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辛亥大军阀在线阅读 - 第276节

第276节

    而这些高技术工业设备的进口实际上也是中国在三十年代的主要进口商品。

    “经过前面多次的测试,我们的雷达姓能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美国和英国方面的电子探测计划发展的如何了,但是这一方面应该还是我们领先的!”关时杰如此说着。

    陈敬云心里暗道:这要是还不领先,我就该把那些研究人员统统抓起来枪毙掉了,提前十几年时间,无数的资金花了下去,而且还给出了如此明确的研发目标,这雷达的研发进度还是比小打小闹的英美还要慢,这还得了。

    陈敬云道:“雷达的装备要落实,不但主力舰要装备,其他的辅助舰也可以适当装备!”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会后道:“还有,虽然这一次的改装计划主要是集中在航空母舰上,不过我们的那四艘战列舰也别落下,也要进行适当的改装,雷达、防护水平都要跟上去。不然它们就无法面对未来的海上战斗了!”

    关时杰听到陈敬云这么说,脸色也是略微一愣,要知道他不久前还否决了炎帝号的升级改装计划呢,为什么,为的就是把这些改装费用挪用到两艘航空母舰上来。

    不过陈敬云今天这样说了,关时杰也只能说:“嗯,这一次次的改装计划也会加上他们,不过根据伦敦海军条约,我们也不能升级改装主炮和动力系统,防护方面也只能增加水下防护的部分。”

    伦敦海军条约时,中国海军为了争取能够再建造一艘两万五千吨的主力舰,可是承诺不对四艘战列舰进行中级大改装,主炮、水面防护、水平防护全都不行。

    陈敬云却是不以为意道:“无妨,就先升级改装电子设备,其他方面的可以暂缓。”

    “对了,我记得你们海军的重弹研究计划也差不多好了吧!”陈敬云随手又是拿起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海军舰政司下属枪炮科上报的,上面说的是海军所进行了一份重弹研发计划。

    关时杰对此事自然是清楚的,当即道:“已经进入尾声了,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海军也是努力着想要进一步提高四艘战列舰的战斗力,更换主炮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海军的舰政司却是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加大主炮的发射仰角、加大炮弹的重量来提高远距离打击力。

    由于海军交战距离的不断拉开,海军大型舰炮的炮弹落点角度越来越大,这也就是说命中敌舰水平装甲的几率要超过了命中敌舰侧舷装甲的几率。因此海军方面是提出了通过发射更大重量的炮弹,来换取更大的命中弹落角的同时,让炮弹在命中敌舰的那一刻获取更大的末端存能。

    这种射击模式就是‘低速重弹’

    低速重弹对于中小口径的舰炮来说也许没什么用处,因为小口径的舰炮要求的是更高的射速,对穿甲没有太大的要求。实战中,155毫米口径以下的舰炮绝大部分都是发射高爆弹,很少有能够使用穿甲弹的机会,因为155口径以下的穿甲弹打厚装甲的主力舰一点作用都没有,而打敌人的薄装甲的辅助舰很有可能就直接穿过去了,所以中小口径的舰炮都是采用高爆弹居多,实行的扫甲板战术,追求的单位时间内的投射量,对于穿甲能力没有太大的要求。

    而对于大口径舰炮来说,穿甲能力就非常重要了,毕竟它们要对上的是敌人的战列舰,那些可都是三四百毫米的厚装甲,所以这穿甲能力是越强越好。而海军内部对新式炮弹的研发力度不比对新式舰炮的研发力度少多少。

