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 - 历史小说 - 龙啸大明在线阅读 - 第161节

第161节

    随后商毅又告诉郑芝豹,这一次自己又在龟山岛海战中大败西班牙舰队的事情,郑芝豹虽然竭力保持郑定,但目光之中,也掩饰不住惊讶的神色。

    郑芝豹的这些变化都被商毅看在眼里,心里也十分满意,这些事情本来就希望通过郑芝豹传到郑芝龙的耳朵里去的。并且和郑芝豹谈好,商毅将在浙江省杭州府恭候郑芝龙的大驾光临。随后商毅留郑芝豹在基隆住了两天,送给他许多礼物,才让郑芝豹转回泉州,向郑芝龙复命。

    第三卷 离乱篇 第四十六章 会见郑芝龙(上)

    六月十五日,在杭州湾的海面上,停靠了数以百计的战船,但明显的分出两大阵营,分别飘扬着“商”字和“郑”字的大旗,显得泾渭分明。

    郑芝龙的坐船“升龙”号,是一艘一千五百料的三桅大船,一共装载了三十六门火炮,但依然还是福船式的造型,同样等级的战船,在郑芝龙的舰队中,还有十一艘,在海面上一字排开,颇有威势。

    相比之下,商家军的大船数量就要少得多,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只有二级战列舰银河号,六艘巡洋舰,和刚服役的巨鲸号这八艘战舰。不过从体形上来说,银河号和巨鲸号这两艘明显是鹤立鸡群,比郑芝龙舰队的所有船只都大出一号,由其是银河号左右舷边,一共九十二门火炮,也足以震慑全场。尽管在船舷上,龟山岛海战之后,留下的痕迹还没有修膳完整,但在有经验的人眼中,这却是久经战场的像征,表示这一艘巨舰并非只是靠外表吓人。

    而从船型上看,郑芝龙的舰队都是一色的中式福船样式,而商家军的船队,却是中西结合,各占半数。而在船队之间,还有六艘飞剪船,正在各船之间来回穿梭航行,灵活自如,就像游鱼一样。

    这时郑芝龙坐在船头,凝视着对面的舰队,还是不动声色。而他左边的兄弟郑鸿逵却忍不住道:“好家伙,这么多干纟腊的帆船,看来商毅没有说假话,他真的是把干纟腊人的船都夺了。”

    郑芝豹道:“干系腊人的船到是没什么,但刚才那几条引路的什么船,竞然会有这样快的速度,就连红夷毛人的船也赶不上。我可从来还没有见过这个样的船。”

    郑鸿逵也道:“是啊,好快的船,幸好都是小船,如果大船都有这样的速度,那就太可怕了。”

    这时郑芝龙的部将郑彩走过来,道:“大人,船己经下锚了,我们下船吧。”

    郑芝龙点了点头,道:“好,鸿逵、明俨,你们就留在船上,其他人跟我上岸。”

    这时商毅早己经在海边搭好了栈桥,因此就算是“升龙”号这样的大船,也能够直接停靠。而商毅这时己经人在栈桥上迎候。

    早在去年西班牙远征军到达中国的时侯,郑芝龙就收到了消息,他当然也十分紧张,西班牙远征军的战船虽然只有六十多艘,但郑芝龙久和欧州人打交道,知道西式战船cao作灵活、速度快,火炮数量多,一艘战船往往可以抵数艘明朝的战船。而且士兵的训练严格,纪律严明,实在是劲敌。这次进攻中国,确实来者善啊。

    因此郑芝龙也不大意,按他的估计,想要对抗这支西班牙远征舰队,至少要集中三百艘战船,而且至少也要全是四百料以上的大船才行。虽然郑芝龙的战船号称数以千计,其实大部份都是商船,最多架上两门炮,就成了战船,想要凑齐三百艘战船,也不是短时间的事情。于是也立刻下令,调集船只。

    结果还没等郑芝龙凑齐战船,就又听到消息,西班牙远征军巳经被浙江的明军击败了。这下郑芝龙也吃惊不小,而且还有些半信半疑,他和这个时代的大多中国人不同,对海外的世界十分了解,仅仅只是浙江的明军,怎么可能击败西班牙远征军呢?因此又派人到浙江打探。

    商毅击败西班牙远征军的消息在明朝虽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但在浙江还是颇有些影响力的,因此郑芝龙很快就打听到了商家军击败西班牙远征军的整个过程,虽然其中不乏夸大其词,但也有五六分真实。郑芝龙虽然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但事实己经摆在眼前,也不由他不信。同时也注意到商毅这个人。

