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久旱逢甘霖
有了封霄云带回的最新玄策军消息,雍王总算松了一口气。尽管对七meimei火烧敌粮一事心存疑虑,但雍王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毕竟七meimei虽然经常混闹,但却从未有什么机变诡诈之举。 最终,雍王在心里确定玄策军不会来袭,开始抓紧时间整顿琅琊城诸般事物。 雍王首先大力整顿粮草事宜,同时也不忘紧抓城防,不停派遣手中为数不多的骑兵出去侦察。如此七天过后,仍旧没看到玄策军的身影,甚至连遇到玄策军侦骑的次数都渐渐稀少,雍王接到回报一直悬着的心也总算安稳下去。 雍王松一口气之余,也没忘记再次口头嘉奖封霄云一番。 琅琊城在雍王有力的治理下,一切终于渐渐恢复正轨。从后方临澜城和其他各处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被一车车运进粮库,然后再由运粮队在兵卒保护下运向前方,供应在南面战斗的数万朝廷禁军精锐。所有官吏在雍王亲自监督下,都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绝不敢有半点偷懒,生怕出一点儿纰漏被这位铁面王爷痛斥甚至直接参上一本。 之前有几位因为怕死一心只想保住自己家产而消极怠工的官吏,现在还在大牢里吃牢饭哩,此时谁敢造次?战时非比寻常,铁面雍王一本上奏朝廷,朝廷只管不问青红皂白先抓人,保证大军粮草供应通畅是第一要务,谁敢怠工就是大罪,不容半分商量!至于是否冤枉,等战事结束后再说! 在雍王铁腕治理下琅琊城运转越发通畅,封霄云也过得不错。 自从立功之后,封霄云与同僚的关系非但没有因此疏远反而进一步融洽起来。有勇有谋敢以身犯险,立功之后为人也不狂傲,直接把赏钱用来请大伙吃饭,大伙自然喜欢这样的同僚。就连雍王带来的三位幕僚,也都明里暗里在雍王面前对封霄云捧赞过几回。毕竟是吃人嘴软么。 从这点来说,不请老人严令封霄云不许留隔夜钱,还真有那么一点儿先见之明。 随着时间推移,琅琊城上下战争的气氛渐渐浓厚起来,城内气氛也越发沉重。原因是最近琅琊城得到前方消息,首战告捷!宁王叛军大溃,连丢三城。 这份捷报路经琅琊城,一路向着帝都临澜城传去。 雍王原本听到这大捷的消息还很高兴,破天荒喝了一小盅酒,遥遥为天策将军大元帅王心明祝贺。但在三位幕僚提醒下,雍王意识到这捷报对自己来说,恐怕不是那么好。 南面王大帅已经率领朝廷主力首胜宁王叛军。 王心明大帅经验丰富非比寻常,叛将黄薄的谣言能唬住雍王这样初次上阵的菜鸟,可蒙不了他这种老手。做出应对之后,王心明迅速帅主力兵卒南下,打了宁王叛军一个措手不及。黄薄叛乱是与宁王早就密议定的,因此宁王的叛军将领们也都知道此事,正翘首以盼朝廷的笑话。 结果笑话没盼来,却盼来天策将军王心明的当头猛击,头一战就给了宁王叛军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宁王万没想到自己精心训练多年,平时“殚精竭虑”秘密采用能够保持兵卒战斗力的“独门训练方式”,遇上朝廷多年未逢战事的少爷兵,居然还不能取胜。 其实这一战不怪宁王准备不充分,实在是他看人的眼光不怎么样,挑选的将领是个金玉其外的末流货色。 天策将军王心明知道头一战至关重要,许胜不许败,故此这一战特意将自己从北面边军训练出来的二百精锐贴身近卫派在最前,并且亲自带队冲锋。 进攻的号角一吹,大元帅一骑当先亲自冲了上去,后面的兵卒自然不得不跟着奋勇冲上去。炎夏朝强者为尊军令森严冷酷,一旦大帅王心明战死,他们这些兵卒都得殉葬不说而且全家也将被株连,所以这些来自帝都临澜城多年未经战事的少爷兵们不得不拼命冲上去,使劲儿护住自家大帅。 这数万人一起冲锋带出来的气势撼天动地,宁王叛军一方有些胆子小的,当场就被吓得尿了裤子。 