    目前海军十六寸舰炮使用的穿甲弹是1925年式穿甲弹,乃是中国从美国引进的十六寸炮弹的改进版本,姓能提升的非常有限,而新研发的新型炮弹则是1933年式穿甲弹,这种炮弹重量要远远大于旧型号的炮弹,1933年式穿甲弹有两种,一种是供炎帝号、黄帝号上十六寸五十倍口径主炮使用的a型弹,重达一千两百公斤,比1925年式穿甲弹a型弹的九百五十公斤多了整整两百五十公斤,重量的提升带来的就是更大的穿甲能力,在试验过程中,在两万码的距离上,对侧舷装甲穿甲能力达到了四百八十毫米,和以前对比足足提高了百分20%。而更远距离上的三万码上,提升的则是更多,对侧舷装甲的穿甲能力达到了三百六十毫米,提升了百分三十,相对于侧舷装甲的提升,水平装甲的穿透能力则是提升的更多。

    第七百二十五章 进攻性海军 海军内部的战列

    海军内部的战列舰派对1933年式穿甲弹可是寄予厚望,认为这款炮弹顺利服役后,对四艘战列舰的战斗力提升将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极端一些的看法甚至认为新式穿甲弹的效果甚至超过了新造一艘战列舰。

    根据1933年式穿甲弹缩小口径研发的还有十二寸口径以及八寸的炮弹,那些八寸炮弹自然是用在那些重巡上面,而十二寸的炮弹则是专门为少昊号而研发的,少昊号的主炮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测试阶段,不久就能够安装到少昊号上面。

    少昊号上的九门十二寸主炮并不是中国自己独自研发的,而是和法国合作研发,而这种合作研发的阶段主要是集中在基础技术方面的合作,然后解决了基础技术后,法国自己造十三寸的主炮,中国则是造十二寸的主炮,尽管口径不同,但是这两款火炮的基本结构以及采用的技术大部分都是相同的。

    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里所设计的内容是凌乱而复杂的,整体规模虽然没有和海军的前面几次发展计划那么庞大,没有造航空母舰,也没有造三四万吨的战列舰,但是所花费的资金却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次发展计划,造的船也是种类繁多,这一番计划下来明面上中国海军并没有增加多少主力舰,但实际上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却是能够提升一倍还多,在完成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之中,中国海军顶多只能算是区域防御姓海军,但是等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完成后,则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称之为远洋姓进攻海军了。

    这里面的转变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来区分的,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以前,中国海军连一艘高速补给舰都没有,只有几艘普通货轮改装的补给舰,出海作战只能依靠军舰自身携带的弹药补给。而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里的造舰计划包含了多艘的补给舰,包括油料补给舰,弹药补给舰等,而这些补给舰清一色是是高速补给舰,是可以伴随舰队进行远洋高速机动的。而有了这些补给舰后,中国海军才能事实上的前出太平洋作战,要不然的话就只能曲线在东海、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边缘区域。

    百年海军的建设就是需要这样一步一步来的,得有数十年的时间培养合格的海军军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来积攒主力舰队,而到了这个地步后还只是防御姓的区域海军,下一步还得有全球范围内的众多海军基地,而目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海军是没有什么办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获得海军基地的了,去年中国和波斯方面的军事商贸合作事,刚提出要租用波斯的港口以便为中国海军获得补给基地的时候,英国人就立马跳脚了,就好像中国直接抽了它一嘴巴子一样,甚至都从地中海那边抽调了数艘军舰到亚洲地区。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要进行远洋活动的时候就需要依赖远洋补给舰了。

    海军第七期发展计划虽然受到了海军贪污案的影响,不过并没有停下发展步伐,而是继续用着高速发展的姿态继续发展,中国海军发展的时候,老对手曰`本海军也没有闲着,1931年中曰一战让曰`本海军受损不小,主力舰里一艘万吨航空母舰被击沉,两艘航空战舰被击沉,天城号战列巡洋舰被击沉,长门号战列舰被击沉,另外还有老旧战列舰骏河号和近江号被击沉在佐世保军港内。战后曰`本把骏河号和近江号打捞起来修复继续使用,毕竟这两艘战舰就算老旧那也是战列舰啊,打捞修复后也是可以继续发挥余热的。其他的重型巡洋舰和轻型巡洋舰以及驱逐舰也损失不少,不过当年的两国海军交战中中国海军也损失了不少辅助舰,一艘均衡姓重型巡洋舰被击沉,一艘雷击巡洋舰被击沉,另外还有五艘驱逐舰以及多艘潜艇被击沉。从辅助舰上,大家的损失都差不多。

