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七零年代小美人在线阅读 - 第65页

第65页

    想到自己天天上班,还有cao持这个家的辛苦,杨雪燕mama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训斥:“你这说的像话吗?怎么事事想着和别人比?你这么能,怎么不去和大元帅的闺女、主.席的闺女去比?家里日子不好,你就别在家里过了,去别人家做闺女去!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你这么好的日子,整天吃不饱......”

    毛思嘉对于这场风波的原因并不知情,只是听到了斜对面的吵闹,但具体的来龙去脉却是不知道的,她也没太放在心上。最近斜对面的杨家常有争吵,有的时候是因为怀孕了的儿媳,有的时候是因为杨雪燕——这个年纪的孩子叛逆心滋长,时不时就要顶撞一番家长。

    对于毛思嘉来说,送走了初.潮,以及爸爸从东北回来了,这才是她生活中关心的事情。

    从东北回来的毛爸没带什么特产,只有几样在乡下买的土产。主要是因为东北多的是重工业,重工业产品什么的,难道要从东北带回钢条、螺母什么的当特产?

    不过东北农业开发卓有成效,农产品也不错,跑东北也不是没有甜头。

    “这次呆不了多久,一周以后得跑一趟新疆,新疆的干果好,rou干多,也有好棉花,到时候弄一些回来...”毛家不缺布,但是挺缺棉花的。毛妈一直想攒一些新棉花,用来做新棉被。

    主要是毛思嘉一年大似一年,他们开始考虑她结婚的事情了。

    不要觉得这夸张,一方面这个时候女孩子结婚早,多的是十八到二十岁之间结婚的。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大家寻摸一点儿东西都不容易,得慢慢攒!结婚需要的东西多,家庭宽裕的人家讲究齐全,从很早开始就会积攒。

    棉花的分配非常有限,平常家里也要用,想要做新棉被什么的,一般情况下需要攒很久呢。

    最近毛思嘉来了初.潮,更是提醒毛妈,女儿真的长大了,很多事情是得考虑了!

    事实上,提醒毛妈毛思嘉渐渐‘长大’的各种事情,从初.潮起源源不断出现,远远不是这一件事。

    比如,令毛思嘉也感到为难的事,她的内衣得重新考虑了。

    毛思嘉小时候不需要穿内衣,读五年级的时候开始穿类似吊带背心的衣服,也勉强能用了。和她的初.潮一样,她记得她胸.部发育也比较晚,是在初.潮之后才真正开始——当然了,这个发育时间在这个年代就不显得晚了。

    从初.潮起,毛思嘉的胸.部也开始有了动静,不再是完全的孩子样!而是像春天里藏在地底下的种子,颤颤巍巍地破土而出,要冒出头了!

    要是一不小心碰到胸.部,也不再是以前的感觉不大,而是一种特别的疼。

    等到少女的胸.部鼓起了一点点小包,毛思嘉觉得她需要少女款的胸衣了...至少不能是薄薄的吊带背心,得给胸.部一点点保护。

    然而,这件事很难办...因为这个时候胸衣什么的,很多都停留在封建社会的水平。

    虽然民国时期就有外国内衣传入中国,前些年也流行过苏联乳罩(国内不能做,都是进口产品,在那时是绝对的奢侈货),这个时候的中国女性却依旧只能选择短背心、棉纱胸衣之类的内衣。

    一方面是因为物质匮乏,没有闲钱花在这种事上。另一方面也是观念的问题,突出女性的形体美是一种罪恶,可以上升到作风、思想有问题的地步,大家对于这种事都是藏着掖着,甚至羞于启齿的。

    毛思嘉去大商场观摩过这个时候的几款胸衣,比家制的小背心强一丝丝,有点儿少女内衣的样子。但如果已经发育成熟的成年女性也穿这些,那就实在太勉强了。

    看不中这些,毛思嘉就和毛妈商量着自己做内衣。

    用比较厚的白色劳动布做出杯罩,掐好各个方面的形状,内衬上用更柔软的布料,非常少女的简单胸罩就做出来的...说实在的,这也就是少女时期用一用。再大一些,这就不行了。

    毛思嘉考虑要不要用浆过几层布料做胸罩,这样就算没有钢圈应该也能支撑处。

    在这件事上,她的要求不算高,因为她记得自己的发育水平很低...A吧?虽然算A里面比较大的,但还是A...

    只能安慰自己,这样至少没有下垂的忧虑...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117 09:36:44~20200118 05:42: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Nana、任逍遥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吃红杏子4瓶;随身空间有点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毛思嘉有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有的时候又觉得时间过的很快。以前她觉得这段特殊年代会很难过去,但是现在一回头,发现复课以来,一年的时光一眨眼就过去了。

    眼睛再睁开,她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了。

    对此她对学校最深的感受,除了组织各种活动,大概就是临近毕业的学生们为了分配问题殚精竭虑。

    之前,老三届的学生慢慢完成了分配,除非是已经找到工作的,不然绝大多数都要送到农村。因为这是第一批大规模上山下乡,老三届的学生中很有一批并不在意这种分配。

    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多地感受到了一种使命感、一种时代的激情。上山下乡,向贫下中农学习,知识青年与农民联系紧密、亲如一家...这是充满了青年内心的想法。说实话,这些想法在之后的数年内只会越来越少,当大革命的激情散去,大家的理智也会渐渐回归,更多考虑更现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