    当然这个时候商毅才刚刚始建立海军,还没有向海外扩张,打败西班牙远征军,也是靠的陆战,因此郑芝龙对他也并没有生出警惕之心。

    但在过年之后,商毅进军台湾,逐驱西班牙,与荷兰人达成共驻台湾,以及贸易的协议等等消息,也都陆续传到了郑芝龙的耳中,这才让郑芝龙生出戒意来。因此也派人重点打探商毅的情况,不仅了解了商毅过去的一系列战绩,己佳占稳了浙江,还进入苏州的丝绸业,而且还知道现在商毅的手下不仅有一支规模颇大的海军,同时还在杭州建立了造船厂,向海外扩张的意图己经十分明显了,郑芝龙这才感觉到商毅的危胁。

    按照郑鸿逵的打算,应该立刻出兵,攻打台湾,把基隆夺过来,并狠狠教训商毅一顿,也让他知道,在海面上是郑家说了算,在郑家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郑芝龙到底要比别人考虑得深了一层,他知道商毅不同于自己以前的敌人,在过去,无论是刘香还是李魁奇,都是海盗身份,而郑芝龙接受了明朝的招安之后,摇身一变也成为朝廷官员,不仅能在沿海获得立足之地,用时也得到了明朝在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因此在与他们的海上争斗中,也占尽了优势,最终成为最后的嬴家,对荷兰人的战斗也同样是如此。在这一点上,郑芝龙比刘香、李魁奇等人明显要高明得多。

    因为商毅也是朝廷官员,官职比郑芝龙还高,在朝中似乎还有不小的靠山,同时商毅还是浙江总兵,郑芝龙有很大一部份商品都是从浙江购买,一但和商毅恶交,对郑芝龙的商业影响也很大。而且从商毅过去的战绩来看,显然和一般的眀军大不相同,那怕这些战绩只有一半是真的,郑芝龙也没有战而胜之的把握。因此用过去对付刘香、李魁奇等人的办法来,以武力来对付商毅,显然是行不通的。

    而就在这时,北京失守,崇祯架崩,南京朝廷建立等一系列消息也都传到了泉州,在这种动荡的时刻,郑芝龙也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南京朝廷上,因此也只能放弃对商毅的关注。朱由崧登基之后,封郑芝龙为安南伯,郑鸿逵为靖鲁伯,并驻守镇江,按明朝的规据,郑芝龙应该亲自到南京去面见新皇帝谢恩。

    不过在诏书传到泉州的之后,郑芝龙也知道商毅现在已经由南京朝廷封为临邑候,并受任浙江巡抚,在南明朝廷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因此对商毅也更为忌惮,于是也打算趁着这次进南京的机会,借路过浙江之机,见一见商毅,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然后再决定对付他的办法。

    在昨天郑芝豹从杭州返回郑芝龙的船队,也把自己在杭州的所见所闻向郑芝龙汇报了一遍,郑芝龙虽然当时不置可否,但心里确实吃惊不小。而现在在杭州海面上,见到商家军海军的这个阵势,郑芝龙心里也清楚,商毅的海军实力绝对不弱,虽然说还没有超过自己,但也相差不远了。因此在心里也暗暗盘算,应该怎样与商毅交涉。

    郑芝龙在下属的簇拥下,从船上下来之后,踏上了栈桥,这时商毅己经迎了上来,见郑芝龙四十岁上下年纪,细眉长目,相貌颇为斯文,双手抱拳,拱手施礼道:“郑总兵,久仰大名。”

    论官职两人都是总兵,但爵位郑芝龙还要比商毅低一级,而且商毅还是巡抚,因此在礼仪上郑芝龙是低于商毅的,虽然郑芝龙并不看重官职,但刚才看到了商毅显示出的海上实力,对他也不敢小视,而见商毅也只是二十五六上下的年纪,更是惊异,也赶忙还礼,道:“商总兵,岂敢、岂敢。”

    商毅笑道:“郑总兵今天到浙江来,声势浩大,莫非是来向我兴师问罪而来吗?”

    郑芝龙怔了一怔,但他也是见惯了场面上的人,立刻道:“商总兵说笑了,芝龙这次是进京面君谢恩,只因海面上盗贼众多,才多带了几艘船来,岂敢向商总兵问罪。”

    商毅道:“谁不知道在海面上盗贼早己被郑总兵剿灭殆尽,如今万里海疆以然平安无恙,又怎么会有盗贼呢?”

