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有凤来仪在线阅读 - 第353节

第353节

    原本就是两难的事情,被福王弄得更加难为人了:原要红鸾还不需要立时做出选择来,可是现在只要太子妃只看懂了福王的暗示,真舍得对自己下手,她马上就要做出选择来:可是无论选哪一个,好像都不是活路。

    她实在是恨极福王,他是不是和自己八字犯冲,怎么每次在这种要命的时候他都要出来捣乱?他不做怪会死吗——真想大声质问福王。

    就如她没有注意到冰儿,吓得半死的冰儿也没有注意到她,谁也不知道对方看到福王对太子妃眨眼了;而太后和皇帝的脚步声响在她们的耳中,她们都在用眼角的余光注意着太子妃:她应该不会看得懂福王的暗示吧?

    太子妃在发呆,看上去愣愣的保持着和福王目光相撞的姿势一动不动,而嘴巴也微微的张开着,是因为她原本要说太后不可以如此的;可是被福王眨了眨眼她把那句话给吓得咽了回去。

    她也被吓了一跳,虽然不是很聪明但她也知道福王对皇位曾经有过企图,现在虽然大事已定但是福王对皇帝应该不会是忠心耿耿的。

    512章 难得聪明

    连走过太子妃身边有一步远的福王,也怀疑太子妃是没有听懂自己的暗示,他在心中又咒骂了太子妃的愚蠢后,想再给太子妃点提示:他知道妒可以让女人发狂的,像太子妃这样已经不能用愚蠢来解释的行为,在他的眼中就是发狂了。

    因妒成狂的女人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他十分肯定此事;所以他才会给太子妃那样的暗示,看来想达到阻止红鸾为宫妃的话他要再给点暗示,却又不能让太后和皇帝生疑:不然他就会把自己陷进去。

    唉,这很难,因为太子妃笨得让人光火,恨不能把她脑袋切开好好的洗一洗,看她能不能清楚点;他的目光不自禁的扫向红鸾,虽然他已经说服自己是因为自己好胜才会不舍得红鸾,但此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想看一眼她。

    却正正好好看到红鸾和皇帝目光相撞的霎间,只是皇帝看上去很奇怪,就好像红鸾是个平常的宫人般;福王的眉头微皱,再看一眼太后、顺着太后的目光再看到元华,他也就明白了:看来红鸾是太后的人丁点不假,而太后把红鸾打成这个样子那目的当然不言自明。

    他心头一跳:如果有人把皇帝看上红鸾的事情证实给太后的话,红鸾定会被太后处死,对皇帝来说当然是严重打击吧?他的目光再次自红鸾的身上扫过,忽然就想到了她那双柔软的红唇。

    他抿紧了唇,如此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他的皇兄可最能忍人所不能忍的,相信红鸾的死不会让他真正的乱了分寸,想做帝皇的人、做了帝皇的人,有几个会真正的把儿女情长当回事儿?他不会,相信他的皇兄也不会。

    至于他的那位先祖,嘿,历朝历代那样的帝皇有几人?那样的皇帝绝不会是他皇兄这样的性子,杀人于无形。不说其它,只凭为太子时他能借刺客之手杀掉了他母妃安排的不少人,又借刺客之事用父皇的手除去杀掉不少,最后几年近太子身边的人哪里还有他母妃的人?

    可是太子平常的所为却让他及他的母妃,还有宫中所有的人都没有生出过疑心来;这样的人会为儿女私情而不顾那张龙椅吗?他不要太天真了好不好,除了把红鸾的性命弄丢了,他不会由此得到什么有用的好处。

    霎间他心如止水,收回和红鸾相撞的目光想再提醒太子妃一句;虽然想暗示太子妃不是个容易的事情,但也难不倒他。

    红鸾分明在福王的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杀机,之后福王看她的目光却又变得有些温柔,这让她心生警兆:这个死福王又在想什么坏点子害我?怎么这些贵人就这么闲,一个两个都没有事情做,非要来寻我的麻烦呢。

    她很想狠狠的瞪福王一眼,最终还是恭谨的收回目光,在心中骂了自己一句窝囊;唉,这宫里真不是人混的地儿啊;她看着自己的衣袖感慨了一番,不过随后她就收起这点子没有用的心思,又偷偷看一眼太子妃。

    现在她只盼着太后和皇上走得快些、再快些,只要他们离开东宫那太子妃就算是想明白福王的暗示,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到时候她身边有许多的人伺候着,就算是狠得下心也会有人阻止她。

    只是这种把希望宠托在他人身上的感觉,让她很难受;因为事情完全不在她的掌控之中,会发生什么变故完全不是她能预想到的。在宫中,有时变故就代表着失败,就代表着死。

    红鸾恨恨看一眼太子妃,手猛得一缩既然做了宫妃那就努力往上爬吧,爬到再也无人想取自己性命就可以取自己性命的位子上去,爬到她可以握住所有人性命的位子上去,到那个时候她想报仇也就不难了。

    想到做宫妃的好处,尤其是报仇所带来的便利,让她心里好过许多,也火热了许多。

    太子妃今天所为的最大错处,就是把红鸾逼得认可了宫妃,不再是那么的抗拒开始认命,并且开始想做了宫妃后对她报仇能有什么样好处:如果她不是笨得如猪,聪明一点点换个法子其实她可以得到红鸾相助的,因为她手中的权力可以帮到红鸾。

    只是太子妃自己还不清楚,她只是开口叫道:“太后,你不可以那样做,妾,绝不奉旨”她说完重重的叩下头去,“嘭嘭”有声。

    红鸾和冰儿都在心中吐出一口长气,看来笨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太子妃果然没有明白福王的暗示。

