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布局(一)
朔州马邑,属于辽国西京道,因为与宋国挨得比较近的缘故,马邑经常会有宋国商人打此经过。宋辽两国这些年打打停停,生活在马邑的人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时不时就要爆发冲突的生活。 对待宋国的官军,马邑人是没好感的,但对于宋国的商人,马邑人却又是欢迎的。辽人虽瞧不起宋人的孱弱,但却又欣赏宋人的文化,而宋国的那些商品,在辽国也是颇受欢迎。每一次有宋国商人抵达,就意味着辽人又有了一次“淘宝”的机会。 无jian不商!在吃了无数次亏以后,辽人也学得精明了,对于那些以次充好的商人,辽人自不会给什么好脸色,但对于讲究货真价实的商人,辽人同样也会以礼相待。此时进过马邑的宋人商队,在辽国已经算是小有名气,当然靠得当然不是坑蒙拐骗,而是货真价实。 没人喜欢跟太过精明的人打交道!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他给坑了,需要时刻提防。而跟实在人打交道就不需要太费心神。张家商队能够在辽国境内得到礼待,那也是这些年努力经营出的一个好口碑。 马邑并不多,一个小县城,担任县令的文人还有几分矜持,但作为此地武官的耶律庆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得知张家商队到了马邑以后,当即带着人便赶到了张家商队暂时歇脚的住处。倒不是张家商队里有耶律庆的熟人,而是张家商队这次运来的货物里有耶律庆的最爱。 耶律庆嗜酒如命,而且专好喝烈酒,在品尝过张家的烈酒以后,其他所谓的烈酒在耶律庆的眼里那就跟水一样没滋没味。这眼瞅着自己的“存货”就要告罄,终于等到了补充的时候,耶律庆当然要赶紧过来。 做买卖说不难也不难,说白了就是低进高走,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取其中差价。可难也就难在这里,什么价才是低价,什么价又算是高价,只要判断有所失误,那就会赔,甚至赔得血本无归。好在张家做买卖也不是一天两天,负责买卖的管事也是经验丰富,别的不知道,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他们还是清楚的。张家的烈酒,在辽国那就是独一份,不仅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更可以成为交朋友的利器之一。 虽说宋辽不属于同一国,但这么些年的邻居当下来,其实宋辽边境的大规模战事已经少之又少,宋国用兵最多的地方,还是由辽国在背后支持的西夏。而利用西夏这枚棋子,辽国也一直于宋国相安无事,互通有无。 柿子要捡软的捏!宋国君臣挺有意思,明明知道西夏是辽国扶立起来用以钳制自己的傀儡,但偏偏却不敢找正主的麻烦,只是一心要将西夏灭掉。可偏偏宋国君臣自己又不争气,每回对西夏用兵都是以失败告终。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结果却是便宜没占着,亏倒没少吃。 此时已经叫张宝占去的高丽本来是宋国的藩属国,也是宋国想要借此地对辽国形成两面夹击之势的战略要地,可问题是高丽人在眼见宗主国宋国连连败给辽人以后,扭脸就改拜码头,认辽国为宗主国,不鸟前宗主国宋国了。由于隔着大海,宋国虽气愤高丽人的白眼狼行为,但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吃了这记哑巴亏。 要说宋国不盼着辽国倒霉,那是不可能的。在这个老对手身上吃了无数亏,又怎么会不希望辽国这个老对手遇上麻烦。