    郑芝龙指了指商家军的战船,淡淡道:“商总兵过讲了,如果早知商总兵有如此雄武水师,那还用得着害怕什么盗贼,我也就可以安心出海,不用弄得兴师动众了。”

    商毅不禁大笑道:“郑总兵,请恕我直言,谁不知道如今这海上尽是郑总兵麾下的海舶,无论是中夷商船若是不得郑氏令旗,更不能出海。但我商毅初到浙江,却从中硬插了一杆子进来,任谁也会来兴师问罪。就是换了是我,也同样不会罢休的,我说的对吗?”

    郑芝龙没想到商毅会这么直接,虽然是见惯了各种场面,但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商毅,因此也只好干笑了两声,逍:“商总兵到真会开玩笑。”

    商毅也不禁笑了一笑,没有继续说下去,道:“郑总兵,我己经在杭州城中安排下宴席,请郑总兵上岸一叙。”说着伸手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郑芝龙也同样作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如此,就讨侥商总兵了。”

    第三卷 离乱篇 第四十七章 会见郑芝龙(下)

    酒过三巡之后,商毅才道:“郑总兵,刚才在海边我所说的话都是实情,郑总兵也不必否认,不过我必会对郑总兵有所交待。”

    其实在进城的一路上,郑芝龙都在想着商毅这番话的意思,他毕竟也是聪明人,这时也想眀白了,别看商毅说的直接,但其实并无与自己对抗之意,大概是想和自己谈判。

    而且刚才下了栈桥之后,郑芝龙也见到商毅带来的商家军的军容军貌,确实令郑芝龙大为惊讶,因为他是了解海外世界的人,知道只有欧州诸国才是这样以火枪为主要武器的军队。如果说比海军自己还有六成把握的话,比起陆军来,自己手下的军队万万不是商家军的对手,看来以前商毅取得的战绩并不是夸大其辞。因此真的和商毅翻了脸,自巳也未心讨得了好去。同时从商毅到了浙江以后的行事作风来看,颇有些商人的风骨。不过这到也比较对郑芝龙的胃口,因为郑芝龙在本质上,其实也是商人。

    因此郑芝龙也笑了一笑,道:“商总兵请说,在下洗耳恭听。”

    商毅道:“郑总兵是见识过海外天地的人,自然知道四海之阔,又岂在这区区近隅一线,远的不说,就是南洋之内,也有菲律宾、吕宋、勃泥、巴达维亚、暹罗、占城、交趾、三佛齐、马六甲之地,也有数万里强域,不用说在南洋以外,还有果阿、天竺、古里、锡兰之地,不知几千几万里,更不用说更远的地方还有泰西诸国,难到还不够你们纵横驰骋的吗?即是大好男儿,又何必为这区区小利,争个你死我活,反而让外人得益。还有何况我们都是炎黄华夏一脉,若是能够携手齐心,又何惧佛朗机、干纟腊、尼徳兰诸国之人。假以时日,南洋万里海疆,皆是中华海舶航行。使海内归服,四夷来朝,假以时日,绝不输于昔日三宝太监下西洋之壮举。”

    听完了商毅的这一番话,郑芝龙也大大吃了一惊,而且这一次的惊异,比此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大得多,郑芝龙没有想到商毅会对海外的世界有这么了解,而且更没有想到,商毅会有这样大的气魄。自从受了明朝招安之后,郑芝龙可没少和明朝的官员打交道,其中绝大部份人在郑芝龙眼里都是鼠目寸光、叶郎自犬之辈,不知海外的世界有多么广扩,却偏偏为一些蝇头小利争执不休。夜郎自大。

    但和商毅一比,郑芝龙这才发现,自己和那些人相比,原来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自己年轻的时候,继统颜思齐的遗业,树旗招兵,开拓台湾、纵横海上。接受了明朝招安之后,初时还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任,逐刘香、败李奇魁、亡钟斌,屡战荷兰,争雄海疆,到也是干得轰轰烈烈。但自从扫平了诸盗、与荷兰议和之后,不觉就有了功成自满之意,只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而现在被商毅这一番话,也让郑芝龙觉得热血上涌,豪气重生,他毕竟也才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因此“啪”的一掌拍在桌子上,道:“说得好,想不到商总兵竟有如此雄心壮志,我郑芝龙也不会落于人后。四海之内,皆是你我可以纵横驰骋之地,我郑芝龙今日方知,何为大好男儿。商总兵,你尽管放心,只管出海贸易便是,何必为了一隅寸土,争斗不休。”

