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国重器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行者的责任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行者的责任

    “3d显卡研发成功了?”

    白云天听着话筒中,衡所长有些语无伦次的叙述,也是笑吟吟地惊喜道。

    3d显卡的研发,他除了提供各种技术资料,并没有像对自己的研究部门一样,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不是还帮他们补课、提点研究思路,指引他们走在正确的研究道路上。更不像计算机所那样,还亲自下场,替他们完成了最困难的芯片组设计开发。

    就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牵着、带着,甚至是抱着孩子一起跑,让他们可以从他这里,得到最够的借力,最快时间跑完全程,完成冲刺。

    一个从未从事过显示技术研发的科研所,只用了三个月多,就完成了整个设计工作,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就算和国外研发机构相比,也毫不逊色。

    当然,这也跟他提供了详尽的资料有关,特别是voodoo卡的全套电路图。没有这份资料,三七零一所连模仿的对象都没有,要从零开始,那不知道多久才能有所成果。

    白云天并未因此,而小看他们。

    谁不是从模仿开始的呢,德国正是从山寨英国产品,开始了它的工业之路。美国也是靠着山寨英国,才奠定了二十世纪的工业基础。

    日本、韩国,放眼全球,每一个国家,都是从模仿开始,慢慢蹒跚学步,到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才摆脱模仿对象的窠臼,开始了自己的独立设计之路。

    只可惜,由于西方的技术封锁,大多数国内科研单位,不像日本、韩国、新加坡,可以直接看答案,从欧美学到最新最全的技术,甚至直接购买各种先进设备,用最短的时间,跑完欧美上百年的技术发展之路。

    我们根本连抄袭的资料都没有,欧美还严防死守不让我们得到。

    国内研发人员迫于无奈,才只能从最基础的外形出发,通过反向测量人家的设备外形来揣测对方的设计思路,测绘精密设备的零部件,以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来一点一点开阔眼界、学习最先进的设计思路。

    之后,又要用很长的时间,一项一项地进行技术攻关,艰辛地解决材料、铸造、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费好大的劲,才能前进一步。

    不是我们笨,也不是我们懒,而是信息的不对等!

    说起来,三七零一所是幸运的,通过加入联合研究,从白云天这里得到了国外众多详实的研究资料,从而在短时间内,就快速掌握了最前沿的显示技术,从而可以后发先至,赶超一个个竞争对手。

    “祝贺你们!我代表中华制造,真心感谢你们的付出,谢谢!”白云天真诚地表示感谢,然后道,“再给你们两周时间,完成产品最后的修改、定型,之后就投入批量生产,搭配我们的廉价型兼容机一同出售,能做到吗?”

    “没问题!两周时间足够了!”电话中,衡所长的声音信心百倍。

    “那好!等这个项目完成,我给你们发放丰厚奖金,再给你们两周时间休假。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全功能3d显卡的设计!”白云天果断道。

    “全功能?”衡所长听到这个要求,感觉有些不淡定了,声音迟疑地说道,“可是国内的半导体制备”

    白云天很明白,他疑虑的是设计出来,国内半导体企业能否将其做出来。

    从九三年建成投产,到今年,快一年了,华越公司才初步掌握相关工艺,良品率堪堪过半。

    这可是三英寸的制备工艺啊!

    人家欧美八英寸制备技术都成熟推广了,十二英寸的制备技术,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我们才刚刚掌握,还不到吃透的程度。

    真正吃透,它的制备潜力至少应该能达到十二万晶体管的集成度,可现在还在两万九上打转。

    同样一年时间,奔腾芯片已经从初版的两百多万晶体管,猛跳至了三百多万晶体管。

    这样的制备能力,衡所长能放心才怪。

    “没事,研发出来以后,我们可以找欧美半导体厂商代工!”白云天平静道。

    他支持国货,但他不会陪着国内的制造业蹒跚前行,拖慢自己的发展步伐。

    反而,他会大步前行。

    当取得了进步以后,再将自己生产的先进设备卖给国内同行,让他们能迅速缩短技术代差,有机会快速跟上。

    这是他作为先行者的责任!

    白云天放下电话,看着眼前的屏幕,回到了当前的工作中。

    他现在正在设计的,是新华机床厂、苏城电视机组件厂的厂房设计图纸。

    不同于原航仪厂车间,依照原有厂房的简单改造。

    他这一次,并不打算在新厂址,重新复制一个新华机床厂、苏城电视机组件厂。两个落后的企业,原封原样搬迁过来,对于他未来的布局,毫无意义。

    他打算利用这次搬迁的机会,让这两个厂彻底摒弃传统机械加工模式,进入到自动化加工阶段。

    加工工艺,直接决定了厂房的结构、布局。

    而要生产的产品类型,又决定了需要采用什么加工工艺来制造。

    电视机组件厂,他已经确定了,未来将以显示器为主要产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硬件生产链。

    唯一还没确定的,是新华机床厂,未来是继续生产车床,还是作为其他企业的设备加工基地,改为精密机械厂。这两个方向,从金属加工技术角度来说,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

    不同的选择,代表了不同的车间类型、设备布局。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的加工方式,原来的砖混结构厂房将被摒弃,将采用更为合适的建筑材料。同时,厂房还要为以后扩建、改建留下余地,以满足未来更高档次厂房的建设要求。

    想是这么想,但若是全部采用数控设备,国产的性能不行,进口的采购成本又太高,而且也买不到真正的好东西。自行改造,太过耗时费力,所以大量原有设备,也不可能全部弃置,能用的还会继续用。

    只有实在太差的,才会当做二手机床,销售出去。

    需要权衡的地方太多了。

    他靠在椅背上,眼睛似闭非闭,脑子里回忆着制造史回顾中的各个时代的厂房设计,试图从中找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