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我大清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平西王寿诞将至,朝廷这边也该有所表示才是!” “诸位卿家,可有什么建议吗?” “畅所欲言!” 布木布泰想要先安抚一下吴三桂,但却不知道该给些什么东西,开口询问道。 洪承畴开口提议道。 “或许太皇太后派平西王世子吴应雄和建宁公主,携带上些礼品,前往昆明,为平西王祝寿。” 布木布泰眉头一蹙,但随即便缓解了开来。 眉宇间反倒是多了些笑意。 因为,洪承畴所说的,只有平西王世子和建宁公主,而没有其他人。 他的意思很明确,世子和公主可以放回去,但吴三桂的长孙不能放,依旧要留在京城做质子。 这样一来,便算是朝廷对吴三桂示好了! 可朝廷手上依旧控制着吴三桂的长孙为质子。 一旁的鳌拜却是开口说道。 “太后,要放,那就干脆把平西王府上的所有人都放回去吧!” “毕竟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要向平西王示好,那就干脆将事情给做完,做事做一半,反而是得不偿失。” 布木布泰忍不住蹙眉,一旁的洪承畴却是有些明悟。 对于吴三桂这样的枭雄人物来说,一个质子对他的控制作用,几乎没有。 他如果真的有心起兵造反,朝廷手上的质子其实没啥用。 被杀也就杀了,他可不会在乎! 儿子而已,死就死了,以后再生就是。 一个孙子而已,有了儿子还怕没孙子? 与其放了吴应雄和建宁公主,却还要控制吴三桂的孙子,不如干脆把人给放了。 给吴三桂卖个好,以此确保大清西南暂时无恙。 第四百三十九章京城里的流言 布木布泰开口追问道。 “若是把质子给放了,能确保平西王不会造反?” 鳌拜摇摇头说道。 “不能!” “但把质子握在手上,同样也不能确保平西王不反啊!” 鳌拜的思路很清晰,若要加恩,那就干脆一步到位,别做的不上不下的。 与其做的不上不下,还不如干脆不做! 索尼沉思一阵,开口提议道。 “除此之外,奴才请太皇太后给平西王抬旗,并赐国姓。” “大员的郑逆之所以对明贼忠心耿耿,便是因为伪明之隆武伪帝,赐其朱姓,待之如子侄兄弟。” “若我大清赐平西王国姓,抬起入满八旗,平西王对我大清定然再无反复。” 索尼的大概思路是,既然明贼能用一个国姓,让郑成功对其忠心耿耿。 那大清为什么不能用一个国姓,让吴三桂对大清再无二心呢? 布木布泰闻言,思索了一阵,然后说道。 “确实可行!” “叫宗人府和南书房方面共同拟定圣旨吧!” 赐国姓,可不是一封圣旨就能赐的。 还得有宗人府的大印,以及上相应的宗室玉碟,族谱,确定其宗室身份。 赐国姓可不光是赐一个姓氏就可以了的,更重要的其实是赐予宗室的身份。 就像是郑成功,他在被隆武皇帝赐国姓之后,对外自称一直都是朱成功,或者国姓爷。 为什么后来郑明退守大员岛了,哪怕是郑成功已经病逝,郑经接手大权,可郑明政权几十年来的始终国号都没有改过? 一直都是大明?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郑成功被赐国姓之后,郑家已经能够算是大明宗室了! 哪怕只是远支宗室! 郑家做为远支宗室,在永历帝死难,大明近支宗室中的大宗几乎全部死光的情况下,郑家是有继承大明法统的资格的。 所以,郑家为什么要改国号? 顺理成章的继承大明的国号多好?! 大明的金字招牌不香吗? 索尼的想法也是差不多如此,想要用一个爱新觉罗的姓氏,外加一个宗室身份,来拴住吴三桂。 我大清在给赏赐这方面一向都很大方,除了喜欢算后账之外,只能说没毛病。 对此,历史上的三藩对此深有体会! 清廷调兵的圣旨,赐吴三桂国姓的圣旨差不多一起从京城发出,向着四周传去。 与此同时,京城中却是悄然出现了一些流言。 什么鳌拜是大清张居正了! 这算是比较委婉的,没有言明。 而是用传出过“黑心宰相坐龙床”的张居正,来搞暗示。 当然,有委婉,自然就会有比较直接的! 什么鳌拜深夜出入宫禁,前往乾清宫面见太皇太后,夜宿紫禁城,两人深谈了大半夜,鳌拜天亮才出城了。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直接明示了。 当然,还有更加劲爆的! 比如,顺治先帝其实不是太宗皇帝的种,而是鳌拜的种了。 否则的话,鳌拜为什么要顶着多尔衮的压力,力保顺治登基? 在入关之后,更是死保顺治皇位?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毁人三观的。 比如什么康熙其实不是先帝顺治和佟佳氏生的。 而是鳌拜和布木布泰的杂种,顺治爷喜提一个弟弟,还被迫喜当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