    商毅微微一笑,在另一时空里,郑芝龙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才能,完全可以站足东南沿海,在海外闯出一大片天地来,只可惜郑芝龙虽然不乏魄力和勇气、但目光短浅,兼又私心太重,因此虽然在早期开创出一个大好局面,却没有继续发扬扩展下去,走向海洋,依然绕不出那个小圈子,在后来甚致幻想和清军达成割据两广的协议,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结果。

    而在目光短浅和私心太重方面,郑成功和郑芝龙也颇为相似,但郑成功在民族大义上的坚定立场,要郑芝龙强得多,因此才能在后世留下英名,但在清军攻入台湾,郑氏集团彻底亡灭之后,中国也就再也没有扬威于海上的集团,彻底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商毅希望通过自已这一番话,能够引导郑芝龙,把目光放得远大广阔一些,而从郑芝龙的反应来看,也确实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商毅也知道,郑芝龙毕竟是一个成年人,不是自己靠几句话就能忽悠得了的,现在不过是一时上来了情绪,等他冷静下来之后,绝不会轻易的让出海外贸易权。商毅也早有准备,因此轻轻一拍手。只见从宴会厅外,进来一队从人,而在最前面的,是由四名从人抬着一个大门板样的物品,但用一块大布蒙盖,其他人手里的物品也用布匹蒙着,不知上面放的是什么东西。

    郑芝龙也不禁好奇,道:“商总兵,这是什么?”

    商毅微微一笑,又轻轻一挥手,只见一个从人扯下大布,将门板竖了起来。郑芝龙也不“禁”啊了一声,忍不住站起身来。不由得起身走了过去,仔细看着,目不转睛。

    出现在郑芝龙面前的,原来是一块高可过人的大玻璃镜,其实这面玻璃镜的实际尺寸是四尺三寸高,一尺五寸宽,不过外用木雕刻花包边,因此看起来比一人还高。这是目前精益玻璃厂里能够生产出的最大尺寸镜子。不要说是在亚州,就是放眼这时的全世界,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大玻璃镜了。

    商毅笑道:“郑总兵,些许薄礼,不诚敬意,还请郑总兵笑纳。”

    郑芝龙当然知道玻璃镜的价格,像这样大的一面玻璃镜,价格至少在万两白银以上,如果被某个富贵之家看中,就是买到三四万两白银,也不是不可能的。商毅从那里弄来这样的好货,居然一挥手就送给自己了,因此郑芝龙也不禁道:“商总兵,这礼实在太厚了,芝龙受之有愧。”

    商毅摇了摇头,笑道:“郑总兵只管放心收下,这样的镜子,其实十分便宜,是我们杭州自己制造出来的,郑总兵如果有兴趣,要多少有多少,价格好商量。”

    虽然郑芝龙自觉得对商毅出人意料的地方己经有了免疫力,但听了这话之后,还是禁不住又吃了一惊,心中大跳,道:“这真是商总兵自己制造出来的吗?”

    商毅笑着点了点头,同时又挥了挥手,其他人也都将蒙布揭开,只见全是各种尺寸的镜子,一共有十余面,其中最小的也有一尺见方。另外还有十余个造型各异的玻璃器皿。

    也看得郑芝龙眼花缭乱,又仔细观看,确定制做水平决不输于欧州的产品,心里也完全相信,商毅确实是掌握了制做玻璃、镜子的方法,同时也明白,啇毅是想用镜子和自己交换海上的通商权。但对郑芝龙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他当然知道玻璃器皿在任何地方都是抢手货,根本不愁销路,如果商毅能给自己提供充足的货源,那么海外贸易分一部份给他,也不算吃亏。

    商毅为了对付郑芝龙,可是做了精心的准备,像他展示军威是第一步,而用言语相激是第二步,当然仅靠这两点就能说服郑芝龙让出海外贸易权当然是不可能的,还必须让郑芝龙得到充份的利益。而玻璃器皿无疑就是能够打动郑芝龙的最好东西。

