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陛下当时正赶往西海,程壹说不想浪费时间,耽误了农耕,影响今年的收成,就直接去上任了。” “这……”刘协无语。 还有这种人?为了一年多收几石粮食,连见驾这样的机会都放弃了。 你一个姑臧令,能有几次见驾的机会? “姑臧那边可有什么公文提及他的?” “没有。”裴俊很有把握地摇摇头。“臣刚刚检视了一番这几个月的公文,没看到他有关的内容。或许是到任时间太短,还没有政绩可言吧。” 刘协瞅了裴俊一眼,轻笑了一声。 裴俊很聪明,但是他太年轻了。 程壹虽然只是姑臧令,却是贾诩点名要的姑臧令,之前在关中又闹出那么大的风波来,到了姑臧怎么可能一点浪花也不翻? 以他这种为了屯田,连见驾都可以省去的态度,到了姑臧能风平浪静才怪,肯定是变本加厉,雷厉风行,不闹得天翻地覆才是意外。 “去请贾侍中来。” 裴俊也知道自己的回答让天子失望了,脸一红,匆匆出帐去了。 刘协将赵温的公文原文看了一遍,从字里行间,他能想象到赵温有多无奈,韩遂又有多么愤怒。 关中这两年还算安定,人口逐渐增加,粮食产量也稳步增加。每年除了正常开支之外,还能存一下些粮食。但这些粮食都被荀彧调走了,发往尚未正式成立的幽燕都护府,就连夏育、谢广两个都尉都带兵押送粮草未归。 这摆明了是针对韩遂,即使同为西凉人,夏育、谢广也不愿听韩遂的将令,宁愿不远千里,赶到塞北,听荀攸指挥。 如果只是为了押送粮草,何必两个都尉一起去。 对雄心勃勃,一心想东出建功的韩遂来说,这不仅是一种阻挠,更是一种羞辱。 留在关中的赵温成了他的撒气筒。 看完赵温的公文,刘协取来公文目录,想看看里面有没有韩遂的公文。按理说,这么大的冲突,韩遂不会没反应,应该也会上书弹劾才对。 但他没找到。 这不免让刘协诧异,韩遂什么时候这么安份了,任由赵温上书,连句分辩都没有? 放下赵温的公文,刘协又拿起彭城的战报。看了原文,他发现了一个简要中没有提及的细节,在号召徐州大族支持刘备的人中,有一个之前没有提过的名字:王朗。 王朗不仅在保卫彭城的舆论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在郯县失守后失踪了,不知去向。但可以确定的是,王朗没有加入袁绍的阵营。 考虑到陈登的部下被张郃、高览重创,王朗拒绝加入袁绍的阵营就显得极有意义。 徐州人就算向袁绍俯首称臣,也是一时的无奈之计,绝不会心甘情愿地为袁绍卖命。刘晔、荀文倩的分析都成了现实,袁绍的胜利越大,内部的隐患越重。 推而论之,要求朝廷挥师东出的奏章很快就会如雪片的飞来。 刘协放下彭城战报时,贾诩走了进来。他面色红润,额头还有微汗,像是刚刚锻炼完,或者刚吃完早饭。与其他人不同,贾诩非常注重养生,每天早上必须喝一碗热粥。 “没有打扰先生休息吧?”刘协笑道。 贾诩微微一笑,拱手道:“岂敢。陛下不召臣,臣这两天也想见陛下呢。” “有事?” “犬子已经在虎贲营里训练了半年,臣想请陛下安排一下,将他们转到羽林营。” 刘协恍然,随即又有些意外。 贾诩的儿子贾穆、贾访到行在后,被贾诩直接扔到了虎贲营,而且换了名字,作为普通的虎贲郎,跟着cao练。现在贾诩又要将他们转到羽林营,这是想干什么? 刘协也没多问,点头答应,随即问起了程壹的事。 贾诩怎么折腾他自己的儿子,他不想多问。 反正以贾诩的性格,也做不出那种让人反感的事。 贾诩淡淡地说道:“请陛下恕罪,这是臣的安排。四年之内,由程壹放手施为,不准任何人说他的不是,也不准任何人说他的是。” “为何?” “小民无远虑,既易被近利所诱,更易被近害所怒。如果听他们的,程壹难免会急功好利,而无暇远图。臣与程壹约定四年之期。四年之后,再论成败。” 刘协眉头轻耸,随即又落了下来。 “既然如此,就依先生。” “谢陛下。” “别急着谢我。”刘协又道:“你最近和韩遂有联络吗?” 第六百零一章 提前行动 “没有。”贾诩摇摇头。“韩文约不是马寿成,我们之间较劲多于亲近,个人联系不多。” 刘协大感意外,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韩遂与贾诩较劲?他一直以为韩遂和马腾一样,就算不是对贾诩言听计从,为了利益,也会紧密地站在一起。 “韩文约怎么了?”贾诩主动问道。 他清楚,天子突然召他来,问他与韩遂之间有没有联系,肯定是关中有问题。 “他没怎么了,问题也正在于他没怎么。”刘协回过神来,将相关的消息说了一遍。 贾诩哑然失笑,抚着胡须,点点头。“陛下,这才是韩文约。” “怎么说?” “年过半百不为夭。他年近半百,官居镇西大将军,爵封金城侯,堪称人臣之极。若说还有心愿,大概只有两个:一是将镇西二字去掉,一是击败袁绍,雪当年之耻。这两个心愿都归结于一件事,率部东出,并且战而胜之。只要能达成这个愿望,就算委屈,他也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