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民国千金在线阅读 - 第141节

第141节

    杨佩珊颇有些骄傲地说:“还算不错,衣裳都是瑶瑶按出厂价拿过来的,我每件加两三块钱往外卖,开张半个月赚了差不多五十块钱,我估摸着再有两个月就能把租金还有柜子钱赚出来,以后就是纯利润。”

    顾夫人夸赞道:“你真是能干。”

    “哪里是我能干?”杨佩珊丝毫不居功,“架子跟柜子是瑶瑶帮我买的,也是她教给我怎么摆怎么放,那几个木头假人,也是她的主意。我就是出了个人,天天在这坐着……伯母要夸就夸夸您的儿媳妇。”

    “都该夸,都能干,”顾夫人乐得合不拢嘴,再往窗外看,那两人已经吃完炒栗子,顾息澜掏出手绢正替杨佩瑶擦嘴。

    擦嘴就擦嘴,擦完了,顺手在人小姑娘脸颊上捏一把。

    这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手贱呢?

    顾夫人摇头无语。

    她可没忘记当初顾息澜拿着毛笔在人脸上画黑线的事儿。

    沾上杨佩瑶,自己这儿子变得比国小生都幼稚了。

    再过会儿,太阳升得愈加高,照在脸上已有些晒。

    杨佩瑶嘚瑟够了,到店里叫上顾夫人一道再去百货公司显摆。

    他们汽车刚开走,便有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进店,满眼期待地问:“那种靛蓝色斜纹布裤子怎么卖,就是之前门口两人穿的那种。”

    杨佩珊指着正中间的架子,“小meimei有眼光,这叫牛仔裤,今年最时髦的裤子,很容易搭配了。你看我身上这条,配套头毛衣也好看吧?”

    少女想一想,“我觉得白衬衫更好,那两人都穿衬衫……对了,刚才的女孩是什么人,模特儿吗?”

    杨佩珊笑道:“我meimei,还在读书,不是模特儿。”打量下少女身材,选出合适的尺寸,又找了件白衬衫,“试试看,怎么样?”

    引着少女到北墙根,那里辟出个隐蔽地方安了面镜子,作为试衣间。

    少女套上牛仔裤试了试,觉得挺利落,有心想学着杨佩瑶的样子把衬衫打个结,可系来系去只会系成一个死疙瘩,又不习惯敞开领口的两粒扣子,而是扣得严严实实,非常拘谨。

    杨佩瑶是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之前穿惯了牛仔裤和衬衫,习惯露出锁骨,或者露出一小截肚皮。

    少女对着镜子照半天,最终放弃了衬衫。

    杨佩珊趁机找出几款套头毛衣和开衫,不厌其烦地让她试。正在试的时候,陆续又有其他人进来,不约而同地全是想试牛仔裤和白衬衫。

    一上午,杨佩珊忙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心里却美得不行,只半天,她卖出去六条牛仔裤两件毛衣,顶平常一整天的量了。

    杨佩珊寻思,下个星期天还得让杨佩瑶来转悠,真人广告比木头假人的效果好得多。

    此时,杨佩瑶小两口正陪顾夫人吃西餐。

    他们刚在百货公司逛了好一阵子,顾夫人跟杨佩瑶各买了一双鞋,顾息澜则买了两身西装,一身亮蓝色,一身浅灰色格子,衬衫买了好几件,藏青、亮蓝、浅粉以及各种条纹、格子衬衫。

    顾息澜紧抿着唇满脸的不情愿,这些颜色太sao包了,他压根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

    杨佩瑶猜出他的心思,歪着头笑眯眯地说:“会长不想穿可以不穿,反正我是要买回家。”

    脸上是甜美的笑,可那双清湛湛的眼眸里全是威胁。

    顾息澜错错牙,“我穿。”

    顾夫人乐不可支。

    她早就看够儿子死气沉沉的模样了。

    墨色长衫一做就是十几件,一年到头不换样,去趟美利坚之后学会穿西装了,可也总是墨色西装,没有第二种颜色。

    再加上拉着副黑脸,跟娇滴滴水灵灵的儿媳妇站在一起,像是两代人。

    顾息澜相貌是不错的,就是穿着老气,她挺想看看儿子打扮起来是什么样子。

    转天,顾息澜就穿上了粉色衬衫。

    因为衬衫娇嫩,领带就不好用红色或者粉色,而是用了黑底白色小圆点领带,裤子仍是黑色西裤。

    顾息澜气势足,穿粉色完全不娘气,反而缓和了身上那种冷硬,变得俊朗明快,看上去只有二十四五岁似的。

    顾夫人非常满意,笑呵呵地告诉杨佩瑶,“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装,以后就让自新这样穿。”

    顾息澜飞快地瞟了杨佩瑶两眼,毫不犹豫地答应,“行!”