    双方各有所需,又能各取所得,那么接下来的事实就好办多了,因此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商毅取得通航马尼拉的海上贸易权,当然和马尼拉的贸易关纟,由商毅自己去打通;而通往巴达维亚的海上贸易,郑芝龙也不加干涉,由商毅去和荷兰人协商。但通向日本的海上贸易权,商毅必需和别商船一样,要向郑芝龙交纳通航费,插郑氏的旗号。当然在费用上郑芝龙保证,比其他商船低三成。同时也允许日本商船停靠浙江进行贸易。

    而郑芝龙取得的利益是,商毅每个月向郑芝龙提供六十面玻璃镜,其中至少要有一面像刚才郑芝龙所见大小尺寸的玻璃镜,另外还有五百件玻璃器皿,价格保证只有市价的一半。当然这些玻璃器物,郑芝龙只能销到日本,而不能销到其他地方。而商毅自己,不得向日本出销玻璃器物。至于郑芝龙想向其他地方销售玻璃器物,就必须按市价向商毅购买,另外商毅允许郑芝龙在浙江釆购自己所需的商品,并对其实行关税减半的优惠价格。

    同时双方还达成同共协议,对外保特一致口径和态度,一但发生战争,互相都有义务支持对方作战。

    对商毅来说,打通了荷兰和郑芝龙两个关节,在不用和他们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取得了海外贸易权,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现在终于可以正式开通海上贸易了。

    而郑芝龙的收获也不小,不仅可以在浙江釆购商品,而且还取得了玻璃制品在日本的代理权,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独家经营,因此价格也是由郑芝龙说算,一口价绝不还。

    协议谈好了,气氛也就更为融洽,这个接风宴也是尽欢而散。

    第二天,郑芝龙也向商毅告辞,商毅一直把郑芝龙送到栈桥上,而郑芝龙的部将也在岸边等候迎接。

    这时郑芝龙从迎接他的人群中,叫出来一个年轻人,吴道:“森儿,快来见过商总兵。”

    那年轻人上前两步,抱拳拱手,道:“见过商总兵。”

    商毅见这年轻人大约二十上下年纪,弯眉细目,颇为文雅,与郑芝龙有六七分相似,心中一动,也立刻明白他的身份,果然又听郑芝龙笑道:“商总兵,这是犬子郑森,年方二十,生性愚钝,日后只怕是难成大器,到是叫教商总兵见笑了。”

    商毅点点头,自己猜的果然没错,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郑成功。因此也笑道:“郑总兵说那里话,我看令郎气度不俗,绝非池中之物,日后雏凤清于老凤声,也未必可知啊。”

    第三卷 离乱篇 第四十八章 山东第一战

    六月十日,商家军的运输船队到达登州,周少桓接受了物资之后,也立刻组织人马,执征商毅的命令,进驻青州、莱州,并且率先对进驻山东的清军发动攻击。但就在这时候,穆陵关独立团的团长童大勇发来消息,青州城己被清朝的官员占领了。

    原来清军进驻北京之后,首先击败大顺军人马,巩固了北京的周边地区,随后多尔衮也招集官员,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清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两人首先向多尔衮进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多尔衮也同意两人的意见,首先收取山东山西之地,于是一面派兵继续追击大顺军,又于五月二十五日,派明降臣方大猷为监军副使,招抚山东。六月初四日,又派明降臣王鳌永以户、工二部侍郎名义,招抚山东、河南。

    这时山东地区的局势十分混乱,各方势力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一度在山东地区闹得风声水响的济王朱帅在名议上虽然占据了山东、北直隶、河北的大部份地区,但实际上也是一盘散砂,朱帅只不过是山东德州的乡绅众人推出一个傀儡,本身并没多少号招力,而拥立朱帅的赵继鼎、程先贞、谢陛等人也都不是什么大将之材,虽然赶走了大顺军的官员,也派人去和南明联络,但即不知道应该安抚百姓,稳定地方,也不知道要整兵备战,准备迎战清军,结果只是得过且过。至于张大雅、张千出、韩继本、单之赏、张宇等人,则完全就是趁乱起事,混水摸鱼。

    朱帅起事之后,也曾派人来招抚过周少桓,但被周少桓以自己已奉南明之诏守卫登州为理由,不能奉诏给搪塞了过去。同时还劝朱帅到登州来聚议,但朱帅等人却怕到了登州之后受制于周少桓,因此也没有回答,就守在济南府。而这时多尔衮派出的山东巡抚方大猷也率军开始进入山东地区。

