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总裁在后宫崛起在线阅读 - 第320页

第320页

    这些消息飞鸽很快,带到了李景手里,李景也立刻转呈了皇帝陛下。周斐琦看过后,命李景继续探查。因为周斐琦认为这种惨无人道的统治方式,就连身为大周人的暗探看过后都义愤填膺,外人尚且如此,没道理千岛皇室和千岛朝廷百官却装聋作哑。整件事里,目前千岛官方的态度太离奇,这里面一定还有隐情,这个隐情要调查清楚,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时局。

    周斐琦将这些忧虑讲给李景听,以至李景给津州方面的回复也就是传达了皇帝陛下的意思。

    所以今日的早朝,大臣们又开始吵吵嚷嚷对千岛那一丈到底打不打时,周斐琦便没再让李景表态。当然,动兵这种大事,大臣们多讨论一下也是有好处的,毕竟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人多了,掰开揉碎了将利弊一说,对于周斐琦这位决策者来讲,更有利——他可以多方收集信息,去伪存真,将风险提前规避掉,这样做出的决策,定然是最优的方案。

    周斐琦没有阻止大臣们畅所欲言,当然有些大臣借机夹枪带棒黑同僚的行为,也没能逃过皇帝的眼睛。对于这种人,周斐琦当然也用。因为,古代官场也好,现代职场也罢,从来都不缺有野心的人。有野心,有手段,有业绩,才叫真本事,如果再能忠于皇权,那这样的人有点儿私心,反而更容易cao控。

    早朝一时间又被吵成了菜市场,其中依旧是户部官员们反对开战的声音最多。自大朝贡出事,经过昨日一天中秋,再到今日早朝,户部尚书李大人已经让下属就目前国内可调用的物资进行了最初一轮儿的统计,结果出来后,李大人看完就眉头大皱,那是因为,这些物资只够支持一场不足二十日的水战。若是在陆地上开战,可调用的物资陆续相加还能再延十日,可是水战,船舱内便于储备的粮食,药品与陆地不同,很多可动用的物资都用不上,所以这一战最好不要打,若非要打,大周的水军则最好是能在二十日内打败倭寇,解放千岛!

    要知道,千岛国之所以叫这么名字,便是因它的国土不是集中一块陆地,而是分散成了数百个小岛屿。当然岛屿和岛屿之间间隔都不太远,可越是这样,水战的难度就越大。当年太祖打天下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边可是最后收服的,原因就是因千岛的地形易守难攻,岛上的人只要有海就能活,而大周的士兵,就算是水军,那个时候海上的生存能力依然要逊色很多。

    最后能把千岛收服,还是太祖用了大量暗卫,几乎将千岛全部皇室都请到了沽城喝茶,当时那个千岛的皇帝与太祖畅谈三十余日,最终才甘愿臣服,这关系至今也已有很多年了。

    如今,嘉懿朝虽说水军的素质要比过往任何时代都强出不少,但要说能在二十日同时内拿下千岛三分之一的岛屿,这个胜率可不高啊。尤其是,这次的敌人不再是千岛国民,而换成了更加心狠手辣的倭寇。

    倭国也同样是个岛国,只不过那个岛屿的面积要比千岛皇都所在的岛屿大将近二十倍,但水军同样强大,且因那个国家的传统就是不胜即死,这个国家的军人可以说是一帮真正的一上战场就双眼赤红的修罗,若是大周真与倭寇在千岛开战,这一战的激烈程度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几乎是人人都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会很残!根本无需多言。

    正因如此,户部李尚书在权衡多方因素之后,在今日早朝上,户部众人几乎人人都说了番反战之词后,他也终于开了口——态度很坚决,他反对开战!

    不过,李尚书反对开战的理由给得十分充分,主要是从物资统计方面详细阐述了大周当前的国情,另外他还指出南疆也不太平,渭水大坝修建工程今年耗资也重,这个时候再去援助千岛实在非明智之举。还说了一句苦口婆心的话:“国之根基农桑药畜,国之将亡战乱四起。不过,倘若陛下决议要战,户部也必将竭尽所能为大战做周全准备。只是这人手上恐怕就不够了,臣之前就向陛下恳请过增设计相之位,不知陛下如今可否先将计司之编兑现,这样也好叫我们户部,重新再细细理顺物资之事。”

    李尚书会提计相计司这个事情,其实真的只是好心。他想着战或不战都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不如趁这个机会要求增编,先把人码齐了,主要是这个计相之位,乃是之前就说好的,让高毕焰来坐,如今趁着这个时局,趁着后宫太后的支持,先把这事落实,这才是大周开启先河的惊天之举!

    千岛国怎么样,打赢了,户部无功,打输了是大周的损失,钱粮耗尽,还是得户部来想办法周转,到时候有高毕焰在,战赢战败都无所谓,因为李尚书相信,有了高毕焰,户部从此便再也不用发愁政绩了。

    这要是换成几天之前,周斐琦都会立刻点头答应他。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大周的毕焰君他有喜了。这个别说是放他去户部入职了,就连晚上……唉,不提也罢!反正今晨他走的时候,看赫连野的脸色不大好,好似是对他们昨晚的‘只顾自己爽’的行为及其不认同。

    他上朝来的早,因此不知道,赫连野在皇帝陛下走后,就逮着高毕焰好一顿苦口婆心地劝,那个架势,真的,一点不夸张的说,很有几分老僧念经的意味。

    赫连野的‘紧箍咒’留给高总一个人听了,前朝李尚书的提议却让皇帝陛下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