而现在,宋国的祈祷似乎真的奏效了,辽国刚刚平定了叛乱自立的东京道,还没等喘口气,刚刚收复的东京道就叫女真人给抢走了。 女真人,如今已经成了辽国头疼不已的心腹大患。而且与宋人不同,辽人与女真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能够缓和关系的可能,而这也跟辽国现任天子大辽天祚帝耶律延熹有关。 耶律延熹虽然也是耶律阿保机的子孙,但他并没有继承到祖先的雄才大略,而且与宋徽宗一样,不喜处理朝政。当然跟宋徽宗的爱好广泛不同,宋徽宗赵佶是除了处理政务别的都爱,是为艺术家皇帝,而耶律延熹则是除了游猎,别的爱好没有。 喜欢打猎不是什么大毛病,但身为一个皇帝为了打猎就枉顾人命,这就有点过分了。在完颜阿骨打还没有建立大金以前,女真人还是一盘散沙,抵抗不了来自强大辽国的剥削压榨,每年都要上缴东珠与海东青。但这两样东西都不是轻易就能够得到的,一旦女真人交不齐,满足不了辽人的要求,辽人的处理方法也简单,就一个字杀,杀完了还要继续交。 过分的压榨,导致了女真人激烈的反弹。完颜阿骨打揭竿而起,女真人响应者云集,最大的原因便是辽人常年对女真人的死命压榨,不给人留活路。自己酿下的苦果,当然只有自己去品尝。 若是耶律延熹能够稍微自律,或是耶律延熹稍微能够纳得进忠言,辽国也不会叫女真人给搞的灰头土脸。毕竟辽国也是立国百余年之久,国家底蕴还是有一些的,完颜阿骨打的大金虽看似凶猛,但凭着的还是一股血气,跟人多地广的辽国消耗不起。 可偏偏耶律延熹身边有个萧奉先,完颜阿骨打若是有一日遇到了萧奉先,真该感谢萧奉先的“鼎力相助”,若没有萧奉先的“暗中相助”,辽国不会败得那么快。萧奉先在辽国的地位,就等于是宋国的六贼。所不同的就是宋国六贼是六个人,可辽国就一个萧奉先,他一个就顶六个。 当初完颜阿骨打拒绝向耶律延熹献舞,耶律延熹就有意以此为借口处死完颜阿骨打。就是这个萧奉先,劝说耶律延熹不要与完颜阿骨打一个粗人一般见识,结果放虎归山,敲响了辽国的丧钟。要是耶律延熹当时不听萧奉先的,坚持要处死完颜阿骨打,那估计也就没后面什么事了。 完颜阿骨打在建立金国以前,女真人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力量松散,各自为政。但就是因为有了完颜阿骨打的牵头,女真人才能拧成一股绳与辽国抗衡。完颜阿骨打是女真人的领袖,一旦失去了他,女真人依旧只是一盘散沙,不会是辽人的对手。可就是因为放跑了完颜阿骨打,女真人也就变成了辽人的心腹之患。 耶律延熹好游猎,对于兵事自然也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偏偏他又没有一点自知之明。他只是一个军事发烧友,所学所会只不过是一点皮毛,但他自己却觉得自己是当世名将。在认为女真人已成辽国心腹大患以后,纠集了全国七十万人马,准备将女真人斩草除根。 可大兵团作战,考验的就是统帅的协调能力。耶律延熹调集了七十万人马不假,但这七十万人却互不统属。辽国与宋国不同,宋国国中兵马皆属于朝廷,听从朝廷的命令,而辽国的兵马虽也听从朝廷的命令,但除此之外更听从各部族的族长命令,甚至族长的命令要比皇帝的命令更管用。 与中央集权的宋国不同,辽国虽是皇帝当家,但国中部族的力量同样强大。那些来自各部族的人马,其实也是各部族的私兵。自从耶律延熹上台以后,任用宠信萧奉先为首的一帮jian党,以至引起辽国内部许多人的不满。若是在宋国,那些对朝廷不满的人除了背地里骂几句娘之外也没别的招,因为他们没有实力去朝廷对抗。 可这搁在辽国就不一样了,辽国内部各部族皆是有兵有粮有地盘,真惹急了那就是造反没商量。数年前辽国上京道的耶律章奴造反,虽然很快就被平定,但也分裂了辽国内部,紧随其后的东京道渤海国自立,耶律延熹虽也努力平定,但最终还是叫金国给捡去了便宜,如今的辽国东京道,已经成了金国的地盘,而原本在东京道生活的辽人,有不少也已经归顺了金国。 