    其实这时方大猷手下只有一千多人马,而且全是由在北京投降满清的明军组成,根本就是一帮散兵游勇,没有多少战斗力,而且方大猷是文官出身,不通武事,如果这时朱帅能够团结山东、北直隶、河北等地聚众的乡绅官宦,齐心协力、共同抗敌,方大猷根本就进不了山东。

    但明朝遗留下来的这一干乡绅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朱帅在济南府里整天也只顾着花天酒地,完全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结果是乌合之众对散兵游勇。

    但散兵游勇毕竟挂着清军的头街,虽然是山寨版的清军,但把头发剃了之后,扎个小辫子还是很有些吓人的,因此各地的乡绅官员一听清军来了,顿时都吓破了胆,几乎是望风而降。因此方大猷一路顺风,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先后平定了山东、北直隶边界一带的霸州、沧州、德州、临清等地。并且又派归降自己的德州知州张有芳,到济南府去招降朱帅等人。

    朱帅等一干明朝的官宦乡绅虽然不愿归附清朝。但手下都是些乌合之众,那里挡得住清兵的进攻,同时劝降的张有芳又极力夸大清军的兵力和实力,使尽了浑身解术,威迫利诱,朱帅等人毕竟都是难成大器之辈,只好解散部众,拜表归顺满清。方大猷也十分顺利的进驻了济南府。

    随后明权德府事泰安王朱由率领明德藩各郡王宗室具表归降,山东掌印都司苏邦政、济南府推官钟性朴等文武官员、乡绅也纷纷投顺。明朝署东昌道事工部主事于连跃以东昌府、临清州归附。济宁知州朱光和当地乡绅潘士良、任孔当等人也归附清廷,因此在名议上归属于清廷管辖的地区,也在迅速的扩大。而这时多尔衮派来的另一位明朝降官,户部、工部侍郎王鳌永,也到达了济南府。

    王鳌永见方大猷人马一到,山东各地纷纷归附,一下子就抚平了不少地方,立下了许多功劳,也不禁十分眼红,正好这时由于归降清廷的地方实在太多,方大猷一时竟派不出官员去管理地方,因此也就暂时停驻在济南府。因此王鳌永立刻自告奋勇,率领着自己带来的人马,进入青州府,并派人去招抚青州府的官员归降。

    青州府的知府肖文军本是曾化龙的门生,和商家军也有些交情,得知清军杀到之后,来不及向商家军求救,因此也不敢在府城中停留,立刻弃城而逃,投到了穆陵关来。而王鳌永带领人马来到青州城下之后,城中的通判李懋学、推官彭钦等官员也都开城归附。

    兵不血刃就占领了青州城,王鳌永也十分高兴,一面写表回北京向多尔衮表功,一面又传檄到青州府的其他折城关县,要求他们都向清廷归附。同时也在积极准备,要进军莱州府。

    莱州知府韩志也是曾化龙的门生,接到了王鳌永的传檄之后,也吃惊非小,而且这时莱州府境内也不太平,首先是张大雅、张千出聚立攻占了灵山卫,扯旗自立;胶州的韩继本,高密、单之赏、即墨的黄宗贤、周六、丘尚佐、王尔玺,平度的翟五和尚、张广等人先后聚众起事,占城夺地,四处劫掠,现在清军又杀来了,因此韩志急忙向登州的周少桓求救。

    这时驻守登州的商家军第二师的编制己经完成,而且运输船队到登州之后,武器装配也都齐全。周少桓出任师长、唐镇任参谋长、鲍铜钢任副师长,下设三个团,为第一、第二、第十五团分别由蒋义渠、滕胤玉、乔克裕三人担任团长。同时又招集了几千预备兵,也正在加紧训练中。

    周少桓也己得知了青州府己被清廷官员占据。这时莱州地区也发生了叛乱,因此也不敢怠慢,立刻准备人马,带领为第一、第二团的兵力,进驻莱州府。

    到达莱州府之后,周少桓先面见了莱州知府韩志,了解情况,然后决定,双管齐下,一面平定莱州府内部的叛乱,一面计划收复青州。周少桓首先以商家军的名义,向莱州府的各叛乱人马下令,命他们立刻率部投降,同时又派滕胤玉带第十五团,去复夺灵山卫。然后又传信给童大勇,约请他一起出兵,复夺青州。