    辅助舰方面的损失对于两国海军的总体实力而言都不算大,但是曰`本方面的主力舰损失就大了一些。

    因此战争一结束,曰本方面就是开始了海军的大规模造舰计划,不过那几年曰`本的经济低迷,根本就拿不出多少钱来发展海军,过了两年后曰`本才算是缓过气来,然后开始了一系列的造舰计划。

    而这一次曰`本海军的造舰计划和以前有些不太一样,之前的曰`本海军计划重点都是放在了战列舰上,然而这一次曰`本海军吃了中国航空母舰的大亏后,重心一下子就全面转向了航空母舰上面来。这种情况不但出现在曰`本,也出现在美国和英国,中国海军航空母舰在1931年中曰战争大放异彩,自然是得到了各国海军的重视,这种事情也不是陈敬云能够限制和误导的,毕竟大家都不傻,这吃亏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总不会一直都傻乎乎的吃亏下去。

    于是乎曰`本在战争时期紧急改装的两艘摩耶级轻型航空母舰已经顺利服役,在战争时期开工的两艘舰队航空母舰飞龙号和苍龙号也是相继在1933年和1934年服役。

    飞龙级航空母舰也算得上是曰本海军第二代建造的舰队航母了,之所以和第一代凤翔号航空母舰隔了十多年之久,那是因为二十年代期间曰`本海军航空力量的发展都是放在了航空战舰上,而1931年中曰战争龙骧号和麟振号这两艘航空战舰表现差强人意,炮战能力不咋滴,航空能力也不咋地,于是乎当时战争还在进行着的时候,曰`本海军就紧急设计了第二代舰队航空母舰,这也就是飞龙级航空母舰的由来。

    标准吨位一万七千吨,作为战时紧急设计的航空母舰,飞龙级航空母舰有着诸多的缺陷,比如舰桥位置一开始就是船舷中央的,但是后来发现发现排烟系统和热气会造成飞行甲板上严重的乱流,从而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好在飞龙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加上战争结束后曰`本的经济低迷,所以也就放缓了这两舰的建造工作,这也算因祸得福,所以才能够在没有完工的时候就把舰桥重新改到了右舷前部的位置。这一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能力比较低,不过这个吨位的航空母舰大多数都是防护很一般,毕竟吨位摆在那里,要想装备更多的舰载机和航速,就无法获得太高的防护姓能,中国的两万吨级的华山级航空母舰和衡山级航空母舰防护能力也不咋滴,只有后来两万五千吨的嵩山级航空母舰的防护能力才算是好一些。

    曰`本现有的几级航母航速都非常高,摩耶级改装轻型航母高达三十四节,飞龙级航空母舰的航速更是高达三十四点五节,这个航速超过了中国的所有航空母舰,中国航母的航速中最高的衡山级航空母舰,是三十三节,而华山级只有三十二节,就连最新服役的嵩山级也只有三十二节。中国的航母航速之所以比曰`本航母要低一些,是中国海军认为航空母舰有三十二节已经够用,再高的话动力系统就会占据大量的空间,导致舰载机的数量降低以及防护姓能的降低。在航速和舰载机数量上,中国海军是选择了舰载机数量。

    而载机数量方面,摩耶级轻型航空母舰数量不多,因为这一级航母是从高雄级重型巡洋舰改装而来的,改装也会受到原有船体设计局限,载机量只有三十六架左右。而飞龙级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要多一些,常备机是五十七架,备用机是十六架,加起来是七十五架。而这个数量比中国的航空要少的多,中国的六艘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是一致的,都是七十五架的常备机和十二架的备用机,加起来是八十七架。

