守初夫妇两人栖居的这处宅邸虽只有三进,占地不算阔大,但后宅里无论是屋廊还是亭台装饰都极其精美,也看得出花草盆景都经过了精心的养植修剪,虽说入秋,一眼看去仍然蓬勃青翠,没有透出丝毫萧瑟枯颓,干干净净的石径上更是连黄叶都不见一片,才从月洞门进入花园,便有桂香扑鼻,而一簇簇的色彩缤纷的菊花更是妆点得园景艳丽如春,游廊外雨雾朦胧,并不令人感觉凄清。

    春归不和婢女搭腔,青萍却笑着问了一句:“未知姚娘子今日宴请还有哪些贵客?”

    “没有哪些,只有吏部右侍郎府上的徐娘子。”

    这已经是尖脸婢女第二次用言语直接把春归摒除在“贵客”之外了。

    青萍稳重些,不至于因为主人受到轻视露出愤愤不平的形容,只笑着又道一句:“姚娘子来太师府亲自相邀,虽说了只是普通的闲聚雅会,没想到还真不是谦辞。”

    温家这小丫鬟真没长多少心眼儿,听不出青萍的言外之意,抬着尖尖的面颊道:“我家二奶奶一贯不喜热闹应酬之事,来往交好的官眷也尽都是文雅好静的淑女,如徐娘子一般,可是漳州徐门的嫡出闺秀,夫家申门,更是福州府的一等门第。”

    青萍因为陶夫人及春归双双受到怠慢,着实看不惯姚娘子的气焰嚣张,有心再抢白温家丫鬟几句,但被春归淡淡看来了一眼,青萍还是立时就忍住了怨愤。

    春归是因福州申门四字,心情更加有如跌到了谷底。

    她的父亲正是因为福州申翃相邀,结果遭遇倭乱而不幸,虽说这是件意外不能迁罪福州申门,但春归一听这个地方和这一姓氏,就会伤怀父亲的亡逝,她不愿再与福州申门交道,倘若她一早知道了姚氏今日还请了申侍郎府上的女眷,必定会拒绝赴请——吏部右侍郎申适,正是申翃之父,曾任大同知府,故而申翃当年与父亲一同经太原府乡试中举,因此相识相交,却不料因太皇太后薨逝而耽搁了次年的春闱,申翃因事受父令归祖籍福州,力邀父亲同行,父亲欣然应允。

    这一去,却与妻女天人永隔。

    兰庭三元及第的庆功宴时,申家女眷也来了太师府道贺,可春归有意疏远她们,所以只是打了个照面便寻了借口回避,都没闹清申家来的是哪些女眷,对于徐娘子也是丝毫没有印象。

    今日这场饮谈看来却是在所难免了,也不知姚氏是否心存故意,春归就算再不想和申家人交道,但以为关于姚氏这只葫芦,还是很有必要看清里头装着什么邪药的。

    游廊直接通往一处花榭,一面临水,一面可赏菊圃,今日既是为了赏秋品菊,宴桌便设在了面向菊圃的一侧,这个时候当然还不曾佳肴美食的张设,高桌上摆放的是各色鲜果,这头一张小几,两个丽装少妇正在品茗闲谈,一个自是姚氏,一个也只能是徐氏了。

    见春归已经到了花榭,姚氏才起身相迎。

    脸上带着笑,可不知是春归的先入为主,还是姚氏果真态度大改,横竖春归没从姚氏的眼睛里看出真心实意的热忱,只觉今日姚氏的妆

    容似乎格外精致,那条马面裙上绣的菊花可谓巧夺天功,这条裙子,恐怕都得值百两纹银。

    “娘子可算是到了,我本该亲自相迎,又不好撇下徐娘子独个儿在此,对顾娘子的确有所怠慢,还望顾娘子勿怪。”姚氏拉了春归的手引她落座,一双颇带着些闪烁的眼睛里笑意稀薄,不过唇角却往上拉升,浮于表面的热忱。

    春归不在意姚氏对她是否真心诚意,但她却不能装作无知,表示不懂得亲自相邀就该亲自相迎的礼节,且就算姚氏当真脱不开身,只能嘱咐仆婢待为迎客,合理的作法也该是嘱咐屋子里的管事仆妇,至少是一等丫鬟这样的人物出面,哪里有随便打发个莽撞丫鬟迎客的道理?

    直接口吐怨言也是不能够的,这样只能显示自己缺乏教养,不符合交际应酬之道,传扬出去会让阮中士这老师蒙羞,春归只能以绵里藏针用作回应。

    她也往上拉升嘴角,浮于表面的热忱:“姚娘子忙着待客,连陶夫人乃娘子家中亲朋都没法迎会,我怎能不体谅娘子的难处呢?”

    姚氏唇角便微微一颤,眼睛也忍不住稍稍一眯。

    陶、温两家虽是姻亲,但温家却与韦家一直不和,冯莨琦虽说洗清了附逆的罪名,陶氏成了恭顺侯夫人,可冯莨琦在世时都挡不住恭顺侯府日渐衰败,他的儿子就更别想东山再起,且陶母又并非二爷的亲姑母,陶母父亲那一支如今完全得仰仗长房,她何需对陶氏礼遇?顾氏果然是个破落户出身,竟天真的以为陶氏如今成了侯夫人就比温家的女眷尊贵?

    但这样的想法姚氏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宣之于口的。

    她吃了个哑巴亏,缓缓的吸了口气,才维持住了嘴角的继续拉升:“顾娘子没怪我就好,这位是徐娘子,我与她虽相识不久,却一见如故,徐娘子的夫君申郎,与赵修撰也是同年,选为庶吉士,如今正在翰林院观政,说来徐娘子与顾娘子也算极有缘份的,我刚才听徐娘子说起,才知原来令尊与徐娘子的翁爹乃挚交。”

    春归明白了,徐氏竟然真是申翃的儿媳。

    要说申适今年进士出身的孙儿……岂不正是申七郎申文秀?这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孽缘呢。

    原来当年春归的父亲启程前往福建时,便对妻子提过一句,说好友申翃的三子申文秀比春归年长三岁,申翃有意与顾家作亲,顾父的想法虽是要为独女招婿,但听申翃不住口的夸赞儿子如何的才华不俗,且联姻的诚意十足,顾父难免动意,答应同往福建的一大原因便是想亲自去相看申文秀。

    怎知却在福州不幸罹难,那时申翃将顾父的遗体送返汾阳,便有申文秀同行,春归的母亲李氏原本以为申翃仍有联姻之意,才与春归商量,说家里只余她们寡妇孤女,招婿何其艰难,要若申家开了口,待到春归服丧三年期满,这门婚事告成,春归也算有了好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