张宝来自于后世,对于兵权的重要性自是比谁都清楚。在拿下高丽这块大后方以后,他连论功行赏这件事都没着急做,先着手办的便是收拢兵权,确保以后不会出现拥兵自重这种现象。像石宝、邓元觉等原先驻扎在各山头的大将,这回虽然都被安排了一个好位置,但同时张宝也杜绝了这些人私募人马的可能。 梁山预备军,是以后各营补充人马的唯一途径,而掌握后勤补给,更是限制各营将官野心膨胀的重要手段。想要收买人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便是花钱。而张宝给出的军饷及待遇,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办到,哪怕是大宋朝廷,也不敢像张宝那样厚待官军。当然这样做也有弊处,就是太费钱。张宝不大规模扩军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养不起那么多兵。但正是因为如此,张宝的兵才最不容易被人收买。 想要收买人,就要开高价。可人家明明一个月能赚一万块,你拿五千块出来想要收买人家?这不就是做梦嘛。人家犯得着为了你这五千块担着骂名放弃那一万块吗? 张宝不担心自己身边的人被收买,尤其是军中的中高级将官,张宝更是不担心。军中的中高级将官,对军队只有指挥权,但实际掌控军队的,却是那些处于下层的低阶军官。而这部分人,往往不是张宝的死忠便是与张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便军中有大将被人收买,也休想带着队伍叛变投敌,因为没有人会选择跟他走。 当年张宝为了储备人手开办的社团,如今已经并入了张家的军队当中,而社团里的那些人,大多也都已经担任了军中的下阶军官。所以别看张表面上只是掌握着守备军第一营,但随着这次兵马调整,张家军已经牢牢掌握在张宝的手中。 在确定了乐浪、玄菟二郡的郡守分别是吕将、仇悆以后,负责驻防这两个地方的官军也随即走马上任。张宝要做的是文武分家,文臣武将互不统属但又必须配合行事。吕将、仇悆只有治民权,但却不能插手兵事,不过军队的后勤是由地方供应;而驻守地方的官军不得干涉地方行政,但却必须配合地方的行政要求,负责维持当地的稳定。 高丽三面环海,真正需要重兵防御的,也就只有北方。一开始要防备的是辽人,但随着女真人势大,张宝需要防备的对象也就变成了女真人以及投降了女真人的辽人。 有鉴于历史上对女真人强悍的描述,张宝也对北方正跟辽人人掐架掐得正欢的女真人不敢掉以轻心,所调派的兵马也是军中精锐,诸如卢俊义、石宝、邓元觉这类军中猛将,也是一口气调派过去七八位,为的就是要防住女真人有可能的第一波攻势。 女真人如今是鸟枪换炮,自打夺取了辽人的东京道,过去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的辽人又成了自己的家奴以后,女真人就开始有点“飘”了,换成他们变得不可一世。人倒霉的时候要装孙子,可成大爷的时候自然就是该报恩的报恩,该报仇的报仇。 先前光顾着收拾辽人这个大仇人了,如今总算能喘口气,那自然也要找过去总是帮着辽人欺压自己的高丽人算算后账。 高丽人瞧不起女真人,认为女真人是蛮夷,是树林里还没进化完全的野兽。但女真人同样也瞧不起高丽人,而且与高丽人的鄙夷不同,女真人更多了一丝仇恨。不作不死,谁叫高丽人当初跟着辽人欺负女真人的。 只是高丽人欠下的债需要张宝来承担,这就让张宝心里有些不爽了,对高丽人能“惹是生非”的本事又有了新的了解。为了不做冤大头,张宝决定招收高丽人充当仆从军,由他们担当抵挡女真人南侵的炮灰,但让张宝感到犯难的是,高丽兵好招,可统领这支高丽仆从军的将领却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