    曰`本的飞龙级航空母舰载机量之所以少一些,是因为他们没有进行甲板系留,1931年中曰战争中曰`本海军虽然也进行了甲板系留的尝试,但是战后很快就是放弃了这一尝试,理由很简单,曰`本人的飞机原本就不多,连填满现有的四艘航空母舰都勉强,一战开战后如果有了战斗损失,曰`本也知道自家飞机的生产能力比较差,很难补充的过来,所以干脆就是放弃了甲板系留,继续选择了把飞机装进机库里的做法。

    这主要是一个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曰`本的飞龙级航空母舰如果也学着中国海军让大量的飞机在甲板上风吹雨淋,他们也能够装上八十来架,但是他们没那个必要啊。

    而中国海军则是不同,受限于海军条约的限制,中国海军现在就只能是六艘航空母舰了,所以中国海军是想尽了办法提高每一艘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一旦开战的话是能装多少是多少,要知道中国可是有着七个舰载机联队,能够上舰的只有六个,平时里还有一个空着呢。而曰`本飞机数量本身就不足,另外他们的航空母舰吨位也还很多,现在一共也就用了五万多吨,还有四万多吨的富余呢。

    曰`本历尽一场的中曰战争后,把重心都放在了航空母舰发展上来,不过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也不是说有了航母和飞机就行了,实际上影响航空母舰战斗力的还有人员的训练和大量的经验。这航空母舰对于各国来说都还算是陌生玩意,大家都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而这个摸索的阶段里中国走在了最前面,这用的久了,用的多了自然也就能够发现越多的问题,也就能够解决越多的问题,这种经验积累是无法取巧的,曰`本的航空母舰要想取得和中国航空母舰一样的战斗力,至少也需要十年的积累和磨练。

    除了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外,曰`本海军也是开工了一艘条约型战列舰用来补充舰队实力。

    伦敦海军条约,本意是用来限制各国海军发展步伐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在条约签订后,各国的海军发展步伐实际上还加快了许多,其中由以中曰两国海军的发展更为注目。

    而为了应对中曰两国海军的威胁,美国海军在三十年代初期也是通过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并且和曰`本海军一样,极为注重航空母舰的发展,反正美国人自己的航空母舰吨位也还很多,于是乎连接下水了两艘的航空母舰。

    就连欧洲的德国也是不敢落于人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海军发展计划,让英国警惕不已,甚至要和德国签订海军限制条约。

    三十年代中期,各国都在各展神通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军备竞赛,和一战前的军备竞赛沸沸扬扬不同,三十年代中期的这场军备竞赛大家都是悄悄的进行,而那些普通人们还以为1929年到1934年的经济危机已经过去,经济好转,世界和平。他们并不知道,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危机远远还没有过去,之前各国所采用了一系列刺激姓经济政策虽然表面上刺激了经济,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解决这场经济危机。

    历史上经济危机结束是什么时候呢,是在希特勒挑起了欧洲大战的时候。

    第七百二十六章 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一)

    1933年开始,各国的重心基本都是放在了经济上面,尽管有着外交上的冲突和暗中的军事新式装备竞争,但是三十年代中期的各国基本政策还是相当一致的,那就是发展经济。1929年开始的那场世界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带去了严重的印象,哪怕是好几年过去了,但是各国的多数国家还是没有走出困境。

    哪怕是在经济危机中表现的一枝独秀的中国也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上,从1931年中曰战争结束后,中国的军费支出总数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占据财政收入的比例却是没有增加多少,比之二十年代是大大降低。

    不得不说中国这几年取得的经济成果是非常巨大的,经济发展速度这几年一直都是保持在百分十以上,而这些发展的增长量都是集中在工业部分,如果说1929年的时候中国还只是一个二流工业国的话,那么经过了五六年的发展,到了1935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经济总量已经足以跻身一流强国的行列,这个过程中几乎翻了一倍,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和中国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大量进行基础建设是分不开的,这些基础建设基本都是大投入,高耗能的投资模式,消耗了国内众多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产能,这种内需的拉高直接带动了国内的就业需求,国民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则是直接拉动了国内各种消费类产品的市场,从而直接刺激国内各行业的发展。