    顾夫人惊讶地睁大眼,想着儿子怎么回心转意了,答应这么痛快。

    杨佩瑶却在心里暗暗叫苦,为着这件粉色衬衫,到现在她还腰酸背痛,早晨差点起不来床。

    幸福的日子过得格外快,转眼间已是六月底,又到了期末考试的季节。

    杨佩瑶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复习功课上,顾息澜知道她要强,不再每晚缠着她,而是陪了她用功。

    而此时的高三学子已经四处奔波到各地考大学。

    这个时代都是自主招生,考试科目和题目都是各大学自定,更加简单活泛,可是交通状况让人受不了。

    之前的王志刚已经到金陵的中央大学考完了,然后等着七月六日到天津的南开大学报考。

    白咏薇也是,先考了申城的圣约翰大学,又考了金陵女子学院。

    这两所都是教会大学,只要被录取就可以凭借考试成绩申请美利坚的大学。

    可她怕不保险,还想去北平考清华大学的“中美庚款”官费留学。

    相较之下,顾静怡要轻松得多。

    她已经联系上“中法教育会”,只待审核通过,可以先去法国读语言,然后再申请大学。

    这期间,她开始着手把自己的建筑研究翻译成英文,带去法国。

    这样申请到知名大学的几率更大。

    七月七号,学校开始放暑假。

    杨佩瑶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好成绩,再度成为优秀学生。

    放假没事干,她便帮助顾静怡整理文稿。

    一是看看有没有译文错误,二是有些图片不太清晰,杨佩瑶学过素描,就比着相片描出来。虽然比例未必完全一样,细节却清楚得多。

    顾夫人知道阻拦没用,只能忍着不舍给顾静怡准备行李,又让顾息澜帮忙兑换法郎。

    七月底,白咏薇的考试成绩放榜。

    因为官费留学名额少,考得人多,她没有中,其它两所大学都录取了。

    主要也是报名费太过昂贵,参加考试的人少。

    圣约翰大学考试的报名费是十二块,金陵女子学院是十五块,而清华大学的报名费才三块钱。

    随之而来的还有个好消息,白慕定同意了白咏薇跟邱奎的亲事。

    这其中姨太太功不可没。

    姨太太生了儿子底气很足,慢慢不将白咏薇的母亲放在眼里,更不把白咏薇姐妹当成自家人。

    在姨太太看来,白家的财产都是自己儿子的。

    与其让白咏薇嫁进位高权重的婆家,以后跟自己做对,不如让她嫁到平头百姓家,断了她争夺家产的妄想。

    枕边风不停地吹,再加上儿子到底金贵,白慕定很快缴械投降。

    但是他也没打算苛待白咏薇,花费两千块给她买了处相当不错的公寓,又给她六千块作为嫁妆。

    这点嫁妆相比家产不过是毛毛雨,姨太太通情达理,并无怨言,反而提醒白慕定给白咏薇置办两套首饰。

    白慕定越发觉得姨太太大度。

    白咏薇的娘亲气得要死。

    白家财大气粗,收集了不少好物件,诸如翡翠镯子、白玉簪子,有几样还是从宫里流出来的,都保存在白慕定书房的保险柜里。

    随便拿出两样就比那些金银之物值钱。

    她之前觉得白慕定怎么也会给白咏薇一件两件作为传家的物件,没想到他只字不提。

    很显然将来是要留给妾生的儿子。

    正室跟白慕定置气,而姨太太却温言软语地相劝,白慕定心几乎要偏到咯吱窝了,连带着对白咏薇也没有好脸子看,也不打算cao办宴会。

    白咏薇的娘亲既气女儿不争气,非得嫁个穷鬼,又生气白慕定不念夫妻情意,被小妾勾得五迷三道。

    心灰意冷之下,懒得再管白咏薇,只把心思用在幼女白咏芳身上,天天念叨着要白咏芳嫁个出息人。

    白家人不愿意张罗,邱奎的爹娘却是诚意十足。

    他们家买不起,只能多出力,把白咏薇的公寓收拾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还拿出一百块钱包了附近一家小饭店,请两人的同窗好友吃饭。

    杨佩瑶按照前世高中同学婚礼的场面,在饭店外面扎起一道拱门,用各色气球和鲜花做装饰。拱门上方拉一道横幅,写着白咏薇和邱奎喜结良缘的字样。

    门口放一张桌子,摆上本子和笔,每位前来的同学都要为新人写几句祝福的话。

    饭店玻璃窗也贴着双喜字,桌上则放着玫瑰花、糖果和点心。

    又联系了几位能歌善舞的同学,请他们准备节目。

    表演完毕,邱奎跟白咏薇介绍他们从相识到相恋的路程,然后摄影师给大家照相片。

    最后饭店准备午餐供大家食用。

    婚礼不像中式婚礼那么繁琐复杂,也不像西式婚礼场面宏大,却是热闹而温馨。

    好几个同学都表示以后像举办这种形式的婚礼。

    被这些事情耽误了,如果再去温哥华的话,杨佩瑶就赶不上回来开学,顾息澜便让周秘书陪着楚青水走一趟,另外还带着程信风以及万安帮几个信得过的手下。

    杨佩瑶上午写作业,下午又开始准备秋冬服装。

    服装厂添置了新机器,扩招了二十多个女工,比之前的生产量大多了。

    鉴于上次的分歧,杨佩瑶跟唐俊杰协商一番,把这近百名女工分成两组,两人各占一半,分别生产两人设计的服装。

    抛去成本后的纯利润的四分之一归个人,另外四分之三留到年底按照契约上的分例进行分配。

    如此算起来,唐俊杰比之前略占便宜。

    唐俊杰卯足了劲儿要跟她比试,打算在销量上压她一头。

    杨佩瑶也不吃亏,她是服装厂最大的股东,不管谁设计的服装知名,她总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一季,杨佩瑶仍是双保险,除了把春季失败的牛仔系列做出改进外,又推出体现女性柔美的格子裙。

    面料以改良的华达呢为主,有半身裙也有背带裙,色彩多选大红、绛红等鲜亮的颜色,用以缓解冬天的沉闷。

    八月初,顾静怡启程去法国,同行的有“中法教育会”的另外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