王心明披坚执锐冲锋在前,凭借一身本领直破敌阵,随后二百亲卫跟上迅速撕开这个缺口同时嘴里高喊:“敌阵已破!大胜,万胜!” 后面兵卒看不清前面局势,只能看到漫天的铠甲枪剑,耳朵里听到这“敌阵已破”“大胜”的呼喊,又看到身边袍泽都呜呜泱泱往前冲,稀里糊涂也跟着往上冲想要捞个胜仗,全军上下居然就此形成一往无前之势。 宁王一方那位被寄予厚望的将领还来不及反应,自以为牢固如铁壁的军阵已被攻破,又看到朝廷禁军气势如此汹涌骇人,顿时就下了软蛋,双腿一软夹紧鹿蜀直接溜了。 叛军初一交战就锐气受挫失了气势,加之主将胆小临阵脱逃,指挥各自为战全军乱成一团,焉有不败之理? 首战告捷,王心明为将多年不光懂得如何打胜仗更懂得上意,他立即露布飞捷上报朝廷。 雍王得信之后,猛拍自己大腿喊了一声好!朝廷群臣接到消息,也纷纷松了一口气,急忙向内廷报捷。 然而到了晚上,三位幕僚携手来见雍王,陈述厉害。雍王听完,浑身顿时冷汗淋漓。 宁王叛军一方大败,必然要想办法挽回败势重振士气。既然正面无法战胜朝廷大军,那必然只能从后方搞点名堂,此时一直隐而未现的玄策军必然会有所行动! 玄策军最好的目标,只有大军屯粮所在琅琊城! “王爷,此非高兴之时。玄策军大军必将来袭,还请早作准备!”最后三位幕僚异口同声道。 而随着时间推移,三位幕僚所预料之事也慢慢变为现实。 越来越多的叛军斥候开始在琅琊城附近出现,甚至还发现小队叛军游骑攻打劫掠附近村庄。 在这种情况下雍王毅然选择先力保粮道不乱,以供应前方主力大军为要。加大兵力护送粮食,渤海王和阳谷王两位皇子,也被雍王派出去亲自护送粮队。 两位皇子王爷开始还不大愿意,毕竟堂堂皇子,居然干护送粮食的小差事,有点拿不出手不是? 雍王板起脸就是一通大道理扣下来:父皇多年养育之恩,如今国家有难我等身为人子自当舍身相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方将士饿着肚子怎么打胜仗?粮食乃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有半点闪失,你们二人怎可如此不知轻重?! 板着脸一顿呵斥,把两个弟弟喷地抱头鼠窜,恨不能在护粮战线上以死来报皇恩浩荡。 渐渐紧张的局势,迫得雍王越发辛劳。他日日cao劳至深夜,想方设法把每一个兵卒利用起来,一面要紧守城池,一面要派更多兵卒护送粮道。同时,雍王也在心里天天盼着朝廷第二支精兵援军能够早日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雍王能舍弃自身安危毅然选择先保护大军粮道通畅,确实可谓勇毅果断。 然而他盼望已久的朝廷援军,却迟迟未能到来。 炎夏朝立国万年,对于兵事向来慎重。就目前的战局来看,第二支兵马恐怕不会如雍王期盼那样短时间内到来。一来统兵将领不好选择,有黄薄临阵倒戈前车之鉴,朝廷必然会慎重再择军帅。二来粮草调动和兵马调动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三者若是再调禁军南下支援,就将导致帝都临澜城兵力不足,恐有不测之乱。 援军迟迟不来,城外敌军探子越来越多,雍王越等越急,求援的急报是一封一封向临澜城送,然而转眼一个多月过去,还是半点回音也听不到。 这天封霄云正当值,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甚是紧急的敲钟声!这是有敌来袭! 四面城门随即关闭,城内百姓惊慌地逃回家中紧闭家门。城内兵卒立即有条不紊拿起兵器,在各自将官带领下冲上城墙。 片刻后,雍王一身精甲,在众侍卫团团拱卫下亲自登上城头,准备亲临城头以鼓舞士气,挡住这次叛军攻城,争取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这场面当然也少不了七公主,她同样一身戎装穿着那身深紫龙皮甲,赶来城头跃跃欲试准备参战。 