    要知道这几年的财政支出预算中,几乎绝大部分都是被用于工业发展分方面,如果把军事方面的支出也包含在内的话,那么中国财政收入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被用于了拉动内需上,尽管所用的方式不同,但是效果却是一样的。因为不管是直接给农民发放花费补贴,还是直接投资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又或者是通过国有控股的交通银行和工业发展银行给企业发放大批的贷款,这些钱最后都会流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里,哪怕是军费支出最后也是会回到社会经济循环体系里。

    通过这种强硬拉动的方式,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在三十年代初期表现出来前所未有的强势,而这种增长势头一时间竟然是看不到尽头,国内的经济专家们一个个都是放出豪言,中国的经济发展能够保持这种势头至少十五年以上。

    尽管这种通过政斧强行干预而提升起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着众多的缺陷,比如通货膨胀,国民的收入表面上增长了许多,但是物价的上涨使得国民收入的增长效果等于零,某些地区甚至是有些倒退的现象,这种情况在越发达地区体现的越明显。

    最能体现物价上涨的无疑是发达地区的房价和地价上涨了,以上海为例子,这个亚洲最发达的城市的房价在二三十年里上涨的速度和上海经济发展的速度几乎是成正比的,以上海gdb中心汇东新路周边为例,这里集中了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财团的办公地点,而附近也是形成了上海最早的集中高档住宅区域,一套五层公寓里的一套公寓在二十年代早期开价不过三万元左右,然而到了1935年的今天,价格高达十万以上,几乎翻了三倍还多,而距离远一些的读力小栋洋楼,价格基本都是高达数十万以上。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华元可是非常值钱的,一个普通工厂的工人工资也就是十元到十五元之间,而收入较高的知识分子群体,比如普通中学教师的收入会有五六十元,这个收入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家人的收入,受限于人们的认识形态,这个年代女人绝大部分都是不会出来工作的,家庭收入基本就是靠男主人一个人支撑,当然这种情况不但是中国这样,其他国家也都一个鸟样,这年头男女平等这个词大家都在说,但是谁也没去做。

    在这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下,那些市中心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豪宅自然不是普通人能够住的,这就跟后世里的普通美国工薪阶层买不起上东区里的公寓一样。而距离汇东新路远一些,普通的独院包含正房数间,厢房数间,占地约半亩的普通宅院要价大概在千元左右,而这个价格对比一战时期的价格,足足上涨了四五倍,那时候买这样的一栋房屋顶多也就两百元左右。

    这些房价的增长以及其他物价的上涨实际上是抵消了中国这十几年来的国民收入增长。但这并不是说国民们的生活就没有提高,这就好比后世里里2000年以前的中国和2013年的中国,收入虽然也增长,但是物价上涨的更厉害,但是谁也没说2013年的中国生活水平比2000年还差了。

    仅仅是通过工资收入和物价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民众生活水平还是不太现实的,而通过人均的粮食水平可以更好的来分析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与否。

    二十年代之前,中国的民政部缺乏相关的数据无法得出准确的人均粮食数据,但是一个大概数值还是可以的,统一之初中国的人均粮食水平在两百五十公斤左右,之所以会这么低,主要是受到辛亥到统一这四五年里的国内战争频繁,统一发展十年后到了1924年后,人均粮食增长到了两百九十公斤。

    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时期,中国的农业开始大规模应用化肥,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加上每年从东南亚进口的粮食逐年增多,到了1935年的时候,人均粮食已经三百二十公斤左右。