    正好这时王鳌永又派原来青州府的推官彭钦到莱州来,劝韩志归降清廷。原来上一次传檄之后,王鳌永见莱州府没有反应,还以为是火候不够,因此又派来彭钦劝降。

    这时周少桓正在思考收复青州的办法,但他也不知道清军的虚实,估计就算清军的人马不多,但四五千人总该是有的,而且像青州这样的大城,并不是那么好攻破的,因为这是商家军在山东的第一战,一定要好好打一个开门红,因此周少桓也丝毫也不敢大意。而且这次自己出兵,并没有带辅助团的炮兵,攻城战恐怕不是那么好打仉。心里也在盘算,是应该从登州再调炮兵来参战,还是让童大勇带炮兵来助战。却完全没有想到,青州的清军完全就是外强中干。

    但得知王鳌永又派彭钦来劝降的时候,周少桓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一个智取青州的好办法:既然王鳌永派人来劝降,那么自己也不妨将计就计,假意答应王鳌永,并表示自己会亲自到青州去面见王鳌永请降,而等到了青州之后,王鳌永一定会开城迎接,只等青州城的城门一开,就立刻率军杀入城中,并且又派遣人马随后接应,一举就能够夺下青州城。这样可就比强攻要省事得多了。

    不过这个计策想要实施成功,就必须要韩志的配合。因此周少桓也立刻就和韩志商量。韩志听了之后,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计策,如果能够收复青州,那么自己也有一份功劳,也欣然同意,本来是打算把彭钦赶走的,现在也马上改变了主意,下令盛情接待彭钦。

    虽然是诈降,但也一定要做得和真事一样,毕竟上一次曾经拒绝过了,如果这次马上表示归顺,那也未免太露痕迹了,因此还是要和彭钦讨价还价一番,把全套戏做足才行。当然在这方面还难不倒韩志,而彭钦也不算是什么精明强干的角色,经过了一番劝说之后,韩志这才免为其难的答应归附清廷,同时也答应亲自到青州去面见王鳌永交纳印信。

    彭钦并没有怀疑,还为自己成功的说降了韩志而欢喜不己,毕竟自己是刚刚投降清廷,现在还寸功未立,这下可好了,立下第一功,说不定王鳌永会对自己刮目相看,却么以后升官晋爵,大有机会了。于是两人又约定好了日期,然后彭钦才十分高兴的离开了莱州,回青州向王鳌永复命。

    而王鳌永得到了彭钦的回复之后,同样也没有怀疑,因为清军进驻山东以来,投降的明朝官员实在太多了,再说现在明朝都己经完了,硬撑着还有什么用,在那个朝廷里不是混饭吃,谁不可惜自己这条小命,相信韩志也不会例处。因此王鳌永也心安理得的在青州城中,耐心的等待着韩志来降的那一天。

    第三卷 离乱篇 第四十九章 收复青州

    虽然定下了诈降之计,但这一计策的实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骗取了王鳌永的相信还只是第一步,最大的问题是去青州诈降要带多少人马,带得多了,容易引起王鳌永的怀疑,而带得少了,又不足以攻破青州,坚持到援军赶来,同时与支持人马的配合,携带的武器,这些事情也都要仔细商量一番才行。

    因此周少桓招集第一团团部的成员,以及韩志一起商议之后,终于决定,由周少桓亲自带队诈降,只带三个连共计六百多名士兵,其中只有一个连的士兵持有火枪,但枪口不插刺刀。其余的士兵只拿长枪,但每名士兵还是携带两颗手榴弹。随军还带上十二辆马车,在名议上是带的礼物,实际是把火枪都在车上隐藏,同时还带上了十门轻型火炮。

    周少桓又给童大勇去信,说明自己诈降的计策,并请他出兵支援,并且约定好了时间和暗号。好在商家军对青州的地形十分熟悉,因此可以很轻松的在青州城附近找到隐藏的地方。

    布置好了之后,周少桓才带兵从莱州出发,行到益都附近时,收到穆陵关传来通知,童大勇已经带领着三个营的兵力,在青州城南十五里处埋伏,只等周少桓的信号,便可以在半个时辰内赶到青州。周少桓接到了这个消息,心中大定,和韩志一起,率领着人马,直奔青州而去。

    来到了青州城前,只见青州城的城门大开,吊桥放下,似乎一点防备都没有,而彭钦只带着十几名士兵,就站在青州城门前,似乎是正在翘首以待。一见他们的大队人马来了,彭钦立刻迎了上来,满脸笑容道:“韩知府,你们总算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