雍王板着脸鼓舞完一圈士气,结果就正看到他的好七妹在舞弄手中宝剑,一脸期盼地盯着城外。 “胡闹!你来干什么?!马上跟我下去!”雍王恼怒道。 七公主连他爹炎夏国皇帝的面子都敢不给,哪里会给这位四哥面子,仍然兴高采烈道:“四哥,今天我要大杀四方,建功立业。” 还别说,七公主这一身英武气质配合手中明晃晃的宝剑,真有几分沙场大将的味道。 雍王爷脸一黑,对身边侍卫道:“还不把公主殿下请下去!” 众侍卫久在皇家根下混,哪个不知道七公主的厉害,唯唯诺诺就是没一个敢真请的,纷纷拿眼目视封霄云。 兄弟,咱们里边就你跟七公主最熟。据说当日你连他师父黄瑾黄大貂珰都敢打,这回兄弟几个全靠你了! 没奈何,封霄云只好硬着头皮来请七公主下城墙。 七公主毕竟曾跟封霄云合作侦察敌情近两月,对他与众人自然有些不同,只是依然不肯返回城内。 “待会儿我要向王爷请命杀出城门。”封霄云急中生智,对着七公主轻轻说道。 七公主闻弦而知雅意,调皮地冲着封霄云一眨眼睛,居然真的转身下了城墙。 旁边雍王此刻才深切感到自己当日拍板决定把封霄云纳入麾下,这一举动真是英明无比。 琅琊城外,突然间阵阵黄沙从天地交接处腾起,一支精锐兵卒忽而涌现出来,开始快速向着城池方向赶来。城墙上所有人的表情渐渐凝重起来。 待走近时,忽然有将校来报:“禀王爷,这支兵马打的是‘单’字大旗!” 雍王一听顿时大喜,双手激动地攥紧城墙。 片刻后,城下一骑脱离大队,单独向着城墙冲来。“王爷,单雄飞幸不辱命,已带来精贵勇猛族兵两千,特来相助王爷守城御敌!” “哈!”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雍王听到这一好消息,简直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当即忍不住猛拍城墙,大笑一声。 单家这两千族兵,真是精锐非常。兵卒个个都是登境修者,而队长都是宗阶修者,统领甚至是一位王阶强者! 地方一个大的宗族都有如此势力,代表皇家的雍王不以为忧反为之喜,这就不得不说是炎夏国国策之利。 炎夏朝当年以武立国,开国太祖皇帝武璋曾留下祖训“强者为尊”,世代炎夏朝皇帝也都将此奉为绝不可改动的国之基石,也是皇族统治的合理合法所在。 正是由于这条“强者为尊”的基本国策,炎夏朝民间尚武之风兴盛,地方各大家族蓄养私兵部曲更是被朝廷所允许。 在这种情况下,炎夏国皇室仍是绝对强者,代代皇帝都是战力极强的帝阶强者,甚至还出现过几位坤阶帝王。 故此炎夏朝虽然“强者为尊”以武立国民风尚武好勇斗狠,但皇室的统治也代代稳固无比,因为皇室本身就是炎夏朝最强大的宗族势力,皇帝本人就是整个帝国的最强强者。 而且由于炎夏朝坚持“强者为尊”的国之理念,那些靠着阴谋诡计、肮脏政争手段的懦弱阴谋家野心家们永远无法实现他们的野心,永远无法持续垄断并固化他们家族的权势地位和既得利益。 你实力不够强,即便靠着阴谋诡计一时成功,将来也必然被推翻,因为天下只服强者! 故此炎夏朝立国万年,整个朝代一直充满活力,代代强者前仆后继为国效命开疆扩土,并因此位列公侯荣耀一时。而衰落下去的家族也不会想尽办法耍弄阴谋诡计保留自己的荣华富贵。因为在“强者为尊”的国策下,任何阴谋诡计最终都无济于事。 衰落的家族想要再兴起,唯一的办法就是倾力培养一位族中天才,为家族搏回荣耀和地位。由此,整个帝国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之中,千万年来一直欣欣向荣。 帝国以强者为尊,你想要位列公侯,就必须有位列公侯的实力,实力不济,其他一切都休提。 其实成年皇子们的王爵,现在听着威风,但不过是大家为表尊重皇帝这位帝国的至高强者,约定俗成所认可的虚爵。一旦将来新皇登基,现在这些皇子们实力没有达到王阶的,全都要被削去王爵,重新按照各自实力分配一个闲散爵位。 (本章完)