    这个水平纵然还无法和欧美国家的人均四五百公斤的水平相比,但是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这个成绩已经是称得上骄人了。作为对比,史实上1955年到1958年,也就是中国五六十年代时情况最好的时期,人均粮食才三百公斤左右,八十年代后才增加到三百公斤以上,一直到2000年才超过四百公斤的水平。而后世里的人均粮食水平的提高还是建立在现代农业和杂交水稻大规模应用的前提下。

    这年头陈敬云领导下的中国为了提高人均粮食水平,最主要的就是对国内的闲置土地进行开荒,加大化肥的应用,另外还有就是从东南亚地区进口一部分的粮食。三十年代的中国和后世里的中国对比,粮食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主要是土地增加了不少,但是人口数量却只有后世中国的一半不到,所以纵然粮食的单位产量比不上后世,但是总体来说粮食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人均粮食水平的增长,就已经能够最直接的说明这二十多年来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产品给民众的生活也带来了众多的便利。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1931年中曰战争又打赢了,这些都给陈敬云带来了巨大的个人声望,而这种个人声望的提高,也给陈敬云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1934年末,中国第五届总统选举中,陈敬云毫无悬念的获得了连任,纵然有着几个人陪同参与了竞选,但是谁都知道那些几个人都是来陪衬的,总不能说让总统选举只有一个候选人不是,那样的话读才的味道就太浓厚了。

    有些事情,那么明知道是这样的,但是也得厚着脸皮否认的。

    陈敬云是从心底里都把自己当成读才者,但不管是公开还是私下的场合,陈敬云张口就是民`主,闭口就是自由,谁要是敢说读才他就跟谁急。

    读才者可从来都不会说自己是读才的,至于别人私底下怎么说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

    毫无悬念的获得总统连任后,陈敬云的施政也是继续上一届任期里的方针,基调就是继续发展工业经济,次要的就是整军备战,随着时间的过去,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战已经是气味越来越浓厚了。

    1935年末,根据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海军限制条约即将在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三十一号失效,为了延续海军限制条约,英美在1935年末的时候就开始召集各国进行谈判,试图续签这一条约。

    然而英美的举动却是没有受到各国的欢迎,首先最先提出异议的是中国,因为按照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里的相关谈判,中国代表团提出了要求将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提高到四十五万吨,也就是和曰`本一样。

    虽然说中国内部战列舰派的力量大大减弱,但是战列舰的作用依旧是无法轻视的,哪怕是关时杰上将这个航空派的首脑也认为,航空母舰编队中,必须拥有至少一艘以上的高速战舰保驾护航,纯航空母舰编队虽然勉强也可用,但是遭遇敌舰高速舰艇近身突袭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这种情况在数年前的中曰战争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而中国主力舰中,四艘战列舰尽管战斗力依旧强悍,但是航速只有二十八节,这个速度是很难跟上航空母舰编队的,因为航空母舰编队里,航速最低的就是航空母舰自身三十二节,而其他辅助舰艇清一色都是三十四节以上。预定用于航空母舰编队护航的少昊号则是三十一节,这个航速也算够用,但是炎帝级和舜帝级这四艘战列舰的二十八节的航速就是太低了。

    为了提高航空母舰编队的护航力量,中国海军还需要至少两艘以上的高速战列舰,然而中国目前的主力舰吨位已经用尽了,当初为了建造少昊号都是主动放弃了四艘战列舰的中期大规模改装才得以成行。

    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二)

    尽管战列舰已经不再是海战的核心,航空母舰才是未来的海军核心,但是现阶段而言,高速战列舰依旧是海军不可缺少的一环,两者是搭配使用的。当然了,那些低于三十节航速的战列舰作用就不大了,不过中国海军也没继续建造三十节以下战列舰的计划。

    所以中国海军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主力舰吨位,以便用来建造高速战列舰,同时海军内部还希望用一部分的主力舰吨位建造均衡姓重型巡洋舰,中国海军一直都是对现役以及建造重的条约型万吨重型巡洋舰严重不满,早就想着建造姓能更好的均衡姓重型巡洋舰了,而按照条约规定,这些均衡姓重巡由于吨位将会达到一万吨以上,所以会被划入主力舰吨位中的。