    而福王此时也找到开口的机会:“皇祖母,皇上……”他用余光看着太子妃,如果这次她再听不懂,回头他定要想个法子好好整治一番太子妃,免得她笨得把人气死。

    福王的暗示还没有说出口,那边太子妃已经站了起来喊道:“妾不能让太后改变心意,可妾却绝对不会奉旨。”说完低头掩面,对着一根宫柱就狠狠的撞了过去

    红鸾和冰儿吐出的那口气还没有吐出,也就吐到一半儿就被憋住了,两人脸色都是大变;只是红鸾是伏在地上并没有人注意到她,而冰儿反应倒是极快,连忙叫一声:“娘娘”跟着扑过去拦太子妃。

    如此一来冰儿脸上的惊容也就不会有人多想了。

    福王没有想到太子妃原来是听懂了,只是不死心还想开口让太后回心转意,真是个蠢人啊;不过他对自己心中涌上来的痛快有点不解,其实他和太子妃并无仇怨,看到太子妃寻死他痛快什么?

    红鸾撑起上身,此时她才发现根本没得让她选,因为重伤的她不想说是救人了,就算是动一动都痛得她几乎要了命啊;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子妃向柱子上撞去。

    太后吃惊的回身,皇帝猛然转身,福王当然也是一脸的震惊;而殿上的宫人太监们更是乱作一团,有叫的也有那入宫年头长的扑上前去救人:太子妃如果真得撞死在宫柱上,他们这些伺候的人没有一个能活命。

    该聪明的时候笨得要死,该笨的时候却千年难得一见的聪明起来,真是该死红鸾也只能看着众人混乱在心中恨恨的骂了太子妃一声。

    粉红240张加更,再有9票就又能多更一章了

    正文 513章 恶名514章 退让

    513章 恶名514章 退让

    太子妃不知道被多少人在心中骂过她的笨,更有不少人恨她的蠢笨恨得都有想掐死她的冲动;可是今天她脑子忽然灵光,却依然几乎让所有的人恨得牙痒痒:你怎么就不能一直笨下去呢。

    福王的神色间没有一丝不同,就连眼神也无异样;暗示太子妃只是第一步,在他身边的太后和皇帝可都不是平常人,只要他有些许的神色让太后或是皇帝生疑,此计不成功不说反而会被人利用。他极为清楚,所以他现在所为就真得当作此事同他无关,吓得愣在了当场。

    皇帝的手在袖子里猛得攥紧,他克制着才没有扑过去拦下太子妃;倒不是他凉薄而关系太大了:他身怀武功被人知道那这几年的刺杀要怎么说?被人捉到这么大的把柄,他的皇位不保就是性命不保,他的性命不保就是很多人的性命不保。

    为了太子妃一人他不能置身后那么多人的性命不顾,但是眼睁睁让他看着人死在面前他真得无法做到无动于衷;双眼狠狠的瞪着太子妃,不就是要新进几位低位宫妃,就算没有红鸾两人,一样也有其他人。

    不是他好色,而是按礼法来说,也为了皇家的血脉延续,他就算没有再纳宫妃的念头,太后和百官也会会劝他再进几位宫妃的:怎么也要有个十几位才算正常;太子妃以死相逼,难不成以后都不许他再纳其它妃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太子妃不想让红鸾和冷玉为宫妃,也不是没有其它法子可想的,倒底现在是国丧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真到了要以性命相搏的地步吗?而且太子妃如此做,置太后于何地、又置他这个皇帝于何地呢。

    惊、忧、怒一齐涌上心头,他都分不出来哪一种情绪更重些,只来得及大叫:“快救人拦下太子妃。”就算是在这种情形下他依然有着非人的冷静:“护住那根柱子。”

    看到宫人和太监都要向太子妃扑过去,有远有近可是太子妃冲得那么急,除了冰儿拉下了她的玉佩来,其它人都还没有摸到太子妃的衣角;而那宫柱却无人理会,皇帝想到的法子就是柱子如果不是硬梆梆的,太子妃也就不会撞死血溅当场。

    总算有人明白了皇帝的话,四五个人过去手拉手、背靠背的想挤在柱子前,想以身体为垫子阻住太子妃。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的很快,太子妃的寻死、皇帝的大叫几乎就是前后脚;而那几个想做rou垫的宫人太监还没有在柱子前站好,太子妃的头已经到他们的面前。

    太子妃是真得想不如死掉算了,反正皇帝也不喜她了,而太后和元华又有那么多的心计,她何苦还要受气?死了倒干净,也让世人看看皇家的太后是如何逼死孙媳的,也让百官们瞧瞧他们的皇帝是如何置妻子于不顾的。

    她是存心要以死来报复太后和皇帝,这口气涌上她的脑袋根本就没有细想,反正就是想让太后知道她错得有多厉害,想让皇帝后悔一辈子;死意甚坚的她一头撞开一个宫人,继续向柱子冲过去。

    而宫人和太监们都涌了上来,抓衣裙的,抓胳膊腿的,甚至还有人急得忘了分寸抓住了她的发髻;众人齐力之下虽然按住了太子妃,可是太子妃的头已经撞在柱子上。

    并没有见血,可是红肿立时就起来,不多的功夫便在额头上生出极大的包来;人,也晕倒了。

    正是因为皇帝见机快,那当在柱子前的宫人虽然被撞倒,却也卸去了太子妃的不少力道,才使得太子妃撞在柱子上而无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