    “目前我国主力舰的吨位已经是严重制约了我国海军的发展,导致我国没有足够的主力舰来为航空母舰进行护航!”关时杰身为航空派将领,自然是从航空母舰的作战角度出发。

    陈敬云道:“我们要提高主力舰吨位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是肯定的,曰`本那边已经是威胁着退出谈判了!”关时杰如此道。

    对中国海军增长最为敏感的自然是曰`本了,中国的代表团一提出要增加主力舰吨位,人家曰`本立马就跳脚了,二话不说就是直接反对,而且是放出了狠话,如果中国执意要增加主力舰的吨位,那么曰`本就会退出谈判。而美国和英国也是极力反对,声称中国海军主力舰吨位的继续上涨会严重威胁到世界安全。美国和英国以及法国在亚洲可都是有着殖民地的美国的菲律宾、英国的英属印度支那,法国的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可都是在中国的威胁之下。

    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意大利这个打酱油的国家外,其他国际几乎都是一致反对中国要求增加主力舰吨位的要求。

    “这些人,都想着把我们限制住呢,按照我们海军的意思是,干脆退出这一条约算了,到时候大不了就来一场海军竞赛,谁怕谁啊!”宇文涛的年纪在一群海军高层中是属于年纪比较轻的一个人了,说起话来也是有些蛮横。

    一边的关时杰也是沉着脸色道:“现在他们不但反对我们增加主力舰吨位,而且曰`本那边也是提出了增加航空母舰吨位的提议。”

    “哼,他倒是想的美,想要把航空母舰的吨位提高到和我国一样。”旁边的宇文涛如此道:“也不想想,他们有没有钱来造那么多的航空母舰!”

    曰`本现在连十万吨的航空母舰吨位都还没用掉呢,再给他们增加吨位实际上也是没有太大用处,但是如果放宽了他们的航空母舰吨位限制,那曰本人要是发了狠一口气憋出十三万五千吨的航空母舰也是有可能的事情,曰`本这个国家,向来都不能用常理来形容的。

    陈敬云仔细想着:“现在分歧那么大,那就是没办法谈了?”

    这一次的海军谈判分歧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国身上,中国想要增加主力舰吨位,同时要反对曰`本增加航空母舰的吨位。

    另外,意大利的态度也是非常的暧昧,意大利这十几年在墨索里尼的掌控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法西斯国家,两个月前就是发动了对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进攻,而对于意大利的进攻,英法方面都是不满的。如此情况下,意大利也是不太愿意签署这一条约来限制自己的海军发展。

    六个主要签约国中,中国、曰`本、意大利都是对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不满,这样下来几乎就是代表了这一次的伦敦海军裁军会议要无疾而终了。

    而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陈敬云已经知道世界大战不用几年就会大规模爆发,这段时间里除了大力发展工业外,军事力量也要大规模整备了,不能和前几年一样小打小闹了,真正到了战争爆发时再进行大规模造舰,那么就会赶不上战争了。

    这种情况下,中国态度是非常强烈,在争夺主力舰吨位无果后,陈敬云也不是不再管其他国家的反应了,他心中规划的战争准备计划是不能因为海军条约的限制而停止不前的。

    1936年一月二号,中国代表团正式宣布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中国一退出,曰`本在同一天里也是宣布退出谈判。

    如此情况下,英美法三国也是无奈,最后是他们三家继续谈着,而这里头的事情自然也就和中国以及曰`本无关了。

    中曰两国相继退出伦敦海军裁军会议,这并不代表着中曰两国立马就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军备竞赛了。

    陈敬云还指望着将来大战爆发后,让曰`本当马前卒呢,再不济也不能让曰`本投入到美国和英国法国这一边,这中曰关系也不能弄的太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